首页 - 搞笑图片 > 闲说钟阿城

闲说钟阿城

发布于:2022-06-11 作者:admin123 阅读:15

  ---- 闲说钟阿城 [灌水] ()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6:18

  -- 闲说钟阿城 [灌水]

  三位导演谈阿城

    因为阿城的两部小说是在八十年代改编成电影《孩子王》和《棋王》,所以这里我综合了一点当时电影导演的说法。

    陈凯歌说

    阿城是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孩子王》是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阿城对孩子的爱是对新世纪的渴望。

    陈凯歌三十年前去过云南农场。

    《孩子王》是陈凯歌的第三部影片,由他本人编剧。因为阿城不愿改自己的小说,“不愿低头去看我拉的屎。”影片当时从构思到完成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周期在构产影片中是偏长的。拍完以后,陈凯歌认为《孩子王》是他的影片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他最喜爱的一部。

    陈凯歌曾说起他和阿城同在云南农场时的生后。他说在那愿始森林里,他和阿城都用利斧砍倒过合抱在一起的大树,然后在旱季里点起漫山的大火。“当几百年的生命嘶叫着化为灰烬,我们却在望着自己的握斧过后的血手笑,自豪地挺起胸膛。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杀戮。后来,我从树想到了人。”

    陈凯歌参军以后,阿城还留在农场,一呆就是十一年。陈凯歌钦服阿城极少谈起十一年间的生活,他说,“这有点像一些不愿挂出勋章的军人。因为将亲历的战争换成闪闪的勋章,那光亮似乎是对艰难岁月的亵渎。吃苦而不言苦,这大约是唯恐苦难蒙上时间的光环,严酷变成追怀的美梦,水在臆想中变成了酒,沾沾自喜中贻误了下一代。血依然是血,水仍旧是水,这就是阿城在小说中做的。但是他却口气平缓,只在呼吸之间便道出了真的性命和真的人生。

    滕文骥说

  阿城是一个道地的穷北京人,从他嘴里流出的故事难辨真伪。我要让下棋人王一生打出迷宗拳来!

    阿城拿出《棋王》时有所醒悟:这小说就让滕文骥去糟践吧。

    滕文骥虽是西影导演,但家在北京,结交了京城里一帮年岁相当的作家、评论家和音乐家。他与阿城交往甚多,友情亦深。后来,他们一同到深圳去办了个电影创作室,拍了娱乐片《大明星》、《让世界充满爱》等。阿城编剧时还兼做美工,待有点空,那年还为北影和上影厂各编一部电影剧本。阿城与电影开始结缘,与滕文骥有点关系。

    滕文骥与阿城交往已久,喜欢阿城的小说亦有很久。

    阿城在滕文骥的眼里,是一个道地的穷北京人。他还记得多年前有次阿城造访香港的时候,滕文骥产生了要改编《棋王》的冲动,马上挂电话给阿城,那边没有半点兴奋,却着急地说:“有什么话等我回来再说吧,电话费太贵了。”等他从香港回来,与滕文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香港的米饭好吃,不用就菜。”滕文骥说阿城善侃,砍起山来无边无沿。他是有名的故事篓子,看过的书又多,钻过的学问又深,从他嘴里流出的故事就真假难辩了。他曾经问阿城,他已经写了孩子王、棋王、树王,以后还要写什么王?阿城说,还要写五个,一共八个,最后出一本书就叫《王八集》。

    滕文骥问阿城写《棋王》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阿城说“参禅”。滕文骥从中体味到一片生活中深藏的禅机,他极力要想法让观众在看片时也有所顿悟,不知道这一点在他的影片中是不是真的达到了。

    严浩说

    阿城很象芥川龙之介,但阿城比他更有生命力,更有朝气。

    严浩与陈凯歌同岁,在香港影坛颇有名气。毕业于英国黄家点影学院,他拍摄的《似水流年》、《红尘滚滚》得过大奖。当滕文骥的《棋王》在西双版纳拍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他在台湾岛上也开拍了这部同名电影。

    严浩的父亲是香港作家阮郎,即《金陵春梦》、《八年抗战》的作者唐人。受父亲的影响,严浩也喜欢读书作文。他还自小研习佛教,出过两年家。

    严浩理解的阿城与上面两位导演有点不同。他说看了阿城的所有小说,小说的精神与道教带给人的情绪气氛极其吻合。小说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感情色彩和瑰伟怪诞的意象。这些热烈迷狂的气质精神渗透在阿城的小说里,却因他高妙的文字功夫组合得毫不做作。因此他将阿城的小说比作顺乎天然规律而生长的大树,蓬勃又合乎天性。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6:29

  我看到的阿城 [ 作者:赵波 ]

    听过阿城讲故事,就会觉得他的人比他的那些小说《孩子王》、《棋王》、《树王》还要精彩。看着他在你面前端坐,一袭白色中式长衫、平头、大而圆的眼睛隐藏在镜片后面、手里时刻拿着一杆烟斗,你会觉得他像一个师爷,可等他一开始说话,便又像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大王了。

    在没见到阿城以前,有次在南京一个朋友家,他家住底楼,只听到他对面三楼的一个窗口不时飘出一阵阵女人的哄堂大笑声。正觉得好生奇怪,朋友告知是阿城从美国临时溜回来,他没想到南京有这样一批历害的女人(大都是文化圈里的),她们轮流作东,从早饭到晚饭都始终盯牢阿城让他讲故事。面对这同样的一伙人,几天下来,阿城被折磨得神情黯淡。那些女人却脸红红的,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上海没有这样拉帮结派的女人,上海的女人大都比较斯文。所以,在阿城最近又一次回国来到上海,与复旦大学谈一件用电脑编一部什么词典的事的时候,他就明显散淡多了。每天早晨可以睡到十点钟,等着朋友的电话,约好晚上是去湖心亭喝茶还是找哪个朋友一起吃饭,等到阿城肚子填饱后,他就会自己来了精神,抽两口烟,慢条斯理地说起来。这时候随便你问什么,他都能说出各自不同的道道,有虚有实、每个里面都有小小的高潮、让你意外、摆点小噱头,这些都是阿城的拿手好戏,听得你不知云里雾里,他就会很开心的暗暗得意。

    用阿城的话说这是“催眠”,他用他的叙述把人催眠。你会不由得觉得这年头像他那样知识全面又会把故事讲得这样好听的人实在不多见了。

    阿城在美国呆了近十年,但他写的东西很少,大概都从嘴皮子里溜掉了。他眼里看到的美国也特别有意思。他说那里西部的房子几百美元就可以买一幢下来,里面家俱什么都有,当地的年轻人都远走高飞了,只留下一些老人,要是你耐不住寂寞住在那里尽管衣食无忧,也会发疯的。

    阿城自己是住在洛杉矶,那里的天,真的是蓝得叫人发晕;西海岸的空气,也真是新鲜到一吸入肺部就想歌唱,想发癫,想幸福地去寻短见。也许,他选择洛杉矶也许是因为他以前一直住在北京,北京和洛杉矶是有些象,也许是他为人一贯的随意,他喜欢随意,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觉,喜欢一路的见意外之人遇意外之事,以丰足他那本已十分丰足的人生。

    阿城在美国没钱的时候,曾经喜欢打不动脑子干活的短工,这样回家后仍可以精力充沛地想自己的事。比如送送外卖(给迈克·杰克逊家送过,觉得他要养那么一大家子人很不容易)、给富有但又空虚的人家在几个小时内用颜料喷过去,把花园里的花全部改变色彩,或者下午花两个小时带两条像驴那样高的大丹麦狗出去散步,那家的主人是搞电脑程序设计的,每天回到家都有电脑控制的设施自动为他服务。阿城说那人变得像呆子一样。

    在美国他还看见旅馆里的蒙面大盗的胡须从遮住脸的丝袜里钻出来、美国人吃饭是冷冰冰的没有乐趣地隔着距离,不像中国人对吃饭是怀着恭敬之心的:头朝下往前倾……这一切听来都特别有意思。看多了也听厌了很多人去了美国写出来的个人奋斗史,阿城的话让人耳目一新,他总有和常人不同的看事角度,留意常人往往忽略的细节。

      阿城的样子看多少年也不会变,到哪都处变不惊、把自己的生活按排得有滋有味,潇潇洒洒,他写电影,也做过把拉圾场的旧车子改装成漂亮的古董车的事,拿出去一卖竟卖了一年房租的价钱。谁也想不到他修车的本事就是从一本简单的书里学来的。黄昏时候,他还到一个台湾人那里买手擀的皮子包饺子,品尝一下乡情。

    阿城说他当年去美国,一是因为那里人少好混,还因为他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各地来找他的人太多,他曾一天创下下十六次面条的纪录。他的关系在街道,居委会的老太还不让他关门,怕他在里面做什么坏事。

      以后他还会多回北京,哪里有钱赚就去哪里吧。

    阿城说这些话的时候,表情很让人同情。那安安静静、瘦瘦的脸上,一对大而圆的眼睛在镜片后面显得很坦诚、实在、可爱。也由于这对眼睛的缘故,他现在不能喝酒了,他说一喝酒,眼压增加眼睛就会突出来成动画片了。听他这样随便说下去,真觉得每句话都有意思,连脑子都不用动了,感觉真好。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6:41

  作者:hhwwyzhw 回复日期:2003-10-17 21:59:34

    听阿城侃小城

    阿城,圈里人尊为“阿老”,阿老喜欢叼着烟斗说话。说起《小城之春》,阿城另有一想:“去年《花样年华》非常红火,也是很暧昧的两个人的感觉,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家卫是上海人,把气氛烘托得十分好,但那是一种殖民电影。你看片子里的色彩、光线、女人的旗袍、音乐、台词都是艳丽的、浮华的,它强调的这样一种背景下人物的心理,对前途的茫然,是张爱玲式的。但《小城之春》不是,同样是对前途的无奈、对生命的厌倦,它是属于战后的。世界上很多好的文学作品都属于这种类型,突出的是人在那种环境里的绝望和对一点点希望的珍惜,所以影片的格调会完全不同。拍这部片子前,我们主创人员考虑了很多东西,最后决定做这样一部电影,接近于黑白色调的彩色电影。台词很简单,景致也很简单,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人物产生微妙的关系。没有过多的音乐、华丽的元素,而是接近于灰色的。”

    作为编剧,阿城之于李天济(1948年的《小城之春》的编剧)当然会有很多不同。记者亲眼看过阿城亲手修改的剧本,很多地方只改动了一个字,味道就大不同,看得出来阿城是颇费心思的。谁知道阿城听后只是一笑:“台词的事我倒并不计较,本来就有剧本,人家写得很好,只是把一些太戏剧化的东西去掉了。而且我一直觉得咱们的编剧在这方面抠得太死。演员也只好硬背台词,有时候如果能多给演员一些发挥的空间,我相信效果会更好。”

    阿城为影片做的最大贡献恐怕是修改了原剧的结尾。原剧中戴礼言之死交待得并不明确,甚至很有些悬疑色彩。在阿城看来,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受好莱坞模式的影响,在新版《小城之春》里,阿城直接安排礼言以自杀的方式退出竞争,而利用志忱的医生身份解救了礼言。所有的交待更为简洁,也更符合简单、纯粹的终极追求。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7:13

  作家陈村和何立伟眼中的阿城

    陈村说:那还是八几年的事,是在文坛大规模寻根的前夕,阿城和何立伟小住上海作协的小楼。我去聊天,不料聊到天明。我们轮流说话,一起抽烟,房间里满是白云似的雾气。那时他俩刚得了奖,于是买来洋烟。那是一个愉快的夜晚。阿城宣讲他“文化小说”的主张,令我获益非浅。他不笑时颇有仙风道骨,莞而一笑倒还妩媚。那晚上,我说要写大象。事后,阿城竟记得寄来说象的书,这样看,他又是儒家了。

    初识阿城在杭州的会上。他穿着合体的中式棉袄,坐我旁边喝酒,喝黄酒。那晚他有点兴奋,频频与人干杯,一杯杯喝着,非常豪爽。我问他喝没喝过这东西,他说没有,说象汽水一样,好喝。我告诉他黄酒性子慢,也会坑人。阿城还是干杯,和为他“改错别字”的《棋王》责任编辑干杯。

    酒后,众人纷纷离席,阿城走得更加飘逸。走着走着,双腿半蹲,两手搂着柱子转圈。我以为他又要出什么花头。后来,果然出了真的洋相,人事不省地被李陀和郑万隆抬将上楼,抛在床上。第二天见他,已换去中式棉袄,穿着借来的洋装,另有一种派头,他不再喝黄酒。

    事后,我有点纳闷,阿城怎么能没喝过黄酒呢?

    何立伟说在文学圈,阿城早已被人炒得糊了,他再炒,出不了什么新鲜味尤自可,而且仿佛还有点惨无人道。不过,想了一想他还是说了:阿城现在洛杉矶,某某街某某号公寓的一间不大不小的房子里,继续戴眼镜,继续地不修边幅,继续地大智若愚,继续地在能不说英文的情况下奢侈地过着国语瘾,继续地热爱郑板桥、八大、弘一法师、沉从文、意大利歌剧、阿根廷足球以及他自己做的既不麻且不辣的号称川味的麻婆豆腐,因此,继续地祖籍四川。若是哪一位君子怀想起他来了,给他写信,一个月两个月以后他给你的回雁,是拿电脑打的。

    他现在,衔着烟斗象斯大林或罗斯福那样,在太平洋之滨,深深的美国之夜里,用电脑写他的《中国民间艺术史》,写痛悼已故钟惦斐先生的《父亲》真是极好的文章,写暂不示人的他的小说,也写些给朋友帮忙应急的幽默的文字。

    我八八年六月访美,在他那里小住四天。我睡了,他开始写作。我在他的电脑轻轻的嗡嗡声里眠去。我醒来,他刚熟睡,桌子上是他完讫的可以见出印刷效果来的文章《意大利皮萨》,俨然以一学者的口吻,考证风行美国的意大利煎饼(皮萨)的馅何以敷衍在上面而不夹于其中,原来是马可·波罗同志忘了元朝皇帝教给他的中国北方馅饼的制法,而草草了事,以致谬种流传。

    时至今日,这自然是阿城给世界上可爱的人民开的一个更可爱的玩笑。这也正是上面提及的他给朋友帮忙应急的幽默文字。阿城的玩笑通常可以骗人,看不出来是玩笑,比如这一篇《意大利皮萨》引经又据典,考证来考证去,仿佛煞有其事,只有一本正经读完才发觉上当终于不浅。这便是他的连聪明人也骗一骗的更加聪明处。还有就是你若发觉他开的是玩笑,你笑然而他不笑。他居然愕然惊坐,脸上仿佛写着讶异:噫,笑什么?

    我想起若干年前在南京聊天,听他山南海北,众人一阵阵笑得要抽筋了,他木木地坐着,望望这个,望望那个,简直很无辜的样子。我心里想阿城你真真是一个鬼东西!另一回我在长沙,听“美国之音”,恰好放出来的是他和台湾李昂去年在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的对话:李(热烈无比):阿城呵,你真是多才多艺,我知道你甚么都能干,但是我不知道你甚么不能干。阿(立即):生孩子。我就听到收音机里跑出来李昂同志嘎嘎嘎嘎鸭子似的笑。

    我没有听到阿城笑。我晓得猫在老鼠跟前也同样不笑的。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7:25

  朔看阿城

    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

  这个人,我是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那真不是吹的,你说他都会干什么吧,木匠,能打全套结婚家具;美术,能做电影美工;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在美国自己组装老爷汽车,到店里买本书,弄一堆零件,在他们家楼下,一块块装上,自个喷漆,我亲眼所见,红色敞篷,阿城坐在里面端着一烟斗,跟大仙似的。他们家楼下的黑人都来跟他商量想买,就是说他不是装一辆自己玩,是以此为职业,卖。这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吗?当然这车有一毛病,不能停坡上,有一次我们去一人家玩,阿城把车停在坡上,一拉手刹,手刹被他拿下来了。我住洛杉矶时,周末经常去阿城那个小圈子的聚会玩,听他神侃。各地风土人情,没他不懂的,什么左道偏门都知道,有鼻子有眼儿,诙谐得一塌糊涂,那真是把人听得能笑的摔一边去,极其增智益寿。我还问过聚会中一人,他老这么说有重复么,那人说,她听了十年了,没一夜说得重样儿的。这样能说善说的人现在北京也很少见到了。

  十年前,北京各小圈子都有一个主侃人,每到傍晚,各家饭馆都可见一桌桌人围着一位爷谈笑风生,阿城就有那时节的风采。现在,往酒吧里一坐,每桌人都在打“跑得快”,要不就是摇头狂饮,地道的侃爷绝代了。我想,要是把中国作家都扔到一个荒岛上,不给吃的,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人准是阿城,没准还能跟岛上的土人说上话,混得倍儿熟。

    说到文章,你一提这问题,我脑子里就有一比:我和陈村是那种油全浮在水面上的,阿城,是那种油全撇开只留下一汪清水的。论聪明,这个不好说谁更聪明;论见识,阿城显然在我辈之上。谁像他那样十年都在世界上跑,而且现在还在跑,这在文章中就显出来了。我看去年他在《收获》开的专栏,讲常识,句句都是断根儿的道理。同时在上面开专栏写“霜天话语”的余秋雨跟他一比,就显出力绌,不过是一些世故的话,家常看法,不说也罢。

    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7:34

  ——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

  岔一句,这位朔爷说得真叫个好。:)

  ——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

  岔一句,这位朔爷说得真叫个好。:)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7:54

  阿城遭遇抢劫

    几年前,写《棋王》的阿城和写《洛杉矶蜂鸟》的顾小阳住在纽约黑人高尚住宅区,老爷车平日就停在一加油站的废墟边。邻居那个身份不明的日本女孩一个月中往家里带了一卡车健硕的黑人男子,夜夜笙歌,不绝于耳。

   某天,阿城与顾小阳旅游归来,打开门,傻了:空荡荡的屋子,只剩床垫在傻乎乎地向他们微笑。阿城刹那间心如刀绞———那上百张珍藏了数十年的经典CD!可怜的音乐发烧友,欲哭无泪之余,开始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他那风骚的邻居,那个最有可能作案的、交友庞杂的日本女孩!但事事求证据,阿城于是苦思冥想,开始了追捕行动———

    他挨家拜访了自家街区的各个音像店,翻找那些二手CD架,望碟心切怦怦跳……猜测果然被证实,他一眼见到了盖有 “阿城”图章的CD(洋人不懂中文图章,以为那是美丽的封面花纹),于是报告警方逼供店主(按美国法律,倒卖赃物属于与小偷同谋,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果,日本女孩招认,带标记的CD重返主人温暖的怀抱。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8:12

    听阿城乱弹琴

    还真不能太相信传媒,依着传媒的说法,似乎满世界叱咤的都是“七十年代 ”的或“准七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批评家。实际上,在任何时代,成为阅读主体的都不会是“新”作品,而是经过时间淘洗的先前一些的“中老年”作品。对照如今比较抢眼的新生代,那些当年在八十年代很红火的作家都在忙些什么?都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了么?

    我们在北京回龙观采访了从美国回来的“老作家”钟阿城先生。

    阿城80年代以《棋王》、《树王》、《孩子王》起始,到《遍地风流》止,尔后就销声匿迹了。直到1998年书市上摊出《闲话闲说》、《威尼斯日记》,跟着是由《收获》专栏文字结集而成的《常识与通识》,再就是旧作新版的《棋王》、《遍地风流》,阿城算是复活了。

    写 者

    这中间的十余年光景里,阿城并没有退出文字行,一边跑来跑去,几十个国家跑过了;一边依旧是写来写去,上千万字是有了,发表的只有百万字。虽然在海外呆得久,发表也多在海外,但阿城始终是一位中文作家。阿城在美国或者欧洲,从来没觉得语言是问题。他可以用英文跟人们交流,但从没想过用英文写作。他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写作一定要用母语”。

    他说:“语言里透露出的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包括艺术中最重要的意象的东西,用第二语言是很难达到的。

    “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写,有时一两个小时,有时七八个小时。写作是一门工艺,像绘画一样,讲究心眼一致。你要是长期不写,手就不听话了。”

    写到得意处,他会给自己炒两个菜,下一碗面条,吃了以后,洗个热水澡,舒舒服服躺到床上。

    1992年,一向不写日记的阿城写了一本《威尼斯日记》,是应约而作。

    意大利每年从世界范围内选一名作家在威尼斯住三个月,然后交出一部作品,先出意大利文,再出本国文字。阿城之前被邀请的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流亡美国的俄国诗人布罗茨基。

    阿城的这本写得非常好看。他像一个诗人、一个拍纪录短片的导演、一个在铜版上以极精炼的线条进行蚀刻的画家,惟独不像一个游客,一个见到什么都张大了嘴巴的大惊小怪的外来者。

    阿城很少写见闻录和游记之类文字,因为他的见闻跟他的私人非常有关系,充满了个人的感情和个人的感觉,而他发表作品的一个原则是,只有当他的作品变得不是私人性的时候才会发表。

    行 者

    阿城跑过的那些国家,分一下,就是两类:一类是因为要去工作,赚取生活费,比方威尼斯;另外一类,是手头有了余钱,自己要去的地方,像中东、北非、南美。因为是有备而去,所以跑过之后,就不免有所得,有所发现。

    “比如说女人的首饰,戒指、镜饰、脚环、手镯的造型,源头都在两河流域。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区的首饰造型都没有脱出那里的痕迹。不过是那里的一个小原理,形成一种风格。我们恐怕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

    “两河文明影响埃及,埃及影响希腊。我们以为希腊是白人文化,实际是黑人文化。希腊雕像是白色大理石,头发都是卷曲的。古希腊得非洲人种与文明的传布,于是古希腊俊男美女雕像都是卷发,给中国画家们的学生时代添了不少麻烦。

    “到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看过,对中国青花瓷认识更清楚。‘青花’的纹样都是那边交过来订做的。从伊斯坦布尔、德黑兰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那么大的青花瓷盘,都是贵族实用的餐具。图案是他们出的。连理枝之类的。这些图案最后影响到我们的工艺。”

    读 者

    去威尼斯,阿城除了随身的手提电脑,以及各色插头,就是一本《教坊记》,闲时解闷。还有一本没带去,在脑子里念念不忘的《扬州画舫录》。于是,这些关于长安、洛阳、扬州的中国旧事,就时不时地与威尼斯纠缠在一起,煞是好看。

    “《扬州画舫录》,那是世界级的东西。欧洲这样的东西非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手稿被大量发掘出来。里头记的什么?都是很日常很世俗的生活。包括谁跟谁喝酒了,谁跟谁打架。生动之极,比正传更能传达状态。

    “扬州画派实际上是商业画。是扬州的盐业,更准确地说是大盐商托起了扬州画派。扬州当时真是富甲天下,康熙年间,全国每年的收入2300多万两银,扬州的盐商每年就要赚1500多万两。因为盐业的经营是垄断性的。盐商的应酬多,要送礼、送画,于是都自己养画家,有时候下午要见人,立马就要画。扬州画派完全没有重彩画,都是写意。为什么?图快啊。画上的题诗都有意思,有说头。被盐业带起来的不光有艺术,还有美食,淮扬菜也是这么起来的。淮扬菜是鲁菜向南的发展。乾隆时期,盐业开放,取消垄断,扬州迅速就衰败了。这时候上海起来了,任伯年、吴昌硕就转过去了。《扬州画舫录》就是对过去那个扬州的感叹、追怀。”

    阿城是个乱读书的人,但独有心法,是从小磨练出来的。  

    “小时候经常跑到书店站着看旧书,把自己站成一个弯腰驼背、水蛇腰。去得最多的是西单,那里有一个很大的中国书店。读的都是以前的书。你想旧书店的书哪有什么归类,什么书都有。读了很多开头的书,一半儿的书。因为上次没读完,下次去看已经卖掉了。后来学聪明了。看得起劲的书,把它放到书架后头、里侧,结果排到后头的书很多,于是读了比较完整的书。十几岁,读了一脑袋问题下乡去了。

    “我是乐意下去的。我下去是脱贫啊。跟别人不同,经济立场不同。我父亲五十年代就出了事儿。家里五个孩子,生活不容易,下乡是自立。先去了山西,后来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再后来到了云南。乡下没什么书看。抓到什么看什么,像《赤脚医生手册》之类,《毛选》是比较容易到手的。书少,就读出一些方法来了。先是‘素读’,首先听懂别人说的是什么。像今天两个人坐在一起谈论,不一定都听懂对方的话,可能都在自说自话。听明白之后,再‘反读’:‘ 好像不是这样吧’?第三遍,再检讨自己的看法。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方法。似乎挺‘矫情’,这也是没书给逼的。这样再去翻书,有含量的句子、段落,它自己就跳出来了,很快一本书就翻完了。”

    说 者

    依照王朔的标准,阿城不是整个的作家。要是依照学院的标准,阿城也不是中规中矩的学者。不过在国内,读者大多数还是认阿城为作家。那么关于眼下的文坛,阿城总该有一些意见才是。

    “文坛还有这个坛么?过去和现在的文学生态不一样。那时候,是水泥地,裂开缝,长出一些草,立刻就被看到了,实际并不高。现在是草地,你得比别的草长得高,才能被看见。八十年代,全国300多家文学期刊,发稿量多大。大家纷纷都去弄文学。那是惊蛰期,但是普遍水准低。过去比较畸型,现在是正常化了,对写作应该承担的东西很清楚了。很多人文笔流畅。流畅不容易。但是感受方式太趋近,表达的东西也太趋近。”

    文坛之外,还有“文明和文化”。

    “文明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词都是从日本来的,有重合的地方,也有不重合的地方。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最高的技术、最合理的生产组织。文化是限制性的东西,比如我们三个男人,我们不要为一个女人打起来,我们做一个限制。文明有分期,蒙昧的、野蛮的、农业文明的、工业文明的,当初清末碰到的问题其实是文明的问题,所谓‘船坚炮利’,张之洞说的没有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到现在还是这个状态,计算机不是我们搞的,但我们都在用,这是文明。把这两个概念搞清楚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论和烦恼。我们很多人向往美国跑到人家那儿去,向往的其实是人家的文明,但他是带着一个糊涂观念去的,去了以后,发现心情不好,跟人家交不了朋友,他遇到的是文化问题,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总是先进文明把落后文明控制了,或者把落后文明给灭了,可是没听说还有个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文化因为没有高低才会有多元,如果有高低,你落后的凭什么加入先进的?不许你加入。南美或者非洲部落的文化有它的价值,有它的不可替代性,可以和其他文化共同构成多元的文化,彼此可以毫不冲突。但文明不同,先进文明是一定要把落后文明控制或消灭的。在古代,战争是一件大事,战争技术是极其重要的。鲜卑骑兵往欧洲一去,欧洲人纷纷落马,欧洲人是靠两手握住缰绳调整马的方向,鲜卑人(注:欧洲人对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统称。)不是这样,他有了镫子以后,把缰绳拴在镫上,靠脚去控制,就像我们踩离合器一样,这样就把双手解放了,同时可以做更高难度的闪避,所以他所向披靡,一路征服过去,这就是文明,就靠一个镫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是这样。”

    手艺人

    阿城眼下正在做着的,有书,和纪录片。纪录片是一部长篇的,与田壮壮合作,关于云南马帮。书是三种,大乘佛教的是一种,关于书法的是一种,关于《诗经》的,又是一种。片子和书,都是比较耗神的,但是,也都好玩。这等题目,都是阿城兴之所致。阿城自认是一个被兴趣牵着跑的人。

    读写之外,阿城的兴致极其广泛。

    阿城的动手能力是一流的。他自诩“手不笨”,“脑子可能有问题,手没问题。”尽管他的稿费可能是华人作家里最高的——一个字一美元,但他的生活来源之一是修车。他去废车场挑货,花一两百甚至几十美金买来一辆报废的大众或BEATLE(甲壳虫),一个星期内他就能把这堆废铁变成一辆让人眼热的艳丽跑车。就连喷漆这样的细活也是自己做。卖到日本的得把左舵改为右舵。重建的费用是2000—3000美金,最高可以卖到14万美金。那辆有人开价14万的红色敞篷跑车,他一直自己开着,没舍得卖。在大街上,一遇红灯停车,总有人问卖不卖,他就摇头,不卖!

    “我的一部分生活靠卖相片,人家要什么拍什么。”在阿城的临时居所里,我们看到那架在老电影里看见的4×5老式新闻摄影机站在那儿,这是阿城从美国旧货市场花100美金买来的。墙边的案几上还放着一些宝贝:哈苏相机,蔡斯镜头。 

    阿城深信手的娴熟可以带动大脑,指尖触碰物体时的愉悦可以闪电般传到大脑的神经末梢。

    这里既有生命的玄妙,也有个人的乐趣。阿城的近期计划中,还有织布和种植。他打算从保定进一台织布机回来织布,还想在回龙观东边弄一亩地,盖一个大棚,一半做工作室,用来做石版画,另一半种东西,把他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稀罕种子种下去。最近一个朋友替他收拾房子时,把他从美国买回来的一些植物块茎当成干土豆扔了,弄得他很沮丧。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9:07

    阿城:大家对我有误解

       ■ 阿城

      1949年清明节生於北京。

      『在乡下时』开始创作。1984年《棋王》发表,震动文坛,据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记载,被誉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棋王》所以惊世骇俗的,除了文字,还有他的哲学:『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復归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復归為零,而歷史由此便进一步。』

      最广為人知的作品:『三王』——中篇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随笔集《遍地风流》、《威尼斯日记》、《常识与通识》。

      最新动态:主编『零丛书』,第一本《书法有法》(孙晓云著)华艺出版社出版,下月面世。

      ■ 眾说阿城

      ▲阿城是这个时代的边缘人,他只是站在空间和文化的边缘做些古人所谓的雕虫小技,用一些断片式的文字,说说他眼中的中国。他的内心平静而充实。

      ▲这年头像他那样知识全面又会把故事讲得这样好听的人实在不多见了。阿城的话让人耳目一新,他总有和常人不同的看事角度,留意常人往往忽略的细节。

      ▲阿城极少谈起插队十一年间的生活,吃苦而不言苦,这大约是惟恐苦难蒙上时间的光环,严酷变成追怀的美梦,水在臆想中变成了酒,沾沾自喜中貽误了下一代。血依然是血,水仍旧是水,这就是阿城在小说中做的。但是他却口气平缓,只在呼吸之间便道出了真的性命和真的人生。

      ▲看《遍地风流》,看阿城一路纵笔点染出大环境和大时代的哀歌。

      ▲也许是他為人一贯的随意,他喜欢随意,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感觉,喜欢一路的见意外之人遇意外之事,以丰足他那本已十分丰足的人生。

      ▲ 阿城是个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

      ▲阿城的文字始终在奔跑,像几乎不带形容词的那部小说《棋王》。这种奔跑并不忙乱,匀速行进,到了冲线的地方就双手一撒,然后我们就看见前方豁然开朗。

      ▲读阿城的随笔就如同坐在一个高高的山头上看山下的风景,城镇上空繚绕著淡淡的炊烟,街道上的红男绿女都变得很小,狗叫马嘶声也变得模模糊糊,你会暂时地忘掉人世间的纷乱争斗,即便想起来也会感到很淡漠。

      知道有机会采访阿城,心狂跳,而后惴惴。『十一』长假一周,读阿城读了7天。还是不安。

      在网上看到一个人评说阿城上过的一个电视节目:『女主持人年纪不大,也就比我大一点,看得出来在她还是文学青年的时候,读过阿城的书。当身临其境地直面一个传奇时,再稳重的主持人也会喘气的,所以整体而言我原谅她的手足无措。』

      害怕自己也会同样下场。印象中最早读到阿城还是初中,上高一的姐姐拿回来《棋王》,居然是蜡纸刻了油印出来的,像考试卷子。现在想来,那时的姐姐该是有一个狂爱文学的语文老师吧。於是读了,字无一不识,意思却好些恍惚不懂。那时的我如何会说『浮华褪尽,冰凉入心』,只记得看得手脚发冷,知道好,但有些怕,长大了知道那许是『敬畏』。再后来大约十多年后吧,我的文字因形容词太多,被朋友批评,认為『无品』,他说:『去看看阿城。』

      10月9 日上午11点,去北四环路边一幢电梯繁忙的大厦裡见阿城。一度想守在门口不上楼,看阿城怎麼开车来,怎麼下车,怎麼走进大厅。有人因读了他的书,想像他是个『浑身带一点儿妖气』的人,那些介绍他生平的人,有意无意强调他生於清明节,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印象中他该是个风行水上的人,每每从他的文字上抬起头,脑子裡总是那两个词:风长气静,野旷人稀。

      最后,真实的阿城终於在眼前了。没有穿传说中他『总穿』的中式小褂儿,一件黑夹克左肩上破绽得显眼。一见面,他先断然拒绝了我们抱病从南城赶来的摄影记者:『我又不是公眾人物,你们什麼时候见过我的书上登过照片?』对於报纸和书当如何用图,阿城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力荐出版社在他的随笔集《常识与通识》中放一张大脑的解剖图,好帮大家读懂他那些『下视丘』,未果。

      阿城胡子拉碴,嘴角有上火的痕跡。眼睛圆而鼓在同样圆的镜片后面。他喝一口茶,镜片上立刻蒙了雾气。他於是不再喝茶,只吸烟斗。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对图的坚持之外,阿城很和气。可我知道他是不喜欢接受采访的人,这次他也来得并不情愿,他只是在意他的『零丛书』。所以我们的访谈结束,他说我:『有点偏。』

      去美国是因為那裡好活

      □记者:大多数人对您的印象止於『三王』,之后您的行藏大家就不是太知道了。有一个说法是:『在其作品影响力日益聚增,令评论界好不热闹之际,阿城却像个深得秘诀的高人从文坛隐退了,他去了美国,身后留下一片热闹。』

      ■阿城:其实不是。我1979年纔从农村回来,我出去十多年,而且是十几岁的时候出去,所以回北京以后没有社会关系。你知道在北京、在中国没有社会关系很难生活下去。一个人如果认识什麼人,那是他的资源,可不认识关系的话,就跟那个民工一样,一直到现在都是这个样子。那个时候正好发了《棋王》那些,到美国去参加一个国际写作计划,去了我发觉那边不需要关系。你不需要认识人,你只要做工,反而那边比北京好活。第二次开会再去的时候我就留下了。因為我在这边也没有单位,所以留下也没有问题,就离开了。

      □记者:可您那会儿《棋王》那麼轰动,而且那会儿文坛被人关注的状况,可比现在要景气得多,做一个作家不也可以活得很好吗?

      ■阿城:你必须有关系,还是这个问题。靠那个书其实养活不了自己。作家是一回事,出书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它养自己,那是另外一回事。王朔可以,他的发行量可以养活他,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畅销作家和作家是两个概念。畅销作家是有钱人的概念,作家的概念是要饭的概念(笑)。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把『作家』印在名片上,因為对别人很不礼貌,那意思就是说:我是要饭的。

      我们现在到了復原的时间

      □记者:那这一次主编『零丛书』,算不算是一次重新隆重的出场?

      ■阿城:不能这麼说。我自己一直在写,只是在欧洲和日本出版的多。现在在外面真是叫『什麼都可以发表』,那你写当然就没有问题。汉语的阅读是很保守的,跟意识形态有关系。我们民族有个意识形态,比如说世界杯踢进去了,大家都是『我们终於踢进去了!』这个劲儿,如果这时候你写一个说『这个事情没有什麼』,那全国人民跟你过不去。

      □记者:我知道『零丛书』第一本是讲书法的,第二本是大乘佛教,再往下好像是诗经。这麼看起来好像是一套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阿城:但不是用我们这几十年习惯的那样一个模式在谈。我们说到中国文化的时候,一直都是有一个模式在谈它,你不这麼谈呢,大家就觉得不对。比如『取其精华去糟粕』了等等这些。我自己认為精华和糟粕它是在一块儿的。比如咱们全都是很像正经人坐在这儿,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肠子裡是粪便。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东西它没有意义,你定不出它的意义,它只有在一个结构裡面它纔能被确定意义。所以你如果有一个结构,它在这个上面的意义正好是精华的话,你就认為其他是糟粕,其实这是不对的,那些东西它在另外的结构上,可能也是精华。

      □记者:那您这套书是想提供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一些文化上的东西,可以这麼说吗?

      ■阿城:其实是有一点復原的意思,其实是有一点退的意思。我们这100年,破得太厉害。很多东西真的就是像现在女孩子的那个衣服,穿过一年就扔掉了,而过了10年呢,可能那个样式又回来了。

      □记者:那您现在是觉得到了合适的时间?

      ■阿城:我觉得中国现在越来越客观了。这个环境出现了。这个环境不出现的话,你就变成孔老二,『知其不可而為之』。那现在知其『可』了,我们就為之。

      WTO 的意思就是我们按规则走

      □记者:这个环境是什麼方面给了您这样的信心,让您知道『可』了?

      ■阿城:改革开放嘛。全世界都没有失去的规则,我们现在又重新回到这个规则来了。WTO 的意思就是我们按规则走,就是这个意思,很简单的。就像这几天都说恐怖袭击的事情,我们為什麼认為『这个是恐怖分子,他不可以这麼做』,為什麼?就是我们开始站到规则这边来了。你不回到规则上,大家不带你玩儿。你小的时候,如果你院裡、你班上的人不带你玩了,你很孤独啊(笑)。你守规矩了,大家就带你玩了。入世谈判谈判了十几年,就是这个:你按不按规则做。一步一步,是我们转变了,世界没转变。转变了之后,现在一入世了,大家觉得:哎,这事儿好了。现在我们开始醒过来了。但是恐怕还有10年,纔能够比较顺一点。

      □记者:臺湾的学者沉君山曾经在谈您的《棋王》的时候谈到聂卫平,说:『聂卫平出了北大荒,有一段时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股前无古人的气势,相当接近於阿城《棋王》中所书写出的原味与酣畅淋漓。我曾分析大漠英雄最怕入京城,每每被红粉世界消磨掉锐气。离开北大荒之后的聂卫平,棋艺逐渐失去了原味;一如离开大陆寄海外的钟阿城——「离开了土地,失去了天空」。』好多人也这麼认為,阿城不写小说了,可能就是因為他离开中国,没有生活了。当然,咱们今天聊过之后,我就知道这裡有在我们的阅读范围内我们接触不到的原因。但是,这麼一种说法是有的。

      ■阿城:这样的说法就是传统模式。生活是你推不开的,你只要活著,就是在生活,生活不可能失去。但传统的说法就说『你离开根了』如何如何。我去内蒙古我去云南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人问我:『你离开北京这个根你怎麼办?』那个地方语言也都不通啊,跟美国是一样的。独独是到了外国以后,人家说:『你离开中国这个根你怎麼办?』那是很怪的一个概念。咱们民族意识形态裡边有一个出毛病的地方,它根本的意思还是不交流的,保守的。

      其实中华民族是到处迁徙的一个民族,尤其福建沿海和广东沿海的人,他们觉得到海外,到哪儿都行,无所谓,哪能乾活,哪能养活自己,哪儿不打仗了,就去哪儿。我们看歷代诗歌,思乡的东西其实非常非常少,但是近代和当代被提的位置很高。老百姓有句话『人往高处走』,不一定往哪一个高处走,还有就是往束缚小的地方,能够发展你的地方走。你把这个观念如果说彻底打开的时候,WTO的规矩你一定很自觉地就遵守。所以我说我们还得要10年,就是还有很多东西我们需要克服。

      我们这一辈靠的是客观

      □记者:大家之所以对你有刚纔我们提到的那种说法,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这些作家裡头,可能没有太多的人像您这样,给人印象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关联那麼深。当年《棋王》是您第一次发表作品,可一出来就被评论界跟道家思想那些在联系,并成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可能您现在回来编这套有关传统文化的书,很多人会觉得阿城这纔是得其所哉,对著呢。

      ■阿城:那看来我这件事情就是做错了。如果大家这麼认為,那我就做错了。因為比如道家、老子,包括孔子,当时的想法都不是我们现在领会的这样,他是面对全世界说的,他在说世界。老子那个时候,比如说有个两河流域的人来,他们会谈得很好。孔子也是这样说的,他们说『天下』怎麼怎麼样,也是在说世界。而我们今天则认為这只是我们中国的,不是。希望在对WTO世界规则认识之后,我们有很多这些东西就消失掉,我们这时候纔做到『胸怀全世界』。虽然是这样,但是呢,还是觉得现在开始真的是『开』了,可以这样说话了。

      还有一个根本的东西,我们有清末这些志士仁人,有五四的这些科学民主的先驱等等,我们怎麼跟他们能够起码站在一个平等的线上,我们是靠我们客观。那样的环境没有了,只能靠我们这一辈人的客观。

      □记者:那怎麼纔能达到客观?

      ■阿城:就是『零丛书』啊,从零开始。

      我们开始做的是艺术普及

      □记者:我看了您為『零丛书』写的那个序,您说这套书裡『也许会有好看的知识,也许会有好看的小说,也许会有好看的漫画,等等等等』。我想知道这套书应该还是有一个主旨的吧,比如什麼样的东西,您会收到你的这套书裡边。

      ■阿城:就是好看,好看有两个,一个是这个东西真是好看,一个是容易看。我们现在科普这方面有一点开始了,原来就是一个高士其,其实那个是一个科学知识的普及,现在不是,是科学行為,科学概念,这样一些最新的东西,要让尽量多的人了解。但是,艺术普及,没有人做。比如书法这件事,书法理论有很多,没人看。那孙晓云这本《书法有法》做的就是这个。『零丛书』说的好看也有这个意思,它在做一个『艺普』的事情。我们不能两头儿都没有了。科学我们不知道,艺术我们也不知道。这不公平的。尤其在一个文盲佔很大比例的国家,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普及工作。这应该是跟知识教育合在一起的。

      □记者:这本书你原来想自己写的是吧?

      ■阿城:是,我大约有7年吧准备做这本书,后来我就把我的想法最后请孙晓云写。因為她做出来,说起来这也是中国实际情况,她的权威性比我大,她是书法界的人,是书法家,而且她有那麼多书法界的职位在那儿。

      □记者:这本书裡括号裡面写『编按』的都是您的手笔吧?看那个我就觉得特神奇,您怎麼什麼都知道,居然知道宋代有女子相扑。

      ■阿城:那是记载了的。

      □记者:大家都在说难得您特别『通』,对文化上的很多东西。您一天裡看书的时间是不是很多?

      ■阿城:我现在不怎麼看书。

      □记者:那您那麼多知识从哪来?

      ■阿城:很多知识并不在书上。

      看得清楚不影响生活状态

      □记者:您能这麼触类旁通,是件特别让人向往的事,达到这种境界有什麼办法吗?是不是都得做早纔行?

      ■阿城:做得早省力。但是不做得早也没有关系,有很多人也是以后纔做。主要是脑袋不能够封起来,封起来之后就叫视而不见,就是我们说那个批判性阅读。有一个方法我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叫『素读』。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这个我们现在失传了。我们现在都是批判性地听别人的话。别人说了没两句,你说:『哎,你说的这个不对。』你要学会听人家全部把他那个意思说完了,而且你真的是在听,『素听』,听他在说什麼,之后你再批判不迟。我们现在失去这个传统之后,大家都变成一锅粥,没有交流。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少。包括对WTO的世界性规则,我们也要先『素读』。

      □记者:《棋王》是您很年轻的时候写的,但那时候您就把好多事情都看明白了。人家说,一般看得特明白的人容易绝望,但您好像从来就不是,您一直心平气和地做自己能做的事,然后就这麼走过来。

      ■阿城:是啊。你看得清楚不影响你的生活状态啊,只是你,就像你进屋子一定要开灯,否则你要找东西也找不到,被不知道的桌子板凳磕得鼻青脸肿,这个状态就不好嘛。其实有些事情想一想,把它想明白了,就是进屋开灯,就这麼简单的道理,它怎麼会影响你生活呢?你找著东西该拿的夹著就走了,高兴吧!(大笑)

      我是一个资源很多的人

      □记者:您怎麼定义您自己或者您做的事?比如有人说我是搞文化研究的,或者我是搞科普的。

      ■阿城:我是一个资源很多的人。做『零丛书』这个事情,只是资源之一,把这部分开发出来,就是这麼一个概念。不是说我做这个『零丛书』,我就只能是一个主编。比如给田壮壮写剧本,那也是资源之一,我可以做这样的那样的事情。

      □记者:那您走过了这麼多地方,您最喜欢哪儿?您觉得哪儿最适合您?

      ■阿城: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满足你所有的要求。所以你只能是看清楚了,你在这个地方,你既然到了这个地方,有你不喜欢的东西,你就要承担,因為是你选择来了。那你就承担,你可以尽量看清这个地方好的地方,你可以享受它好的地方。你别著急。

      □记者:我觉得人得有自信纔不著急。我觉得您可能从来就不缺自信,您知道您自己。很多人提到对您的感觉都说您很『厚』、很『通』。孙晓云对她舅舅那种感觉:『他永远给你一种优越感,不是盛气凌人的优越感,而是一种人的自信,不会堕落。他好像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非常厚的文化。跟舅舅在一起,就觉得人厚实一些。这个厚实,一是他人格的魅力,一是一种理想信念。』我想您可能也给她这种感觉。

      ■阿城:我不是,这一点我倒是很明白自己,我是什麼呢,我是因為一直家庭出身不好,所以就没有退路。有很多人所以能够害怕就是因為,他会拿一个比他现在还不如的境地来比照,他怕一下子落到那个境地。而我已经顶墙根了,我没有退路了。所以我反而就无所谓了。但是站前排的人他们会很紧张,虽然他们很有信心,但他们会潜意识中有恐惧,就是不可以再降一档,真的降了一档以后,他们非常焦虑。那我是一个客观处境,我没有退路了,你说我还能退到哪儿去。所以你反而就不著急了。我是因為这个原因。

      □记者:那会儿的境遇完成了对您心灵的锻造,可现在,您已经不是顶墙根儿了,您现在是一种特别好的状态,那按理应该也是有降的可能来让你担心。

      ■阿城:不是,我的状态是我知道什麼是极端,我知道什麼是底线。无非是,如果现在天下又乱了,我又回去种地去,不就是这样吗?没有什麼可怕的。可有的人会哭天抢地,為什麼我得去种地去?都疯了。而我是有受得了的苦,有享得了的福。

      还把我看成奇花异草是不对的

      □记者:这20年,您怎麼评价您自己的歷程?比如臺湾沉君山先生说您『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天空』,有的人会觉得当年那麼光芒耀眼的阿城渐趋平淡,要您自己来总结或者评价这几十年您自己的歷程,您是怎麼一个看法?

      ■阿城:我的看法是,大家对我有误解,是整个我们中文阅读世界的一个不开放造成的。為什麼这麼说呢?就是,我们现在终於讲生态了,其实什麼都有一个生态,文学也有一个生态。中文的整个一个状态,应该是草地很厚,这上再长出一些奇花异草,应该是这样一种情景。而我在发表《棋王》那个时候,是水泥地,你一寸高的草大家已经觉得很高了。其实我是一寸高的那种草,现在如果草都长到半尺的时候,不会,我这东西不会再显露出来。

      我们老提到法国文学,美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人家那个情况是草很厚了,我们只是一下子把人家奇花异草摘来了,就觉得人家到处都是奇花异草。那我呢,大家还把我看成奇花异草那是不对的。只是因為那时是水泥地,『文革』刚过去,有些边角缝,长出半寸草,大家就觉得哎哟这个草真新鲜呀,可整个如果说中国文学这块草地形成的时候,那个时候会出现比这些草更高的,那是真棒的。

      我们中文阅读界、写作者要『开』,改革开放嘛,开放以后这个草就会厚起来。我们现在缺很多东西,有人说你那个《棋王》写得真好的时候,我就知道现在草还没起来,还在看我那半寸高的草呢。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09:24

   阿城是个难以被化约描述的「文艺復兴人」。他既能画画、拍照,也擅写小说、随笔、编电影剧本,还有烹调、修护家具、组装汽车等好手艺。一九八○年代,阿城以《棋王》等作品膾炙海内外,此后据说他為稻梁谋而四海游荡,期待他一贯简鍊文风的读者,只得见断断续续问世的三本随笔《闲话闲说》(台北:时报文化)、《威尼斯日记》、《常识和通识》(以上台北:麦田);之后的《爽》是他和友人合写的故事,去年在台问世的《遍地风流》(台北:脸谱)是他早期作品集;今年的《小城之春》(台北:时报文化)则是对费穆电影的重新编剧。我们不免好奇,惜墨如金的阿城近期对写作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十一月中旬,阿城应台北市文化局之邀来访,终於得见这位被称為「动词用得最好的中文作家」,其见闻之广博、思路之聪敏与性格之自由。习惯叼根菸斗的阿城,说起话来不疾不徐,经常是反问的比回答的多。他对事情自有主张,应对进退间极有分寸又展现充分自觉,偶尔透露出来的观察则让人吃惊又佩服。称阿城是小说家、文体家或生活家,不妨视他為坐拥世俗却清明谦冲的智人,他就描述自己是一个「被兴趣牵著跑的人,听听,看看,读读,聊聊,还有写写」,「读书杂到墓誌铭上可以写『读书杂芜,不足為训』」。阿城个人的阅读、创作和生活,其实已自成一丰富系统,以下即是阿城与诚品【好读】的对谈内容。

    问:您在《闲话闲说》裡说自己「好读闲书和闲读书」,行文间的例子涵盖中国的四书五经、诗词戏曲、古典小说、新文学小说,此外也见到您援引外国小说、歷史文献、评论等等。以一般人谈论书籍的概念,您的阅读范围涵盖了哪些类型?

    答:我阅读的范围就是「杂」,什麼都读,但是小说读得非常少。现代的专业分工概念,让人以為小说家必然读小说,这就死掉了,因為小说不是由小说產生出来的,正如艺术不是由艺术產生出来的。

      我其实什麼都看,包括报纸上的分类广告、寻人啟事之类。寻人啟事描写要找的人长什麼样子,阅读的过程裡可以有想像,又譬如卖东西的广告,至少会描述是什麼,这些都是很好的起点,哪怕就是一篇侦探小说了。我前几次来台湾,特别注意到报纸的分类广告版,其中有求职、装修的广告,或也有色情广告等,每种的文字表述都不太一样。我以為,那排版相当后现代,拼贴效果十足,还拿了一张带回洛杉磯裱起来装框掛著,远远看著很好看。

    问:我们在《常识与通识》裡看到您说明各式各样的概念,从文学作品到科学、歷史、音乐、时事,您也写到「我最感兴趣的永远是常识」。為什麼要谈常识,而且把常识与通识并列在一块?

    答:我在书裡提到的各种常识,很多都是教科书说过的,只是大家忘了。然而,我所写的由多方面而来,还有许多是书以外的东西,并且把它们通贯起来。一个专业的常识很难让人觉得有趣,但将这些常识「通起来看」,就有了阅读乐趣。

      我自己看杂书正是基於一个通识的概念;有了这样的概念,读杂书时所得的各种想法就会进入通识的系统裡,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问:现当代的小说家,常常因為创作的题材而成為某个领域的专家,譬如您在《常识与通识》裡提过徐四金与其作品《香水》。您自己在创作上也有这样的经验吗?

    答:我认為这不过是一种「前台的料理」。我自认更好的作法是,读者看不出作品混合了什麼东西,只觉得读来有趣,我自己就属於这种。

      我认為写作者的知识应当是在小说裡渗透出来,而非罗列出来。当然,「炫技」也是一种写法,譬如张大春的写法就好,他有时写的不是那回事,却能透过语感、气氛……等等达到那回事,这已经不是对或错的问题了。从某个角度说来这形成了一种知识欺骗,但你若懂得阅读,就不会问他「真是这样吗?」,而能欣赏其中的阅读快感。

    问:您写过小说、札记、随笔,也作编剧,接触过不同的文类,我们很好奇您目前正在写什麼?又,您是否特定看重某个文类,比方说近代多认為小说的位阶最高,您是否会特别用小说形式完成某些题材?

    答:我觉得写作和读书到后来就是一种习惯,要坐下来写点什麼。我很难解释我正在写什麼,或把无意识的东西整理出来告诉大家。另外,我对题材不是太重视,这也反映在我的阅读上。我以為任何一个东西拿起来都可以写,重要的是,你怎麼去写它,一写的时候就可看出你的见识、感觉。

      我觉得小说不一定是最高的文类。在中国文学裡,诗是最高的,次之是文章,所以我们说「文以载道」,意思是文章要有自己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但小说并不载道,小说叫「閒书」。

        我以為,创作是去完成在社会裡无法达到的事情。我强调的是,文字或艺术人格隐藏了社会人格达不成的事情,而不是一般人以為的,是逃避或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击。当然,在艺术人格裡直接引入社会人格,并不是不可以,但这种类型不是唯一的,也并非只有这样做才是有意义的。我写作的时候比较自觉,我满足的、我要求的是在艺术人格裡所完成的,是我社会人格没有满足的部分。

      我们所谓「文如其人」,说的是文章而非小说,因為文章的艺术人格跟社会人格比较接近,而小说是在虚构的环境和文字关係裡完成自己,这就是创作的快乐或满足。梁啟超的时代认為小说要完成社会人格,那就是把小说当文章看待了。

    问:从《威尼斯日记》裡看出您的旅行和生活带著闲逛的情调,特别地舒缓自在,文字间也透露出这样的风格,可能或长或短,却带有一种节奏感,特别适合朗读出来……

    答:标点符号在我的文字裡是节奏的作用,而不是语法的作用,当我把「他站起来走过去说」改成「他站起来,走过去,说」,节奏就出现了。节奏与速度是两件事情;节奏是类型,譬如两拍子、三拍子,所谓快慢指的是速度。我看任何一个艺术家,通常是去找他的节奏性;速度可以很快发现,但是节奏性比较难发现,每个人的节奏型态不一样,有的人虽然是三拍子,但其中带有切分音,这常是西方的方式,而中国语言是以四分之四拍為基本,所以我们的成语都是四字言。若我把四个字四个字拆解成三个字,一个字,接著又是四个字,文字本身,而非内容本身,就有意义和美感了,或说才刺激了我们的美感。

      若你没有节奏的意识时,你光从字面去找作者所写的是什麼,其实一点不然。譬如木心有很多诗是无意义,但是在节奏上有意义,他的诗裡就有很精微的节奏变化。很多人说看不懂诗,若不从「说的是什麼」的方面来看,节奏本身其实就是有意义的。

    问:曾经读到您的〈棋王〉是在三四天裡写成的,您写作一向如此迅速吗?您写作时如何察觉到某种文气、或者感觉到作品完成了?

    答:我写东西确实比较快。(顿了一下)我以為,写小说真的是很个人的事情,你想怎麼写都可以,譬如先写提纲、酝酿、构思,但也可以就这麼踏进去了。我写〈棋王〉的时候就是这样,写到王一生上了车要做啥,决定要去下棋而非去打拳,这就成了〈棋王〉的故事。我觉得题材不重要也是这个道理,因為题材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走法。我写到感觉节奏重复了,就马上把重复的删去,或感觉某个节奏完成了,就知道是结束了。

    问:您批评一般人写作落入中学生作文选范文的弊病,可以说明其中意思吗?您也提到自己写了小说十年后才得见张爱玲、沉从文、汪曾祺、钱钟书等人的作品,对於您的创作有什麼影响吗?

    答:中学生作文范本的问题就是「学生腔」,那是老师造成的。学校、老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提前把你应该知道的都告诉你,你读了以后就能站上这个高度,由这个高度再往上走,就省去不少力气。

      然而,「腔」的害处在於,你以為会了那个腔就是会了艺术,而「腔」又是最好模仿的。比如说张爱玲,我们说受到张爱玲影响的人写的是「张爱玲腔」,而非张爱玲。我以為,张爱玲的感觉方式和写作语言,已经是白话文的顶峰了,沉从文也是如此,若我能早些读到他们的作品,对创作只有好处。当然,很多人都会问「你受谁的影响最大」,但我以為这好像问在餐馆裡吃了猪牛羊肉的人,你身上的哪个部分是羊肉变的,这是不可能回答的。因為你吃进去的东西都经过消化了,那不是影响、而是变成自己的。

    问:您在各地游歷,总不脱閒散与自由的气息;而即使您过去一度因為家庭背景无法考进大学,等到考试恢復了「亦不动心」,仍旧选择过著「閒时写写画画」的日子,我们很好奇您的生命态度或价值观是什麼?

    答:我过日子的方式是过程型态而不是目的型态──目的型态常常会造成所谓的「死不瞑目」。其实你看得多了,看事情就比较宽、不会那麼绝对,你也就不会变成任何观念的人质。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1:13

  作者:陈村在上海 回复日期:2003-10-18 23:08:01

    呵呵,我贡献一点独家之杂碎。

    阿老还有两笔稿费在我这里,电话问他,他说放着。害我隔些日子要看看那个账是不是还在。我从没把稿费记得那么清楚。

    和他在《收获》伙开专栏“好说歹说”,一人一期,早先说定最后两人会一会,胡扯一胡扯,谁知他来不了了,去弄吴清源大师了。我说过,吴清源是我最想做的人,他去伺候,也是代我孝敬。无话。另找朋友救场。

    阿老什么都知道。他的话真假莫辩。有人我对朋友说,他不谈性,他说怎么不谈,就顺口演说起生理卫生问题,为何男人那话要构造成如此形状,只为拔出前一轮的种子。信,还是不信?他演绎自己的初夜说得像个传奇。他从不猥琐,他的故事都是可以当着大家说的,好听好笑,笑完不会责备自己。

    前两年我们去成都附近的郫县客串演员,《诗意的年代》(此片至今未放,据说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不合适的词,但是闻着气味怎么就是不对)。晚上放工了,大家聚在简陋的厅里,中间的桌上放点吃喝的,一个个靠墙坐着瞎聊。王朔喝酒之后,一脸胀红,手舞之足蹈之,表演起来精彩绝伦,他真是天生的演员!我们一致提议导演让王志文不必来了(男主角)。那次我带着相机和摄像机,但没好意思架起来,怕破坏气氛。真是可惜了一段佳话!

    每到三四点钟,方方,林白,棉棉,徐星,刘仪伟,王朔等人一个个打熬不住。客厅只剩我和阿老。他目光如炬,兴致正高,叼着烟斗,手扶圈椅,环顾四周,不解人怎么没了。他说过,人家是熬夜,他是熬白天。我半夜打去电话,决不担心把他从梦中唤回。

    中国活着的作家中,谁写得最好难说。但论有趣,阿城是第一。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1:30

  随手摘阿城妙语数段:

  作家是一回事,出书是一回事,能不能用它养自己,那是另外一回事。王朔可以,他的发行量可以养活他,在全世界都是这样,畅销作家和作家是两个概念。畅销作家是有钱人的概念,作家的概念是要饭的概念(笑)。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作家把『作家』印在名片上,因為对别人很不礼貌,那意思就是说:我是要饭的。

  我们说到中国文化的时候,一直都是有一个模式在谈它,你不这麼谈呢,大家就觉得不对。比如『取其精华去糟粕』了等等这些。我自己认為精华和糟粕它是在一块儿的。比如咱们全都是很像正经人坐在这儿,但是我们知道我们肠子裡是粪便,就是这个意思。

  我觉得中国现在越来越客观了。这个环境出现了。这个环境不出现的话,你就变成孔老二,『知其不可而為之』。那现在知其『可』了,我们就為之。

  ……WTO 的意思就是我们按规则走,就是这个意思,很简单的。就像这几天都说恐怖袭击的事情,我们為什麼认為『这个是恐怖分子,他不可以这麼做』,為什麼?就是我们开始站到规则这边来了。你不回到规则上,大家不带你玩儿。你小的时候,如果你院裡、你班上的人不带你玩了,你很孤独啊(笑)。你守规矩了,大家就带你玩了。入世谈判谈判了十几年,就是这个:你按不按规则做。一步一步,是我们转变了,世界没转变。转变了之后,现在一入世了,大家觉得:哎,这事儿好了。现在我们开始醒过来了。但是恐怕还有10年,纔能够比较顺一点。

  而我在发表《棋王》那个时候,是水泥地,你一寸高的草大家已经觉得很高了。其实我是一寸高的那种草,现在如果草都长到半尺的时候,不会,我这东西不会再显露出来。

  我们现在缺很多东西,有人说你那个《棋王》写得真好的时候,我就知道现在草还没起来,还在看我那半寸高的草呢。

  -- 作者:keli

闲说钟阿城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1:43

  作者:书吃 回复日期:2003-10-19 02:34:07

    无聊才读书之八:我读阿城

       年前在与西影厂著名编剧芦苇闲聊的时候说到阿城,芦苇笑言阿城可算是现今的国学大师了,而湖南作家何立伟也在《南方周末》的一篇随笔中戏称阿城是“鬼狐禅的大师”,虽是笑言戏称,但足可见阿城博学的知识和老道的文笔在文学界的盛誉。

       此语我甚为赞同。卡尔维诺在《为了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提过轻逸、迅速、确切、易见、繁复这五个创作概念,中文作家中能做到这些的我看当首推阿城。他几乎所有发表的文章我都找来看过,越翻越有趣,最后终于放不下,成为我手边长被翻看的好的读物之一。

      阿城,姓钟,据说是著名的电影评论家钟惦棐的儿子。早年的经历和与他同一时代的人一样下乡、回城,做些“为稻粮谋”的事情,并不超出世俗人的世俗想象空间,70年代末回城的时候,参加过当年轰动一时的“星星画展”,著名诗人北岛的弟弟赵振先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当年的阿城“参加星星画展的……还有钟阿城,,他是以单线条的钢笔画参加到里面来的,那时侯他是星星的一员,并没有过多的介入到《今天》的活动,可是后来在他身上发生了某种创作上的转换,也许他钢笔画中的人物最终活动了起来,几年后钟阿城从画家变成了作家。”再后来,阿城去了《世界图书》做美术编辑,地位似乎有变化,可做的还是年“为稻粮谋”的事情。

      在8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沉浸在“伤痕文学”的悲痛中时,阿城以入世近俗的话本语言一口气写出了后来被称之为他的个人代表作品的《棋王》《树王》《孩子王》(亦称“三王”),以及大历史时代中小人物故事的《遍地风流》,立即在当年的文坛引起了所有人的注目,《棋王》在一片赞誉中获得了当年的全国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随之进入他个人的创作高峰,《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棋王》被大陆和香港两地不同的导演拍出了不同风格的电影并各自红及一时,两个版本的《棋王》我都看过,在我看来,香港的作品更加世俗话一些,从而更容易读到阿城小说里本质的东西的存在,虽然香港坌的《棋王》政治化强了写,却也是那个时代世俗生存背景的真实写照。而《孩子王》则被后来国际著名的导演陈凯歌编导为电影,由此亦被称做是第五代导演的经典之作,我看过之后哑然,除了电影中漂亮的光线色彩的变幻和似有似无的耳语般的电影音乐异常精彩之外,还隐隐觉得电影中孩子们在课堂中啊啊乱叫的声响不绝于耳似乎就在我身边,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世俗,是我们生活不可获缺的一部分。

      《棋王》讲的是王一生,《树王》讲的是肖疙瘩,《孩子王》讲的是王七桶的儿子王福和一本字典的故事,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知青下乡生活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俗事,却又有唐传奇故事的语言在这些故事中,便将传统的文本阅读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味,以体察与认知为特征的审美态度使得阿城在他的小说中随多以第一人称叙述,而文章中的“我”却不一定是时间的直接参与者。作者经常采用的是旁观的叙述视角,即使是《孩子王》这样叙述者直接参加到时间中的作品,处于故事中心地位的却也是王七桶父子。而且虽然“我”在叙事结构中处于相对稳定的中心地位,但构成他艺术世界丰富内容的,却是活动在“我”的视野中的众多人物。作者以 “我”对世界的静态观察了悟,认知着宇宙人生,入其内而出其外,仰视俯察博取众收。这显然更多的继承了中国古代静态观察的审美态度。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则需要良好的内心修养与自觉的美学追求。只有新沉到底处,灵魂静到极处,才可以溶心于纷纭的大千世界,内外和谐出入自由。古人所谓的“陶陶文思,贵在虚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依照我个人的看法,后来传的纷纷扬扬的“中文小说100强”的名单中,阿城的《棋王》再往前排一些也是不为过的。

      之后的十多年中,再没有了阿城的作品,甚至连关于他的消息也很少,只是偶尔听说他往来与各地之间做些以文字打工的事情。后来上海的《收获》为他开过一年的随笔专栏,断断续续的读过,文笔朴素了很多,讲的是常识,却是从人性、化学、催眠这些专业的知识入手,深,有些篇目读起来不大容易懂,喜欢的只是《思乡与蛋白酶》以及《魂与魄与鬼及孔子》。

       99年作家出版社出了一套五册阿城的作品,《遍地风流》、《棋王》、《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威尼斯日记》。这套书我是慢慢找齐的,其中最好看的是《棋王》和《闲话闲说》。《遍地风流》是早期作品,文字却不失精彩,其中手路的《专业》《唱片》都是我个人极喜欢的小说。《闲话闲说》虽然强调的是一个 “闲”,讲的却是中国几千年世俗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庞大而繁复的东西从他口中以看似漫不经心的“闲话”讲出来,如通俗讲座。文字中却有盛宴的感觉,慢慢读来,当下心里充满喜欢。可惜国内编辑在制作出版次套文字集的时候受种种影响,终于还是删去了些精彩的东西,好事者不妨找来这套书的港台版本读读,对照着读会有新的意思。

      上海作家陈村在他的一篇日记中写到这么一个关于阿城的小故事“晚上去纺织学院和大学生说话,问起同学们知不知道阿城,已经不知道了,我问知不知道陈凯歌,都知道,我说陈凯歌拍过阿城的《孩子王》。大家恍然大悟,明白了。十年就是这样,当年的风云人物啊,家喻户晓,好评如潮,现在竟要这样费劲的说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作家。或者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消费方式。”

       读此,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呢?

       不早了,洗洗睡吧,晚安,阿城。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2:16

  作者:搬起脚砸石头 回复日期:2003-10-19 02:42:14

    哈。又来一位喜阿城的朋友,欢迎书吃兄。

    更正一下,钟阿城当然是钟惦棐之子。

    钟惦棐 (1919—1987 ),四川江津人。著有《陆沉集》、《起搏书》等。

    帖篇短文:

    靠自己作品活着的钟惦棐 丰绍棠撰文

    初次见面,对方递过来一张名片,密密麻麻的官衔令人眼花缭乱。也有些本事更大官衔也更大的人,名片上的字却疏可跑马,除了必不可少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外,官衔却一个也见不到。有多少官衔就印上多少的不一定都是为着炫耀,对工作或许也是便利的。但可以印上官衔而不印的,无疑更可爱,其可爱在于可以炫耀而不炫耀有所便利而不要便利的“傻”气。钟惦棐文集的“小传”上原先曾印有一串官衔: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等,审定时钟先生将这些官衔一笔划掉,朗声说道:“文学不是官学!这类小传,读者要了解的是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而不是官衔!记住,巴金说得好,作家是靠作品活着的。”难怪钟先生的评论文字那么翔实耐读,有那么久的生命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3月07日第七版)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3:11

    帖两篇钟惦棐旧作:

    “何必曰利”

    孔子给人的印象,好像只是“讲道德,说仁义”,并不看重利的。但孔子本人却心中有数,如说:贫而无怨,难!可见他很懂得,“仁”“义”还得靠物质营养,空口说白话,是不行的。

    “何必曰利”作为读书人的口头禅,大概起源于孟子,因为他去见梁惠王时,头一句话便说这个。自此之后,孔孟之徒便益发将此点加以夸大,好像世界的发展,只靠讲道理就行,一个社会中多有些讲道理的人,人民便可以餐风饮露而无怨了。

    道理得讲,大道理尤其得讲。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离开了大道理,总是不行的。但只讲大道理,认为它可以当饭吃,便不对了。可惜的是,今天已经有不少人成天以讲“积极性”、“觉悟”、“增产”等等为能事,却不愿考虑那些既积极、觉悟又高,还增产了的人,每个月或每个劳动日的收入是多少?夫妇都工作,但孩子太多,每月还得靠亲友帮补过活的人,怎么办?职工们晚上睡在那里?上工既没有班车,又没有自行车,月票钱从何处出?有的单位夜里穷开会,却没有想到有人散会后得从西城走到东郊!不少单位为干部分配宿舍,却很不习惯考虑还该有个可供作饭的叫做“厨房”的地方。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的分工,似更严密,有人干脆便说自己是管“思想领导”的,别的死活不管!有人满壁图书,可就是瞧不见恩格斯写过的:“就追求幸福的意向说来,理想的权利是一种极端不够的食品。这一意向,首先要靠物质手段来营养……”远在九百年前,我国有个叫李觏的学者,便对那些专讲大道理而不顾及人们物质利益的清谈家们十分不满,并且说:“世俗之不喜儒以此。”

    照国务院最近在各地调查工资情况、总工会调查劳动者的福利情况看,各地领导人中,沾“儒”气的还很不少!他们的哲学是:“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致使许多本应早日解决的职工生活福利问题,迟迟不得解决。甚至如有些职工需要洗手用的肥皂,列车员需要用的雨衣等等,也求告无门。

    作为孔孟嫡系的旧儒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新儒又在开始作怪。他们究竟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怎样宣传社会主义的?

    这倒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了。

    原载《人民日报》1956年7月23日(署名金绣龙)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3:33

   电影的锣鼓 钟惦棐

    前几个月,当音乐方面正在讨论民族形式问题,戏剧方面正在讨论《琵琶记》和《如兄如弟》的时候,有人便发问:

    为什么电影这样沉寂?难道电影已经没有问题了?

    但十一月间,电影的锣鼓就响了。

    电影的锣鼓先从上海方面敲起来,是有道理的。这里是我国电影的发祥之地和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们的汇集之区。

    经过七年的岁月,使他们足以辨明,电影——这一群众性最广泛的艺术,究竟该怎样才是。按照过去的经验,无疑应该丢掉一些东西,但亦需要保留一些东西,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联系,丢掉这个,便丢掉了一切。

    这场锣鼓,也正是从电影与观众这个点子上敲起来的。在上海,《一件提案》的上座率是9%,《土地》是20%,《春风吹到诺敏河》与《闽江橘子红》是 23%,另据北京《光明日报》的报道:从1953年到今年6月,国产片共发行了一百多部,其中有70%以上没有收回成本,有的只收回成本的10%。

    纪录片《幸福的儿童》竟连广告费也没收回!

    这就找到了检验问题的标准。为什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明确了,工农兵及一般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而国产影片的观众却如此不景气,这是否就同时暴露了两个问题:一、电影是一百个愿意为工农兵服务,而观众却很少,这被服务的“工农兵”对象,岂不成了抽象?二、电影为工农兵服务,是否就意味着在题材的比重上尽量地描写工农兵,甚至所谓“工农兵电影”!

    事态的发展迫使我们记住:绝不可以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和影片的观众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影片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影片的票房价值对立起来;绝不可以把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理解为“工农兵电影”。

    “工农兵电影”,至今还是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事情,而其含义又是十分暧昧。它可以解释做电影为工农兵服务,也可以解释做电影只能描写工农兵。但按其实践效果检验,它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性质是明显的。其所以是教条主义的,便在于它把党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正确指示僵化了,并且作了错误的解释;其所以是宗派主义的,便在于它企图以此去分别中国过去的电影,把那些电影,统称为“小资产阶级的电影”。把那些影片,统称为“消极片”!

    这种只要现在不要过去的作法,无异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演员孙景璐喊出:“最重要的是关心人!”上官云珠认为:“这些年来,在我们厂里有些演员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一种很不好的气氛,认为有些来自旧社会的演员,今天还没有能力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舒适说:“1955年末拍《南岛风云》之前,上官也是被积压的一员,在偶然的机会下主演了《南岛风云》。片成后,她扮演护士符若华很成功。于是,上官开始忙起来了。……像上官这样有能力的演员,过去独当一面的演员,大大小小有才能的演员,我们剧团里多的是,潜力非常雄厚,不过是没有被发掘罢了。”而导演孙瑜,则提出了“尊重电影的艺术传统”。而所谓“传统”问题,在这里实际表现成为对人的看法。对“电影圈”内如此,对“电影圈”外也如此,老舍的“救救电影”,便说明了这些年来关起门来搞电影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上海《文汇报》在十一月分发表的二十四篇文章,就问题的性质看,可分作两类:一是属于电影的组织领导的,即以行政的方式领导创作,以机关的方式领导生产;一是属于电影的思想领导的,这便是中国电影的传统问题,题材褊狭问题,与所谓“导演中心”等问题。

    领导电影创作最简便的方式,便是作计划,发指示,作决定和开会,而作计划最简便的方式又无过于规定题材比例:

    工业,十个;工农,十五个,以及如此等等。解决创作思想问题,则是“决定”最有效,局里的、部里的、或某某负责人说的,不听也得听。一年一度的学习会,再加上一个总结,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至今有人觉得电影界的学习空气不浓厚,但这种一年一度的传道方法,如何能使大家懂得持久的、日积月累的学习的必要呢?

    这种以行政方式领导创作的方法,完全可以使事情按步就班地进行着,而且条理井然,请示和报告的制度都进行得令人欣慰。但是最后被感光在胶片上的东西却也如请示、报告、开会一样索然。广大观众不欢迎这类国产影片,岂不是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也可以明了的么?

    电影事业管理局,顾名思义,是代理国家管理全国电影事业的行政机构。但这些年来,这里除了讨论剧本等等之外,一个剧本该发多少稿费,一个电影导演在拍完影片之后该给多少酬金,纸带录音机可否改做磁性录音机,也通通要呈请批准。但往往又是影片要开拍了,剧本没有批准,影片都拍完上映过了,酬金发不下来,纸带录音机只需稍加改动,便可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为了要等待电影局统一全国的技术规格,这样的改变便成为不可能。

    但是问题还在于:为什么会有关于“狗”,关于“黑框眼镜,,关于“敲门”和关于“道谢”的干涉?为什么会有“人物统一规格”?为什么“审稿制度繁复”?(以上均见《文汇报》的讨论)这在于我们有许多领导人对列宁所说的:“电影是教育群众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理解的不很正确。因为它重要,深怕它搞不好,也就出现了像《祝福》电影中鲁四老爷教阿牛描红的情景。关心过多,也就往往变成干涉过多。

    这并不是说列宁的说法是不对的,也不是说不需要关心、不能有任何干涉。而是说,电影既是最重要的,既然它和群众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对它的领导须注意符合电影创作和生产的规律。违背了这种规律,即不尊重列宁在另一地方所说的:“文学事业最不能机械地平均、标准化,少数服从多数。

    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上绝对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管的人越多,对电影的成长阻碍也越大。事实证明,当一九五一年文化部门成立电影指导委员会时期,领导力量比任何时候都强大,但结果,却是全年没有一部故事影片!

    国家也需要对电影事业作通盘的筹划与管理,但管理得太具体,太严,过分地强调统一规格,统一调度,则都是不适宜于电影制作的。

    关于中国电影的传统问题,至今有人表示怀疑,有人则十分肯定。此二者,我们以为是值得继续讨论的。但退一步说,中国电影便是没有传统,那么,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从“明星”到“联华”,到“电通”,到“昆仑”、“长城”,是否也还有些比较好的经验呢?在制片,在组织创作,在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发行等方面,是否也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有某些具有宗派主义情绪的人,才是急于要把这些一脚踢开!而且希望踢得愈远愈好,不然就似乎要妨碍什么!

    说过去的一古脑儿都对,不会妨碍什么,这也不见得。但它首先要妨碍的,岂不正是这种宗派主义的情绪和作法么?孙景璐在上影厂工作了六七年,居然连领导者也不知道她还演过《日出》里的翠喜和小东西,而且演得很好,这样不了解人,如何谈得到尊重!而最重要的,目前有许多有经验的电影艺术家不能充分发挥出创作上的潜力,而只能唯唯听命于行政负责人员的指挥,尚未进入创作,已经畏首畏尾,如何谈得到电影艺术的创造?没有创造,如何谈得到电影事业的繁荣!

    艺术创作必须保证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艺术家的风格,而不是“磨平”它。所谓“导演中心”,乃是指为了克服当前导演在摄制组工作时感觉婆婆过多而且过严,某些艺术描写的细节都要遭受干涉的情景而言。祥林嫂手中的鱼掉不掉?何时掉?这完全是创作人员,首先是导演自己的事。如果这样的事都须由行政决定,要导演干什么?“导演中心”自然还有组织影片创作,团结电影艺术家们在一起工作并逐渐形成创作核心形成流派的意义。但它绝不是说,电影文学的基础对导演不具有约束的意义。影片的风格就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是由电影文学剧本所提供,而由导演所完成的。

    目前,我国电影生产体制正在进行改组工作,其方向,就是为了使得它更加适合于电影制作的规律。但其中,电影演员的培养和使用,是特别值得加以注意的。它牵涉到,电影制片厂应不应该有自己的演员?如果应该有,对他们怎样使用和培养?如果不应该有,对他们怎样安排?

    在当前的锣鼓声中,以改善电影演员工作的锣鼓为最响。

    这是因为他们在电影艺术干部中人数最多,问题积累的也多。

    但目前有个更加具体的问题,即电影制灯厂是否应有上百的职业电影演员?没有,制片厂将会感到成天向文化部打报告之苦,向剧院借演员之苦;而能否借到,尚是问题。但为了省掉这些麻烦,便使人数众多的电影演员们终年甚至数年“失业”,终年甚至数年过着惶惶不安的生活。既不能工作,又不能学习,白白地浪费掉自己的青春!即便是说,演员们终年都在摄制组,演技是否就能够有效的提高,这也还是个问题。很早便有人说过:电影绝不培养演员。因为演员在镜头前面的活动时间总是很短的。能够真正培养演员、锻炼演员的场合还是在舞台上。

    我们不以为问题的结论便是如此。但这却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提请文化主管部门来认真考虑的。

    电影的锣鼓敲起来了,许多电影工作者对我国当前电影工作的弊端提出了中肯的批评和建议,这是党的“百家争鸣”的政策的最好的收益,也是我国电影新的繁荣的征兆,文化主管部门亦准备对此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但组织措施不能同时解决许多创作理论上的问题,也不能够说当制片生产体制一经改革之后,所有电影工作者的电影文化水平便能够立刻大大提高。因之我们很希望这讨论还能继续深入下去,真正为我国电影事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选自《文艺报》1956年12月15日)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4:30

  作者:hhwwyzhw 回复日期:2003-10-19 22:43:47

    看搬兄敲的辛苦。

    我花了一天时间敲了阿城的《父亲》一文。此文在网上不易找。我选自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新编《父与子》全集》一书。当初见到此书中录有一篇阿城的文章,在书店站着读了几天。最后,为了阿城的文章,还是买了。

    父亲

    1987年3月某晚我正在纽约夏阳的画室里,这个画室是仓库改建的。旧得好象随时要出危险,但实际上什么意外也不会发生,意外是绕了半个地球从电话里传来的:父亲病重,我立刻准备自美国离去。

    从六十年代初,家里就笼罩在父亲病重的气氛里,记得夏天我们在院子里与邻居喧哗,母亲出来制止,我们还小,还不能随时将父亲的病重放在心上。

    父亲的病是在唐山劳改时染上的肝炎,由急性而慢性而硬化,之后,它将是父亲死亡的原因。在随时准备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父亲是 1957年的右派,是死老虎,批斗,陪斗,交代,劳动是象征主义的,表示侮辱,之后,去干校,一切都是当时的理所当然,但是,父亲在理所当然会死去的时代没有死,居然活到1979年。

    这一年,对父亲来说是重要的一年,犹如1957年。我记得春节之前的某日,接到电话,晚上回到父亲家里,父亲背对着桌灯坐着,父亲工作时面向桌灯,累了就转过来,母亲说,组织部来人了,准备在春节前把全国的右派平反的事落实,这当中有你父亲,你怎么看?我只想到,钟惦斐这三个字前将要没有形容词了,但是,我没有这样说,我知道这件事对母亲是非常重要的。

    母亲在1957年以后,独自拉扯我们五个孩子,供养姥姥和还在上大学的舅舅。我成年之后还是不能计算出母亲全部的艰辛,我记得衣裤是依我们兄弟身量的变化而传递下去的,布料是耐磨的灯心绒,走起路来腿当中吱吱响,中式剪裁,可以前后换穿,所以总有屁股磨成的四个白斑,实在不能穿了就撕开由姥姥糊成布嘎渣做鞋,姥姥总说膀子疼,一年二十多只鞋要一针一针地做。养鸡,目的是它们的蛋。冬日里,鸡们排在窗台上啄食窗纸上的糨糊,把窗户处理得象风雨后的庙。当时,全国的百姓都被搞得很艰难。由于营养的关系,小妹妹姗姗体弱多病;三弟大陆去和母亲拔红薯秧来家里吃,兴奋得脸上放光;四弟星座得了一次机会做客吃肉,差点成为全家第一个死去的亲人,谁都难,但不知道父亲在劳改中怎么过。我做在椅子上,思量怎么说我对平反这件事并不看重,我怕伤母亲的心,可能父亲也会生气,这毕竟是改变了他一生的事情。

    而且父亲是右派这件事,也对我们很有影响,大哥里满不能上高中,因为我们这样的子弟是不能上大学的,而高中是为上大学做准备的。大哥是读书的人,成绩总是很好,我至今不知道此事对当时十几岁的他在心理上有何影响;但父亲执意要大哥再考高中。我想,这是一种寄托。大哥1978年从插队的地方考上大学,父亲在给我的信中只陈述了这一事实,不知道父亲写信时于灯下还想到什么?

    十八岁那年,父亲专门对我说:咱们现在是朋友了,因为这句话,我省出自己已经成人。中国古代的年轻人在辟雍受完成人礼后,大约就是我当时的心情:自信,感激和突然之间心理上的力量,于是在这个晚上,我想以一个朋友的立场,说出一个儿子的看法。

    于是我说:如果你今天欣喜若狂,那么这三十年就白过了,作为一个人,你已经肯定了你自己,无须别人再来判断。要是判断的权力在别人手里,今天肯定你,明天还可以否定你,所以我认为平反只是在技术上产生便利,另外,我很感激你在政治上的变故,它使我依靠自己得到了许多对人生的定力,虽然这二十多年对你来说是残酷的。

    父亲笑着说,我的党龄现在被确定为四十年,居然有一半时间不在党内,你妈妈今天炖了锅牛肉,你去街上看看还有没有切面卖,我们吃牛肉面。母亲也很高兴,叙说着今天的牛肉是托谁才买到的,父亲就问有没有蒜,牛肉面没有蒜怎么成!

    1979年以后,父亲开始大量地写文章,发表在那年的《文学评论》上的《电影文学断想》,使很多人省悟到他还活着,中国电影出版社要将他1957年以前的文章结成集子,父亲于是让我去了,可以查目录。父亲一一篇《电影的锣鼓》被毛泽东亲自点名,我当时八岁,回答不出老师的诘问、学舌说爸爸是坏人,不会讲敌人,因为不明白敌人是什么意思。二十多年后,我才亲眼看到这篇文章,复印了拿回去给父亲看、父亲亦有他的感触,出版社怕得罪某某人,将书名定为《陆沉集》,父亲要用《电影的锣鼓》,最后只有妥协。一个搞地震的朋友,险些上当,经我提醒,才没有买去做工具书。

    父亲的家里,开始有许多人来了,母亲见到某些面孔,提醒他警惕,父亲明白,感慨门可罗雀和门庭若市的变化,但还是来了请坐,提供所需。父亲认识许多死去的人,他说起五十年代去看老舍的《青年突击队》首演,老舍在应酬之间,低声对父亲说:这样的戏你还来看!他讲过不少赵丹的事,但只写了一篇短文《赵丹绝笔》,与赵丹的《管的太具体,文艺没希望》同慨。我曾和父亲议论过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外行领导内行,内行做内行的事,擢其做领导,岂不使之成为外行?岂不浪费?古人说:无能故能使众能,无为故能使众为。父亲说,论起罗织罪名,显隐发微,还得内行,这样的内行当领导,最能伤筋动骨,而外行顶多闹些“关公战秦琼”的笑话,以求少伤害计,实在应该外行领导内行,我很少发宏论,但常说“我认为”,父亲就讲起他在干校每每作检查时说:“我认为”,于是遭到批判:极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检查的时候还在说“我”认为!父亲很感激一个在干校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的人,这个人见父亲的交代总不能通过,便拿去修改一番,于是父亲的交代不但通过,而且还被示为其他各种分子的临时榜样。父亲询其故,这个人说,我从前在国民党的报纸做事,看家的本领就是这样写文章呀。父亲又很可惜全国的交代材料都被销毁了,认为应该选出一套“交代文学”来。巴金建议成立文化大革命博物馆,父亲说,其中可以陈列各种交代材料,我附议必须编一本文化大革命词典,否则后人会很难释读这些交代,例如“交代”;而且副词连用“最最最”会让后人认为祖先有一个时期都是结巴,于是给后世的古人类学,考古医学,训诂学的研究都造成困难。父亲大笑。父亲身上有两样令我羡慕,一是笑,二是鼻子。在我还不能从理论上辨别对父亲的判决时,只有从父亲的笑声里认定他不会是坏人。父亲的鼻子,从相术讲,不但隆中,而且悬胆,但父亲的际遇却总是不配合他的鼻子,我想,这和他与电影的关系不无影响。电影发明了才一百年,相术还不能归纳它,但也难说,靠电影发迹的明星大部分与相好有关。

    每年总有几部影片出麻烦,我向父亲请教其中原因,父亲说,电影是惟一能进中南海的艺术,惟其能进,所以麻烦。我亦对电影剧本必须文学化不赞同,父亲说,那你叫只懂章回话本的审查者怎么明白你要拍什么呢?我于是明白父亲是知其难为而为者,再好的鼻子也救不了他。母亲常常愤怒于父亲的不休息,我想我理解父亲,某种人是不能休息的,休息对他们意味着放弃,于是,死亡就显现了。

    纽约大雪,美国不大兴送人到门口的,所以夏阳在门外挥手,令我错觉,以为已身处北京,转头便可去医院看父亲,互相说笑话,于是父亲大笑,而且说:洗澡吧。

    《红楼梦》结束于大雪,猩红的斗篷,两行脚印一个人,离去时留下的,不似曼哈顿街头如斯散乱。

    父亲3月20日去世,因为太平洋上那条人为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我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迟到了一天。

    火化前,来人川流不息,其中有真正希望父亲消失者,这使得父亲像一个军人,但父亲只是一介连洗澡都不好解决的中国书生。夏天,用布围住院子的角,提水来洗;冬天,公共澡堂像医院,等叫到才挤得进去。父亲年纪大了,我陪他去,以防晕倒。在热水里,父亲紧闭着眼睛,舒服得很痛苦,我这时想问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又怕他忍不住失言。父亲凡开会住可以洗澡的旅馆,必通知许多同命运者去洗澡,然后大家头发湿湿的坐下来谈洗澡以外的各种事。父亲住医院,也如此办。护士对湿头发的探视者并不奇怪。沐和浴在中国从上古就是与身体最密切的事,除了饮和食,而且严肃到与心有关。汉以后,日本学去不少沐浴的制式,愈洗愈有名堂,父亲访问日本回来后,我问观感,父亲说:随时可洗澡;再问观感,说:胜得好惨。虽然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主持料理父亲的后事,北京电影制片厂遣专人协助,各地电影制片厂仍欲来人,母亲说不出的感激,一一谢绝,吴天明还是从西安电影制片厂遣人助理,此时他环臂立于灵堂之外,不发一言,陕西人是自古见中国事最多的人之一,他明白这个书生生前做过什么,希望什么,遗憾什么。

    我与大哥去捡拾父亲的骨殖,焚化炉前大厅空空荡荡,遍寻不着,工人指点了,才发现角落里摆一铁箕,伏下身看,父亲已是灰白的了,笑声不再,鼻子不再,只有熔化的眼睛,滴落在额骨上。

    父亲的像前无以祭,惟有《电影的锣鼓》、《陆沉集》、《起搏书》、《电影策》这几本他的心血文字。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4:55

  作者:搬起脚砸石头 回复日期:2003-10-19 23:20:50

    单以文论,恐算不得阿城最好的文,不巧,拙了些。但拙出真情来。

    人动真情时,多半是拙的,不能泰然。

    就摘几段打动我的:

    ——父亲是1957年的右派,是死老虎,批斗,陪斗,交代,劳动是象征主义的,表示侮辱,

    ——布料是耐磨的灯心绒,走起路来腿当中吱吱响,中式剪裁,可以前后换穿,所以总有屁股磨成的四个白斑,实在不能穿了就撕开由姥姥糊成布嘎渣做鞋,姥姥总说膀子疼,一年二十多只鞋要一针一针地做。

    ——十八岁那年,父亲专门对我说:咱们现在是朋友了,因为这句话,我省出自己已经成人。中国古代的年轻人在辟雍受完成人礼后,大约就是我当时的心情:自信,感激和突然之间心理上的力量。

    ——父亲一篇《电影的锣鼓》被毛泽东亲自点名……出版社怕得罪某某人,将书名定为《陆沉集》,父亲要用《电影的锣鼓》,最后只有妥协。一个搞地震的朋友,险些上当,经我提醒,才没有买去做工具书。

    ——他说起五十年代去看老舍的《青年突击队》首演,老舍在应酬之间,低声对父亲说:这样的戏你还来看!

    ——父亲很感激一个在干校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分子的人,这个人见父亲的交代总不能通过,便拿去修改一番,于是父亲的交代不但通过,而且还被示为其他各种分子的临时榜样。父亲询其故,这个人说,我从前在国民党的报纸做事,看家的本领就是这样写文章呀。

    ——父亲的鼻子,从相术讲,不但隆中,而且悬胆,但父亲的际遇却总是不配合他的鼻子,我想,这和他与电影的关系不无影响。电影发明了才一百年,相术还不能归纳它,但也难说,靠电影发迹的明星大部分与相好有关。

    ——但父亲只是一介连洗澡都不好解决的中国书生。夏天,用布围住院子的角,提水来洗;冬天,公共澡堂像医院,等叫到才挤得进去。父亲年纪大了,我陪他去,以防晕倒。在热水里,父亲紧闭着眼睛,舒服得很痛苦,我这时想问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又怕他忍不住失言。

    ——沐和浴在中国从上古就是与身体最密切的事,除了饮和食,而且严肃到与心有关。汉以后,日本学去不少沐浴的制式,愈洗愈有名堂,父亲访问日本回来后,我问观感,父亲说:随时可洗澡;再问观感,说:胜得好惨。

    ——我与大哥去捡拾父亲的骨殖,焚化炉前大厅空空荡荡,遍寻不着,工人指点了,才发现角落里摆一铁箕,伏下身看,父亲已是灰白的了,笑声不再,鼻子不再,只有熔化的眼睛,滴落在额骨上。

    父亲的像前无以祭,惟有《电影的锣鼓》、《陆沉集》、《起搏书》、《电影策》这几本他的心血文字。

    读至结尾两段,几欲有泪。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5:34

  作者:醉拍春衫惜旧香 提交日期:2003-11-02 01:10:00

    闲话阿城

      我似乎没大有资格说阿城,对他生平事迹完全不详,又统共只看过三王,《威尼斯日记》,《闲话闲说》和一些短文。

      但他是我生平少见有旧文人气象的作家,温厚内敛,进退有度。曾见人形容京戏林冲夜奔一场是绷得满、撑不破,我想借这话形容他的文字。

      他的小说极饱满、极世俗,三王开卷一读,我便在山里了,影影绰绰到处都是人,男女相互说泼辣的话,知青那些事情在眼底下走着,杀了猪、死了人,我在旁边看着听着,不觉得怕也不以为忤,他的文中没有道德观倾向,没有凄苦之气,你只觉所见一切俱是天经地义。

      谁的笔锋与他相近?沉从文、汪曾祺过温厚了,没他剥丝抽茧这份狠;胡兰成只有语气象;余华的世俗化象,至于其他人,或者太入俗或者太先锋了,他竟是不可比拟的。

      他是入俗却也出俗。看到最后你发现他写的只是一个人。这个人被弱化年龄身份,政治年代,可以是任何地区任何时段的,他将人性放在冲突里去考验试炼,截取特殊人身上的普遍,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点,与西方《十诫》的导演宗旨相符。而其他人的东西很难被剥离出时代背景及生存环境来。

      他赞苏童有静气,说象好厨师做出菜来却没有油烟。其实他才是如此。在经历这么些年时代变迁和正统思想教育后,他还能如此净与静,无教条气政治气俗气匠气杀气等,真是难得。忽然想起《阿甘正传》,想起阿甘的那种坚持。

      是大巧若拙。他守的正是这种拙。看《威尼斯日记》,口气闲适如家常,但细细寻去,又有布局有巧思。要写威尼斯却不肯好好形容,闲笔一提偏写扬州,一个同样有水有商有历史的地方,对照参差看,是旧体小说中的“此处按下”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爱这份语直实曲。

      他提到自己偏头痛,接着笔一荡去写中药,从他文中可看出古典文化的功力。但他又不肯引经据典来吓人,也没打算改做考据或文化研究,有些文人有这弊病,为显示学识特地造些生涩难读的句子,幸好他不是。而且他也不肯铺天盖地地出著作,十余年才磨了一剑,他是这样自守和自矜。

      他有明珠一颗,却只在指缝处微露毫光,我尊敬这种克制。

      李碧华一篇散文中提到阿城,她说阿城朋友寄来一些画,都是持扇的古代裸女,上有东倒西歪的孩儿笔墨:情不可以无色,色亦不可以无情,美人不淫,是泥美人,英雄不邪,乃死英雄。看后只觉阿城朋友是个妙人,而人以群分,阿城本人想必更妙。

      今天看电视,见央视十台人物栏目介绍某旦角,编排不俗,于是一路看下去。结束时字幕忽然打出“策划:阿城”四字,我大喜,象见了很熟很亲的人那样。

  -- 作者:keli

  -- 发布时间:2004-7-13 19:16:06

一、lt;房产投资扫盲gt;

作者:woodwind 

    先说房价(市场价值):你知道你买一套房子付出的成本和房价的关系吗?房价是一个时点数,是静态值。而你购房付出的成本却是动态的。举个简单例子加以说明:你购买房子,房价100万,首付3成,贷款70万,期限20年。当你完成此笔交易的时候,所有的都是静态的,包括你的初期贷款利率。这二十年,你能确保贷款利率不发生变动吗?在过去10年,中国的平均贷款利率是8%(已剔除硬着陆实行的高利率影响)。而我们买房的同志,初期贷款利率大都是5.04%。相差3个点,这三个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必须多付出30%的资金成本。换句话说,你实际上花了130万买了一套100万的房子。(说明一点,首付的是机会成本,因为基准利率上涨,存贷款利率会同时上调)。

    再说房价(实际价值):看完上一段,有朋友说,房价会长啊,房产是不动产,是保值工具啊等等。那我先问一句,你知道什么叫不动产吗?不动产就是地理位置不可移动的资产!!而不是如一些所谓的专家鼓吹的保值工具。学财务的都知道,房产和地产是两回事,房产(即地面上的建筑物)是固定资产,是要提折旧的,是随着时间不断贬值的。地产(即土地使用权),是无形资产,是实行摊销的,谈可以通过评估和交易重新恢复的。所以说真正增值的是地产那部分。你知道70年后你要交多少钱来支付土地使用费吗?

    (下班了,待续)

    好。继续。

    由于我们现在制度上的缺陷,我们购买的房地产(请注意,现在社会上所讨论的是房地产泡沫,而不是房产泡沫或地产泡沫),我们的资产具有不可分割性,即我们不能单独处置我们的房产或地产。我实际上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明的是,我们购入或投资的所谓房地产和西方许多国家的房地产有本质区别,其实我们购买的只是该住房的70年的使用权,和所有权有本质的区别。简单的说,你能把自己的那部分地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转让吗?你能把自己家的墙拆掉卖钱吗?由于在制度上存在缺陷和不完整,你花一百万买的该住房产权证的价值其实就是该住房70年使用权的价值。产权房和非产权房的性质就其本质是一样的。

    因为从投资学的角度来说,你拥有该住房的产权和使用权的收益权是一致的。比如说,你出租该房产,你的租金收入不会因为不是产权房而减少。只要不转让,NPV(净现值)是相同的。

    好,现在我们基本上对我们的房子有了些基本的概念了。下面我们就谈谈当外部环境变化(宏观经济,政府政策等)对我们房子(普通老百姓最大的资产)的影响。

    由于不知道论坛上的朋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怎样,所以我也有点犹豫该怎么继续写。

    要彻底写清楚,涉及的面太广。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会计、国际贸易等事牵扯在一起的,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再加上我国一向政治、经济不分家,就更为复杂。这也就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经济学家和专家存在,还是无法避免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原因了。

    从根本上说,房地产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金融问题,其本质是金融,其形式是产业。从美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史就可以看出(图书馆有美国经济发展史这本书)。

    下面,我将从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收入、制度等几方面谈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因素。

    先讲一个概念,根据资本论(这是所有经济学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学好,否则就没有研究的基础和立足点了)的观点,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不可能长时间偏离于价值,动态来看(即把时间拉长),价格的走势和价值的走势是平行的,静态来看(即从一个时间点来看),价格是偏离价值的,是由供给关系来决定的。这个可以参照股票的走势(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懂股票,有兴趣的看美国股市的发展)。

    利率、汇率、通胀率等一系列所谓目前所谓经济学家研究的东西,同时通过改变供给双方的力量来影响价格的。

    先说利率:利率、汇率、通胀率及政府的许多政策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混在一起就没法说清楚了。值得一样一样说。还是举例说明:前面已经说过,期限20年的贷款,利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等于成本增加10%。由于利率的上涨会直接导致购房成本的增加,减少需求(大家学过微观经济学的人应该知道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比方说,我要结婚,女朋友说没房子就不跟我结婚,而我特别爱她,不管房子多少钱,我都要买,这就是刚性需求,一般情况下需求都是具有弹性的,而且在不同的价格下,需求的弹性也是不同的),利率的上涨也会提高开发商的成本,但由于市场价格也上涨,开发商的利润率会并不会明显减少(即便减少,也远高于整个社会的平均行业利润率),大量的资本会用如房产开发,房地产开发的数量会增加,于是供给的力量会此消彼长,一旦突破临界点,房产价格就会下跌(类似于股市的阶段性高点),重新寻求一种平衡。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利率的上升对房价的上涨具有致命性的打击,这就是谢国忠讲的为什么房产会破灭的原因,中央也为什么直至不愿加息或继续加息的原因了。因为中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是银行信贷资金支撑的。国家一方面推迟提高利率,一方面假借土地整顿减少土地供应,目的就是为了维持需求减少供应,防止房地产崩溃或崩溃时间的到来。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发声音唱多,就是维护需求方的信心。如2001年股市崩溃时,政府是最大的唱多力量一样。

    好。继续

    经济学的东西实在是太枯燥了,跟炒股票作基本面分析一样,实在无味。调剂一下气氛,把制度问题提到前面来讲。

    二说制度:什么是制度?谁制定了制度?说白了,制度就是一种权利,操控价格的一种权利。我国的制度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改革,仍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不比微软的操作系统好多少,现在正在打补丁。你知道上海有多少房产吗?各种房产的性质吗?本专栏有个朋友贴了篇《房产基础概念要领》,不错,值得看看。至于历史的原因和政府的控制或当初的制度制订,大量的房产是不能上市交易的,这非常类似于股市中的非流通股,我们现在买的商品房就类似于流通股,炒股的同志都知道流通股的股价远远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但却享有同样的收益权,这也是促使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现在政府学乖了,逐步逐步的把原来不能流通的房产(如售后公房)上市流通,就是不愿一下子扩大供应量,改变供给双方的平衡。这当然也充分利用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心理(房子总是要自己的,而不愿去租房,这也形成了房价和租金倒挂的现象,这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

    炒股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一原理。其他的朋友可能会有点困难。中国的房市和股市是如此的相近,并不是虚构的。

    当然,这只是制度影响房价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其它还有土地供给制度等等。因为政府掌握了制度制订和修改的权利,因此他们也就掌握的定价或通过影响供给来影响价格的权利,这其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和遗毒。但事实证明,依靠行政的力量来阻挡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律是行不通的。

    在此,我用索罗斯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段:“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乔治.索罗斯

    哦。对不起,制度这部分有点重了。其实我只想说明的是一点,我们多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万的钱(即总成本超过总收益的那部分,用NPV计算的结果),获得的仅仅是流通权(这点和股市上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区别是一样的),流通权的收益只能通过投机(即低买高卖实现),而真正构成股票和房产收益价值的收益权(每股收益和租金收入)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及产权房和非产权方式一致的。这也就是广大股民至死也不知道会输钱的原因,说股市是大赌场其实也有很大的合理成分的。房市也一样,因为房子和股票都成了大家投机的工具。

    问题1:楼主很强呀,请问您说的“期限20年的贷款,利率每上涨一个百分点,等于成本增加10%”,这是咋算的?

    我是外行这样算的:

    假如贷款100万,利率上调1%,那么成本上升100×1%=1万;成本增加只有1%呀?

    谢谢楼主!

    上楼的问题问得很好。因为银行采取的是复利制度。

    举例:100万贷款,5%的贷款利率,期限20年,用购房者用得最多的等额还款法,每月还款6600元,如果贷款利率上升至6%,你的还款额将为7165元。还款额增加8.6%;期限25年每月换款额增加10.2%;期限30年,还款额增加12%。

    为便于计算和说明,故取10%。

    问题2:楼主关于产权和非产权的房子用流通和非流通股票来做比喻,很精彩,提高我的知识面了。那么非产权的房子是那些类呢,如何购买呢?这类房子可以出租吗?

    本专栏有个朋友贴了篇《房产基础概念要领》,楼上自己去看看吧。

    要把这个问题回答完,等于要把我国建国后的历史讲一遍了。

    三说汇率:要把这个东西讲清楚可真不容易。不知道大家对国际贸易的知识知道多少,因为汇率的影响因素挺多的,最根本的当然是购买力平价(不懂的话自己去看书),第二个当然就是供给关系了。汇率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这个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当然也受供给关系影响了。

    不知道大家看过谢国忠的文章没有,此人了不起啊,敢说实话,和郎咸平一样,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其实他们说的难道政府不知道,说得不客气点,关于国有资产流失,我比郎咸平知道得多得多了。只不过大家都不说而已,怕触犯某些利益群体,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而且老百姓也不愿意听真话,他们宁愿活在睡梦中(还记得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那个铁屋子的故事吗?)。记得我去银广夏考察回来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同学,000557造假时,有谁相信啊?特别是我刚说完,该股就从25元涨到了历史最高价37元,别人都说我神经病。现在是多少呢?1.2元。我同学至今还持有。不好意思说得远了。

    话说回来,为什么要说谢国忠呢,他有篇文章说万亿游资炒作人民币升值。我国的那些专家和所谓经济学家(某些利益团体的代言人)就大批特批。也不想想,像谢国忠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根据的话会乱说话吗?他可不是那些卑鄙的中国经济学家。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上看看,查《黄金和外汇储备报表》,5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几千亿美元啊!!!为什么会爆发式增长呢?

    这就要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说起了。这方面大家看看索罗斯进攻英镑和97东南亚金融危机,就会有感性的认识了。这里我就说得通俗易懂些吧,固定汇率就是计划经济,由权力部门行政定价,浮动汇率就是市场经济,由供给关系市场定价,当影响汇率变动的基础(即购买力平价)发生变动时,浮动汇率制通过市场具有自动修复功能,而固定汇率制没有。也就是汇率由于行政干预严重脱离购买力平价的基础,这就成为危机爆发的原动力。

    是不是有点难懂啊?

    这就是固定汇率制度性缺陷。当然浮动汇率制也有缺陷(两者的区别和演变历史大家去看书,这里就不说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人民币价值被低估了,人民币应该升值,当然应该是针对美元升值。不说理论了,说了很多人也不明白,还是举个例子吧。大家都应该知道什么是价格双轨制吧?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是价格双轨制,分计划内的和计划外的,倒爷就是那时候产生的。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固定汇率制的一个结果就是价格双轨制。比如说:上海的一栋房子,人民币100万,用美元买呢?就是12万。这是在现有的固定汇率制下,如果用购买力平价呢?假设购买力平价是4:1的话,如果用真实美元买的话,就应该是25万美元,中国实行外汇管制,针对合法的外汇,国家必须无条件兑换。其结果就是,老外用12万美元的东西买了价值25万美元的东西。这时候大家都要问:房子还是那房子,那差价13万美元究竟来自于什么呢?我现在就回答大家:来自于我们的外汇储备。我们外汇储备的含金量被大大的稀释了,这五年内黄金价格涨了多少(我记得最低的时候是70多块/克,现在要140/克了吧?),石油价格涨了多少你知道吗?(以前好像一直徘徊在20美元/桶,现在呢?50美元),如果我们的外汇储备不用美元而用石油或黄金的话来储备,我们的外汇储备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呢?大家自己去算算吧。

    经过一个晚上,有心的朋友可能去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把那些数据看过了,心里应该有底了吧。00年底比99年底增长了多少啊?7.05%,1656亿美元。05年底笔04年底增长了多少啊?51.25%,6099亿。看来我们建国52年(含改革开放20年)的外汇储备增长只相当于04年一年增长啊。(01年底,2122亿元,04年增长2067亿元。)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啊!!!!!这速度用不了10年,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你知道为什么吗?你们不知道,也不会知道,政府也不会告诉你们,经济学家更不会。但我会。

    老百姓都是穷人,为什么穷啊?因为无知。为什么无知啊?因为懒惰,不学习。还是我来告诉大家答案吧。

    第一个原因:就是加入WTO后,我国的出口的确很快,04年顺差有3百亿。(商务部数据)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商务部长,要扩大FDI,(只顾个人政绩,不顾国家利益,痛心啊。)还有就是QFII等资金。这两块有600多亿。(商务部数据)

    第三个原因:强势美元不再,美元贬值,投机资本进入中国套利和套汇。这主要有两大块:第一块就是大家知道的海外进入的游资(合法的与不合法的,具体因为敏感,在此就不说了),第二块就是以前外商投资进入后项目产生的合法利润(以前外商会把在中国赚的人民币换成外汇,汇回国内,现在不了。通过继续投资,一方面可以抵扣所得税,一方面还可以继续合法套汇、套利)。这两块就是一千多亿。

    这还仅仅是国家储备,还不包括大量的民间外汇储备。至今你还怀疑谢国忠的万亿游资吗?

    好。现在终于把是否有游资和大致游资数量说清楚了。下面就谈谈,游资是怎样影响房地产的。

    不知道诸位有多少炒股的。因为股票是最好的投资入门方法,大家如果懂股票的话,下面的分析大家也就容易懂得多。因为房地产市场也是个投资市场,也可以吸纳和释放资本。

    国外资本来中国套汇(由于国内储蓄利息已经低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了,所以说套利基本不存在了),他要选择什么对象(即什么样的资产)呢?一般有几个原则,流动性、收益性是重要原则。参照东南亚,资金在危机爆发前期大量进入房地产业。所以说房地产是个很好的载体。

    由于制度性的问题,外资在我国的投资渠道并不多,外资能合法进入的渠道也就那些。上海的朋友应该知道上海以前有外销房和内销房之分吧?那是什么呢?那就是价格双轨制,专门应对固定汇率制导致的货币双轨制投机的一个防火墙,两个双轨制作用正好抵消。是对老百姓的一个保护,后来说什么和国际接轨(每次一接轨,我们的老百姓福利就要降一截,比如说医疗保险、失业保障、教育并轨,还有厕所收费和停车费与国际接轨等等,算是为地方政府业绩作贡献吧),取消了外销房,这就给投机资本带来了机会,也就苦了老百姓了。国外人士可以名正言顺的外币换成人民币在国内购房了,多么好的渠道啊。我们的地方政府短视啊。

    刚才讲的是资金渠道问题。下面就用股市的例子来讲一下利用房市投机操作套汇的原理。

    流通股:对应的是商品房(实实在在的房子,现房或期房,由于现在期房限转,等于新股上市加了个锁定期)

    上市公司:对应的是中国的各大城市(比如说上海,就是武钢;温州就是海虹控股,苏州就是上海梅林等)。

    大盘股,小盘股:上海就是大盘股,温州、苏州就是小盘股。大盘股适合大资金的进出,小盘股适合小资金进出。

    大家都知道,股价的上涨是资金推动型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作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什么上海会成为游资的首选呢?为什么谢国忠说上海的房产泡沫居全国之首呢(而根据公布的数据,上海并不是最高的,数据发布受政府控制)?因上海的购买力全国最高,推高房价的资金充沛,支撑力比较强,承接力也强。同时,上海人投机的心态全国最重,国外资本在退出时比较容易找到下家,而且政府为政绩做多意愿强烈,作为金融城市,资金流动性非常好,非常适合大资金的运作,所以我把它比作武钢。炒股的人都知道,大资金进入一个小盘股是很难全身而退的。相比之下,北京、广州、深圳的要比上海小多了,因为他们整体运作的环境不如上海。西部城市就更不行了(盘子太小,太容易推高,上去就下不来了,购买力小,承接力低,出不了货),这种地方游资是不会去的。

    问题3:游资是规模庞大的追求短期利益的资金,至于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不应算入游资范畴。还有游资的惯用手段是通过跨市场的炒作行为,最终迫使政府做出有利于他们获利的决策。所以,如果游资对经济的影响,不会仅限于房地产业。

    楼上的朋友,学习要全面。以后此类问题就不回答了。

    第一:游资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我没这样说。游资利用的是现有制度的错误进行投机赚钱,对错误的制度有纠错功能。如97东南亚金融危机。游资是个中性词(无好坏之分)。

    第二:房地产只是一个方面,不是全部,拿他做例子是因为在这个板块,房地产的关注度高,而且影响最大。

    第三:学习要学透彻,不要一知片解,会计科目上的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与投资学上的概念是两回事。如企业持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权,即便超过一年,也是短期投资。投资和投机的区分在于目标,而不在于持有时间。不举例说明了,自己去看书吧。

    吃完饭了,继续。

    讲到汇率的因素了,怎么来用个生动点的案例来说明这东西呢?我吃饭的时候一直在想。我觉得还是用香港来说明吧。

    98年,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联手对抗游资,等于变相用内地老百姓的钱向香港老百姓每人发了个大红包(多少钱我不知道,政府也没公布,也许怕引起众怒吧,为了政治影响。)自此之后,港元由于没有经历大幅贬值,就一直被高估,高估的比例大致是多少呢?我觉得大概是100%。(就是说,由于港元和人民币都和美元挂钩,是相对的固定汇率,按购买力平价的话,估计应该是1块人民币换2块港元,估算的基础是用A股和H股的股价比,因为他们的收益权按同股同权且又都流通应该是一样的。那些烂人说A股股价严重高估是别有用心的,当然不排除我国的证券市场在制度安排上的确有问题,但风险折价绝对没有那么厉害。这儿不谈股市,要谈以后谈。)由于港币高估,所以港股大涨也就顺理成章。在上海,那么多香港人投资房产为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利用货币的价格双轨制投机倒把,眼睛盯的是我们的外汇储备。看看东南亚和阿根廷吧。政府通过CEPA来提升香港本地经济,意图之一就是要减少购买力平价的差距。中央政府睿智啊,地方政府愚昧啊。同理,台资、澳资、外籍华人到国内投资房产的意图是一致的。这也就是在上海,你看到为什么那么多华人在买那些高价房产了,因为他们不怕。可惜我没这个渠道,否则我也会这么做的。他们都是依附在我们外汇储备上的吸血虫。

    太复杂了。就讲这些吧,以后有空再讲。

    下面将就通胀率作一说明。

    四说通货膨胀率:有许多朋友会提出我的收入会增长啊,并举出10年前父母辈的收入变化来证明。意思是我等于在用现在的收入买10年前的房子,当初房子多便宜啊。有这种想法的人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至少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不知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也不知道价格双轨制是怎么回事。(这话说起来长了,说了很多人也未必明白)。

    还是举个小例子吧: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最直观的就是物价上涨。物价上涨的对老百姓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手中货币变相贬值(如我国的外汇储备不停的在贬值一样,这里干脆说清楚外汇储备为什么会贬值,外汇要来干什么?就是用来买国外的商品,用来进口。所以我们外汇储备的价值可以用每年进口货物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衡量,铁矿石、石油、铜矿等等价格的上涨,我国04年外汇储备增长了50%多,但其价值上涨了多少呢?)。中国物价的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源自于维持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见宏观经济学),另一方面是我国的货币投入量在不断的加大,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一部分是用于由于外资的涌入,国家必须无条件兑换)。好,这应该就把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原因讲清楚了,还不清楚地自己去看书。

    那下面就来说影响,说通货膨胀就不得不说收入。大家可以问一下自己的父母和回想一下过去,改革开放前20年收入的增长速度快呢还是这三年速度增长快啊?为什么呢?其原因就是通货膨胀率和收入增长率是非相关的或者说是相关性非常低的,在某些条件下是负相关的(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这时候有朋友就会质疑:你前面还说人民币被低估,现在又说人民币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在贬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能问这个问题的同志是个好同志。

    因为经济有其自然规律,是不受人为的影响的,人民币对内的贬值,这就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自然修复,逐步缩小购买力平价的差距。举例说明: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内物价上涨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的产品成本也将随之而提高,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出口,外汇收入减少,国家兑付外汇的压力也就慢慢变小,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就降低,慢慢的会回归到应有水平,但这个周期实在太长,这就是固定汇率制的最大缺陷;浮动汇率制由于随时有市场调节,其周期要短的多。

    那通货膨胀对房地产的影响呢?翻开历史,由于货币对内变相贬值,且由于房地产具有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双重属性,于是房地产就成为闲散货币避险的归宿,但这归宿是否有效呢?历史证明,这是无效的。(这跟消费心理学有一定关系)。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说明一点,我国统计局的数据是不可信的,数据的发布有政治目的),存款利率的下降,中国的名义利率实际为零或为负,相当于什么呢?这相当于日本现在的货币政策。由于老百姓投资渠道的缺乏(实际上缺乏的是安全的投资渠道),股市、期市风险都太高(关键是太黑暗),老百姓不愿意,于是乎,房市就成了中国老百姓的一个投资渠道。这叫“挤出效应”,有人也许听说过。

    这也是增加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好了。有了这些经济学的基础,那我们就有资格来讨论当今房地产价格的合理性和如何进行投资了。

    现在我们来罗列一下影响需求的因素:1、低利率(我们目前购买房产感觉上价格是比较低的,主要是由于每月的还款额并不算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2、高汇率(人民币的高估促使了海外游资的流入,进入房市进行套汇);3、消费心理(中国人宁愿抛弃低廉的租金不去租房,而去买房,投资学上是讲不通的,只能用文化和消费性理学加以解释);4、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致使名义利率下降,挤出存款进入房市进行投机。5、信贷政策(政府鼓励消费信贷,住房公积金等);6、人口分布(中国大量的适龄青年需要结婚,要购房,有兴趣请去国家或当地政府统计局网站查)。7、投机的存在(只要任何商品上涨,都能产生投机分子,谋取利差)。8、其他

    这些因素都是长期存在了3、4年了,在未来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还会有多大,第一要看政策走势,第二要看经济走势了。从政策走势来看,银行信贷政策、利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投机的因素,只要获利空间减少、风险随着房价的上涨加大,会很快降低的。只有心理的因素会长期存在。

    再来罗列一下影响供给的因素:1、制度的缺陷(大量的房产不能上市流通交易,不能满足交易,只能满足租赁);2、土地供应(新的土地政策不要我再多说了吧?减少);3、房地产开发难度(房地产开发商资本金比例的提高和贷款利率的提高,会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和风险,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会退出,如上海的阳光集团,老板的儿子是我初中同学,开始不做房地产,去造船了)。

    这些因素将在未来几年发挥重大作用。影响有多大?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会问我,你说了这么多,到底是看涨还是看跌啊?

    问题:4精彩,学到很多东西。通货膨胀对房地产的影响呢?翻开历史,由于货币对内变相贬值,且由于房地产具有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双重属性,于是房地产就成为闲散货币避险的归宿,但这归宿是否有效呢?历史证明,这是无效的。

    可不可以说明为什么是无效的呢?

    说不回答问题,一方面原本想全部说完了在回答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朋友们的水平参差不同,很难用教科书上的东西来说明,怕一下子回答不清楚,反而误导了各位,误人子弟。现在还是先回答一下sexjh的问题吧。

    那通货膨胀对房地产的影响呢?翻开历史,由于货币对内变相贬值,且由于房地产具有使用价值和投资价值的双重属性,于是房地产就成为闲散货币避险的归宿,但这归宿是否有效呢?历史证明,这是无效的。

    可不可以说明为什么是无效的呢?

    其实如果抛开经济危机,就股价和通货膨胀而言,股票在短期内是具有一定避险功能的,看看04年许多上市公司的收益大家也许会明白这个问题,因为成本上升的同时,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快,产能会迅速满足,价格也迅速提高,利润也会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会持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经济发展是周期性的,消费是有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请看微观经济学)的,但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拐点,需求(实际消费量)会大幅下跌,商品的价值就无法实现(看资本论,生产过程是创造价值,消费过程是价值实现),由于生产具有计划性很难迅速减少,就会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就会迅速下挫,生产企业的利润也会迅速减少。股票价格也会下跌。(看看中国轿车市场和上海汽车的走势)。

    房子呢?其实也是一回事,当然要比股票复杂许多。

    我想还是用一个相似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吧。炒股的同志大家都知道德隆吧?知道他的三驾马车吧。翻开湘火炬的股价走势,坚挺啊,湘火炬的基本面也好啊。但为什么会崩盘呢?德隆为什么会破产呢?当然原因很多,说白了就是价格与价值的长期背离,就像按着的弹簧,一旦外部作用力发生变化,他就会反弹。当大量的资金进入房产寻求庇护的同时,也在慢慢失去庇护,环境在变,而且变得很快,等你发觉的时候,按在弹簧上的那只手已经没了。

    由于下班时间到了,回答了一半。现在继续回答这个问题。有些问题必须讲清楚,心中有疑惑必然导致决策和判断偏差。

    刚才举了德隆三驾马车的例子。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其实就是为了说明资产流动性这个概念。德隆手上的股票在崩盘前,以新疆屯河为例,还权价格最高是187元左右,目前还权价格为15元。下跌幅度在90%以上。为什么会崩盘呢?由于其高度持仓,其实也就是其资产失去了流动性,为了重新获得流动性,它必须因此付出成本,进行降价,因为他手中的股票不可能全部按当时的市价变现。目前很多基金也面临这种问题,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许多资金喜欢在上海投资炒作,其实也就因为上海是大盘股,换收率比较好,变现能力较强。

    那我们手中的房子呢?变现能力有多强呢?政策环境发生突变,大家都想变现的时候,变现是极为困难的。一套房子变现需要几个月吧?

    现在再来说明,为什么通货膨胀时,房地产不能成为避险的工具。大家经过去年都应该知道,现在政府考虑是否加息是讨论得最多的是什么呢?是CPI(物价指数)。

    有了前边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学习的基础,我们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了。利率上涨一个百分点,我们每月的还款数要增加10%,物价指数增长5%(去年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讨论是否加息,就是CPI是否高于5%为判断的一个标准,注意:我们研究CPI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构成这个指标的组成部分是那些),我们每个月因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电煤(维持基本的正常生活)的费用将增加5%。你知道我们每个季度的CPI用的是同比还是环比吗?所以你会发现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竟然是同步上涨的。它不停的在挤缩你的收入,你每个月的现金流出在不知不觉中不停的增大,我不知道大家的收入有多高,是不是还有存款,收入是否稳定,但我知道,一旦每个月的现金流为负,大家账面上可能有几百万,但却无法还款。对于企业这就叫做破产(企业破产有两种,一种是资不抵债,还有一种就是资金无以为继)。德隆的破产就是例子。到时候,由于房地产具有资产不可分割性,你能卖掉一平方米、拆下几块砖去换大米吗?你唯一可做的就是卖房,为了能快速脱手,你必须折价。当很多人开始抛售的时候,折价必须很高才能脱手了,房价也就开始下跌,下跌过程和原理与股票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谢国忠说利率上涨对房地产具有致命打击了吧。大家也应该理解政府迟迟不肯加息的原因了吧?去年的小幅加息只是一个信号,是象征性的,告诉大家,要注意风险,不要执迷不悟,也给了大家一段时间缓冲,一个机会。是否珍惜,那别人就没法管了。

    同时,由于物价的上涨,居民收入必须花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同时也渐渐降低了有购房需求居民的购买力(经济学上称有效需求降低)。维持房价的支撑力也会下降,同时由于预期发生改变(跟股票一样,买涨不买跌),到时候很难控制。房价下跌太快,会产生社会动荡,这也是中央政府十分谨慎的原因。但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好像并不领会。

    今天晚上先把这个问题回答掉。

    目前也就单个因素对房地产的影响也说得差不多了。

    明天将就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对房地产的影响作一分析,并作出最终判断,和提出理财建议。

    一起床就能看到朋友会的评论深感欣慰。

    其实短短几幅帖子要把很多东西讲清楚十分困难。我回顾了前面发的帖子,感觉东一块西一块,不成体系,还有很多错别字。没办法了,只能将就了。

    前面我们讲了这么多因素,但真正对房价上涨和决定房价最直接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韩市长讲话还是其它?其实和股市一样,是资金决定了价格。是资金的对比力量决定了价格,前面已开始我们就讲了价格是一个时点数(是一个静态值),而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转),在股市场由于交易信息充分,而且同一上市公司的流通股都具有同质性,因此,决定某一时点股票价格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买入卖出资金力量对比的结果。说白了,就是资金力量的战斗结果决定价格,前面说的各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资金面进而影响房产价格的。

    比如说,升息对用于购房的资金免得影响是负的,物价上涨对购房资金的影响也是负的,由于游资对政府升值人民币的预期开始减弱,开始流出,对资金面的影响也是负的,新商品房的上市(类似于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对资金面的影响也是负的(要看到,在牛市,新股上市大家都看作利好,在熊市,发新股都看作利空,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想不通可以提问),收入的增加对购房资金面是正的,制度层面就有点复杂,要具体条款具体分析。等等因素,他们影响资金面的力量随时随地在发生变化,所以就增加了预测的难度。但股票高手,他们就有这种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感受的这些资金力量的变化。并随时作出投资决策。

    这种能力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战经验,大家可以通过炒股获得(我是通过这种方法锻炼的),具体就不说了。

    下面我们来预测房价走势。

    在预测之前,我们极有必要来解读一下政策面。

    大家都知道谢国忠是一个大空头,感觉他的预言也好像不准。其实他对中国的情况的确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但这不等于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就比如说,两个人下棋,我在走下一步棋之前,把我所有的判断都告诉对手听,对方还会照原来的思路下吗?

    因此政府作出各种决策都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也要希望获得某种效果。

    政策1:升息,说白了就是从根本卡住资金面,外面说得也太多了,我也就不说了。

    政策2:坚决不升值,说白了就是不给游资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打击他们投机的信心。

    政策3:控制物价,包括三农问题,其目标是为了什么啊?扩大农产品供应量,抑制农产品价格,就是防止老百姓基本生活支出增加啊。水电煤死活不涨,也是这个原因啊。大家可不要辜负了中央的美意,我们党了不起啊,我们的温总理和胡 也了不起啊,换了国民党,才没人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政策4:银行控制住房贷款,注意这个政策是来自于央行的要求,而不是地方上的。地方上银行要的是什么?银行领导要的是政绩,要的是腐败的温床。住房贷款的盈利性多高啊?利差3%。暴利啊!!大家还记得银行为什么要到处拉存款吗?要发放贷款必须要有足够的储蓄存款。为什么要到处把开发商的销售时的房贷要放在自己的银行办吗?因为暴力啊。就凭两张单据(储户存折、住房贷款合同),就能赚取两者的利差,一百万贷款,一年就是3万,有十万户,一年就是30亿,这就是业绩。还有一点,就是可以通过住房贷款的增加,来稀释银行以前的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率,这就是领导的政绩。至于问题,那是国家的事和中央政府的事,与地方无关。说远了,继续解读这一政策,大家都说,住房贷款这么好,银行和老百姓双得利,中央为什么要控制啊?说白了,就是风险,中央政府看到了风险,以前可以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现在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了。大家认为中央政府是看多还是看空呢?

    政策5:加强土地管理,控制土地投放量,为什么啊?难道仅仅是因为保护耕地、减少腐败?还有一点,就是政府必须控制供应量,使供应量和“有效需求”匹配起来,说白一点,就是政府认为房价高了,高出老百姓承受范围了,房子只有那些少数的既有需求又有钱人买得起了,房子是为那部分人造的。(昨天到一个朋友家里去玩,他在浦东刚装修好一套别墅,正好说起房子的事,他告诉我,任志强向他报委屈,他的意思根媒体上登的完全是两回事,是媒体断章取义歪曲了他的意思,我想任志强的真实想法大概就是我刚才说的意思)。最后有一点,就是政府也想通过控制度地供应量来控制房价,防止房价快速下滑。如果政府不看空,他有必要这么狠吗?

    政策6:高院的司法解释,高院的司法解释早不出晚不出,为什么这时候出呢?难道5年前就没有商品房吗?说白了,就是高院预测拖欠银行住房贷款的案例会越来越多,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保障来百姓的基本生活权益,防止因住房问题引起社会动荡。高院难道不知道房地产市场是怎么回事?

    政策7:外汇政策,放松外汇管制,其目标就是要减少国家外汇储备,鼓励老百姓购汇就是希望老百姓能帮助国家分担风险,共同来打击游资。在汇率问题上,我是这样判断的,汇率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了,已经是政治问题了,美国故意让美元贬值,就是挤压人民币升值,升值后再打压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大幅贬值,摧垮中国经济,这一招他在东南亚、南美、拉美国家屡试不爽,这次跟我国搞上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挺住,我也鼓励大家储备外汇,我们难受,美国放任美元贬值也难受着呢,看谁熬得过谁。国家出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避免升值,打击游资。迫使这些游资知难而退。(政府睿智啊,商务部白痴啊。)

    这一两年的政策还有很多,大家慢慢去解读吧。去解读这些政策对资金面的影响包括制定这些政策的决策者的正式想法。你自己也应该会有个判断。

    那该怎么预测呢?

    炒股的朋友知道,预测的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没有实际操作意义。

    下面要说的是预测的价值和目标。(为投资决策作基础)

    举个例子:一个股票或一个房子,从1块钱涨到了100块,在这上升的过程中,任何时间以任何价位买进都是正确的,因为他都有获利的空间;当这个股票从100快跌倒1块钱的时候,你在任何时间以任何价位卖出也都是正确的,因为你减少了亏损。但就整个操作过程而言,你对还是错呢?其实你永远都是错的,因为你没有做到最优方案(最优方案就是1元买入100元买出),你也很难做到最差方案(就是100元买入1元买出),你做到的都是次优方案,有些人赚钱了,有些人亏了,有的多,有的少。导致这样的关键是什么呢?因为他永远没法准确的预测到拐点,就是拐点在什么时候什么价位发生。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也是这个市场的一分子,你也会对这个市场产生作用,这就要讲一个合力和趋势的概念了。所以我们没必要去准确的预测未来,我们只要知道趋势就可以了。因为在你试图准确预测拐点的时候,影响这个拐点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是不是有点抽象啊?学过高等数学或哲学的朋友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不理解的朋友没事就多看看太极图吧。

    除非你有足够的力量来控制市场,但好像这样做不到,所以德隆失败了。

    从政策的走势来看,显然力量在逐步从多方向空方转变,双方力量正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现在在什么程度呢?如果以刚才那个例子作为范围的话,现在就应该是在八、九十元了。至于100元什么时候到来,到达100元还需要多少时间,在100元价位上会维持多久,对于空仓的朋友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股市上很多散户就是这样,耐不住寂寞,一年四季都是满仓,没有股票就难受,不怕套牢怕踏空,这种人不亏才怪。因此从投资证券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等待一个好的买入机会。

    刚才用证券来形容房地产,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房子有使用价值,证券没有。证券的涨跌比较频繁,大大小小的周期比较多,相对较短,人们也许有很多机会。而房子的涨跌周期就很长,人活一辈子也经历不了几次,主要要跟本国的经济周期匹配起来,先对而言机会就比较少。失去了就没必要再去强求了。率性而为吧。

    我的判断,我跟办公室的同事聊过,那就是长期看空的,但关键还要看政策的走势和相应政策的出台,因为政策决定了拐点到来的时间。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基础条件下,如果今后再也没有任何新的政策出台且经济不崩溃,自我修复将是缓慢的,拐点的到来可能是缓慢的,需要3年左右时间。如果政府加息,而且是大幅加息,那么拐点的到来将是指日可待的(如当初海南房地产的破灭)。因此,我们预测房市,就必须关注政策的导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各种所谓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个体利益的考虑,现在的氛围很混沌,政策的出台具有相当的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点我们要好好向美国学习。

    说到现在,有一点是肯定的,别的不说,上海的房地产肯定的泡沫大大的,肯定是在历史高位,会不会再创新高,我想这只对那些做超短线的人有用,对于广大要长期投资(也就是自住)的人来说,没什么价值。至于拐点什么时候到来,是不确定的,选择自住的朋友面对的是时间的损失(比如说准备买房结婚的朋友,为了获取时间,在财务上损失一点也可能是在所不惜的),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选择买房的时机和方式。

    下面向需要购房的朋友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推荐几种房产投资方式。

    问题5:我想知道

    1.现在的房价已经很高,那么为什么“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基础条件下,如果今后再也没有任何新的政策出台或经济部崩溃,自我修复将是缓慢的,拐点的到来可能是缓慢的,需要3年左右时间”?

    2.你说谢对中国的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那么他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判断是不是意味着他在下棋?如果是的话,那么他又在跟谁下呢?他有到底想干什么呢?

    先解答123451那位朋友的疑惑吧。

    之所以有三年的判断,是建立在经济和政策环境没有变化的基础上,通过经济规律自然发展,事实上是做不到的,政府的政策会源源不断地出来、或多或少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前面我引用了索洛斯的一句名言“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就是在想说明这种人为的因素和倾向。三年的这数字的出处,主要考虑的是各种周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说利率、通货膨胀率的演变周期不是同步的,有同步的也有反向的,在利率提高初期,这基本上是一致的,后期可能相反也可能一致(主要还是受政策宏观政策的影响)。比如说生产周期、产品周期等,还要受新技术运用的影响,这是比较复杂的,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这里就不说了,以后有空再作说明。

    至于谢国忠,我只是说他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是个诚实和高水平的能人。说他不了解中国,主要说他不了解我国政府政策出台的机制和目标,这是和西方国家不同的,我国政府考虑的首先是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老百姓根本的生活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的是效率问题,说白了就是先讲政治、后讲经济。至于下棋,更合适的说法可能他应该是一个看棋的(下棋的是中央和一些利益团体),看着看着就开始说棋了,违反了旁观勿语真君子的律条,所以受到那些利益团体的围攻。就像郎咸平一样,看见马路上别人行骗,他傻乎乎的上去戳穿,坏人钱财,能不挨揍吗?说白了又没有骗你的,关你什么闲事啊?

    在前一段时间中央打击有偿新闻,那可不是空穴来风和无事生非。我这人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时也顺便帮骗子撬撬边,搞点好处。

    又说远了。

    现在来讲投资。

    不知道大家的财务方面和投资方面的功底怎样,如果不懂的话就有点难了。如果不知道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概念)和风险(风险的衡量)的话,那很多问题就很难说清楚了。现在我假设大家都懂。

    前面有个朋友问我海南房产投资的一个个案,不好意思,我没做过研究,没法回答。在前面我做过一个比方,就是把城市比做成个股,现在这个比方还适用。比方说,股市有泡沫,股市的泡沫是有什么组成呢?是股市中所有股票的综合体现,股市有泡沫不等于说所有的股票都有泡沫,有的股票泡沫大些,有些小些。还有,上证指数的走势不能代表个股走势,各股的走势有其内在的、个性化的原因。所以说,中国的各个城市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大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不要以偏概全。比如说,很多场合公布的都是中国整体的统计数据,就是上证指数,它只代表整个市场的综合情况,而且由于样本不停的变,早已失真了,别把那东西太当回事。因为一般人只可能买一个股票,只关注你那个股票就行了(你不是温州人吧?)。我也是,所以我只关注上海。上海在全国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那我们就来关注上海。

    整体而言,上海这个个股的基本面是不错的,所以引来各路资本争相追逐也不以为奇。但各路资本的性质,我们极有必要加以分析和区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学过财务管理的朋友们都知道,财务结构、融资结构、资本结构、债务结构等等名词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各需要什么样的资金来匹配呢?长短期资金的结构应该如何设立呢?如果设置不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举个例子,还是说德隆(因为它名气大,知道的人多)。最早刚开始,德隆玩二级市场的时候,我想他也没有想要长期坐庄吧?用以匹配的资金不会是长期资金(拆借来的资金从没有想到会要用8年吧?)结果,从96年牛市开始,股市一直走牛,一直到2001年从牛市转入熊市,那时候他手中股票的筹码已经是高度集中了,流动性也越来越差,潜亏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他的资金来源是什么呢?说白了都是短期资金,学过财务的朋友都知道,用短期资金来支撑长期投资的风险是巨大的,必须借东家还西家,拆东墙补西墙,维持股价的成本是巨大的,因为资金成本在那儿明摆着的。当资金链绷断的时候,崩盘也就来到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长短期资金的匹配问题。有很多散户朋友不理解这个概念,亏了很多,有些人明明知道,但还是要刀口舔血(我有些朋友学财务的,也因此而完蛋)。

    所以大家在分析这个“个股”的同时,一定要区分清除支撑这个市场的资金哪些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行为特征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来到这个市场的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

    刚才说了用短期资金来匹配长期投资是风险巨大的,现在来说明长期资金匹配短期投资也具有重大风险。老百姓老是说中国股市有问题,没有IBM、没有微软,没有真正的蓝筹股,但他们从来不想自己到这个市场来干什么,是投资还是投机的。他们都是来投机的,他们的资金都是自有资金(替别人代客理财或替亲戚朋友炒股的除外),是长期资金,但由于他们的目标是投机,是来赚小菜钱,进进出出忙得很哪,这种心态能赚钱吗?还是举前面的例子,一个股票从1元涨到100元,1元买进2元卖出,再10元买进20元卖出,再30元买进40元卖出,反反复复,结果到了90元买进,100元反倒不卖出了,80元就更不卖了,结果一直跌倒10元,这个过程,学过点数学的朋友都该知道是赚钱还是亏钱的吧?

    为什么要说明这些呢?就是给大家普及一下资金性质的重要性。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用于买房资金的性质呢??

    只怕很少有人考虑吧?虽然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但自己总是在重复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们只会静态的思考问题。

    不好意思,我刚才应该先说上海这个“个股”的基本面的,结果到先把资金性质问题提前说了。那就接着说吧。

    在上海支撑上海房价的资金有哪些呢?

    下面先根据目的来分:一是海外资金(包括港澳台、韩日、美等等),他们中一部分人工作在上海,用来长期居住的,需要的是长期资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在上海,是委托一些公司或亲戚朋友购买的,来套汇的,是短期资金;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短期资金如果被套牢,就可能转为长期投资了(如散户投资者那样),比例应该是1:2吧(直观感觉,无依据)。二是国内资金(排除上海本地资金),同样也有许多人如刚毕业在上海就业的学生,他们是为了长期居住的,需要的是长期资金,而一些投机者(温州炒房团?)就是短期资金了,比例也应该是1:2吧(无依据)。三是上海本地资金,也分居住和投机的,比例在5:1(个人认为许多中介和房产商参与投机炒作,数量还是相当大的)。

    再根据资金来源区分:由于中国本土老百姓的购买力有限,除了存款能保证首付外,大部分的要依靠银行贷款,我个人把存款看作为长期资金,贷款看作为短期资金(因为只要贷款必须要每月款还款,跟自己的收入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工作波动、收入波动和贷款利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这部分由于贷款引起的短期资金是相当巨大的(上海的具体数字我忘了),知道的朋友请补上。还有就是海外资金,他们买房很少贷款吧?这些资金可短可长,损失的是机会成本,如果这种成本仍然保持低位的话,他们撤退的意愿并不会很强。

    问题6:抄书的部分基本正确,对于走势的判断不敢恭维。

    很遗憾,看来很多朋友还是不明白我发这个帖子的意图。这个帖子的标题就是房产投资扫盲,其实就是为了普及一下投资知识而已,是帮助大家建立能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在外面的文章、消息评论(特别是股市评论和方式文章),不管看多还是看空,都具有极大的功利性和误导性。

    我上一家公司是个房地产公司,我虽然不做房地产那块,但我们公司有很多做房地产投资和研究的,看了他们做的报告,我真有的害怕。对房价的走势,根据历史房价走势做个回归分析就好了,然后根据那个结果作决策,还有的更简单,看看周边楼盘卖多少钱,然后估计自己开盘的时候涨多少钱,就行了。我的天哪?那不是跟股市中散户作技术面分析一样吗?就算近期赚钱,也总有一天会亏光的。

    还有一点,这个帖子的题目虽然是房产投资扫盲,但同样适用于大部分的投资行为,包括项目投资、证券投资、企业购并等等。因为我讲的大部分都是方法论的东西,而且努力用浅白的语言来讲清楚哪些晦涩的概念。

    当然一个帖子,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讲清楚,后面对大家就只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得失了。如果大家想仅仅知道房价的走势,对不起,我从来不向别人推荐股票。

    问题7:在顶一下,我想问问如果上海楼市崩盘,对北京、深圳等地的楼市有影响吗?其实05年开始广州的楼市已经开始少量下跌了。

    前面我打了个比方,把房市比作股市,把城市比作个股(即上市公司),房子比作股票。国家宏观政策的出台会对整个市场有反应的,但个股(城市)的表现也不会全然相同,大盘的下跌会对所有的股票有影响(主要是心理上的)。且不说上海的楼市会不会崩盘(我个人认为不会,看空和下跌不等于楼市崩盘,)炒股的朋友知道,同一类型或同一板块的股票中有一个出现快速上涨或快速下跌的时候,其它股票也会做出反应,上涨或下跌,但幅度肯定没有领头的那个大。

    北京和深圳我去的次数比较多,我觉得这两地的泡沫是比较少的。我姐99年在北京北三环(大钟寺)买的房子,高层建筑,歌星韩红也住那个小区,6000/m2,今年春节我问她现在市价多少,她说9000/m2。你说这有泡沫吗?5年长了50%,中间还伴随着建造成本和土地成本的上涨,我个人觉得泡沫是不大的。在上海呢,我家在99年浦东买的房子,2100/m2,现在市价8000/m2,你说有泡沫吗?而且我认为,北京和深圳房子的质地要远远好于上海,北方墙体厚实,保温隔音都好,有暖气,深圳的房型、小区环境好,且两地容积率都很低,以前上海市中心上市的房子容积率是多少?4—5!!不过有一点好,上海买房的人不看重这些。

    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是最好的,非常平稳,这跟广东人良好的理财和理性投资观念分不开,少量上涨和下跌是好现象,对老百姓来说非常合适,说明价格和价值非常贴近。

    就回答这些。

    好了我们再继续。

    刚才分析了资金来源。主要目的是什么呢?主要回答这个市场资金的合理性,因为将来,一旦基本面或环境发生变化,对房价产生重大影响的首先就是这些短期资金,一旦房价松动和拐点来临,这些资金会快速抽离,加速房价下跌。(短期资金做的是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的勾当)

    下面回过来讲上海的基本面。(昨天有朋友警告我,我有些言语过激了,要自己小心,所有后面涉及敏感的东西只列提纲,不具体说了)

    1、经济增长:

    2、基础建设:

    3、投资环境:

    4、金融环境:

    5、购房政策:

    还有就是房市的技术面:大家自己看上海房价的走势,不再说了。

    下面将通过举例来说明房产投资的操作思路。

    前面我们说过,商品房因为有流通权所以有投机的价值(类似于非流通股,因为其不具有二级市场流通权,所以目前只具有投资价值而不具有投机价值),也拥有收益权(即租金),所以有投资价值。不能上市流通的房子(如非产权房)只具有收益权,因此不具有投机价值(当然,那些期待政策发生转变,如投机全流通的除外)。

    所以在分析投资前面,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买房产的目的是什么?因为不同的目的决定的不同的评价体系。

    一般有两种目的:

    1、投机:即利用商品房的流通权,获得短差。以此为目的的朋友,一定要牢记自己这个目的,不要炒房炒成房东。你的房子是用来流通用的,千万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准备着出售,因为你唯一能盈利的途径就是出售。资产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固化或流动,固化是非常可怕的(如德隆的股票),当你不能以预期的价格出售时,说明你的风险来临了。以此为目的的朋友,没必要去研究房子的价值,你只需知道房价的走势就行了。“顺势而为”是你唯一的生存之道。还记得我前面为什么要分析上海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吗?难道仅仅是想知道房子的价值和房价是否偏离价值吗?记住,长期拥有这套房子不是你的目的,价格低于价值或高于价值对你没有太大的意义。做上海这个个股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最主要的要知道这个城市房地产的发展周期,并判断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什么阶段,在这个周期的轮回中,拐点是否即将来临。这就是你买入或卖出决策的根本依据!!

    那周期是怎样的呢?拐点什么时候来临呢?又怎么预测呢?

    “繁荣早已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可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

    ——索罗斯。

    这是我第三次引用这句话了。繁荣和衰落的生命周期并不难预测,西方房地产的发展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根据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也很容易得出结论。但难点在于什么呢?就是那个“人为”的因素了,那就是行政的力量,政府的意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济规律是不可阻挡的,你可以延迟它,但不能阻止它。

    2、投资:即利用商品的收益权,获得资本收益。以此为目的的朋友,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买房自住的,还一种是买房出租的。这两类朋友的共同点是,目的是都要做“房东”,只不过前者是自己的房东,后者是他人的房东而已。资本收益是什么呢?就是通过目前的一次性投资支出,以获得长期的收益权(租金)。自住和出租的投资收益分析方法是一样的。资本收益率就是:租金收益现值/自有资金(贷款的朋友就是自己的首付款)。不同的是,自住的朋友只享有收益权,不享有流通权,因为你要在高位卖出同时也想拥有自己的住房的话,也必须高位买进。所以你的收益是基本锁定的,除非你去租房,等低位再买入。买房出租的朋友相对就游刃有余的多,同时享有流通权和收益权,可出租可出售。

    这类朋友要牢记什么呢?一定要记住,你是房东,你是以获得资本收益为目的的,资本的固化在你签订预售合同的时候就确定了。以此为目的的朋友,你要知道的是什么呢?你要知道的是这套房子的价值!!你的行为是价值投资!!你的成本只有在价值以下,你才能获得收益,和价值相同你才能不亏,略高于价值你才能少亏。我们研究上海的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它的价值中枢。

    那价值是什么呢?如何预测和确定呢?我们的成本又如何确定呢?

    就举上面海南那位朋友的例子吧。

    考。又回到大学读研的岁月了。

    35平米的小户型,1400元/平,各种税费保险,1000,总价50000,使用年限:未知(设70年,即可使用70年,因无法确定70年后是否须交纳土地使用费用和房子是否仍能使用),70年后房屋无残值(注意这句话,无残值),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为什么使用年限是70年,而不是60年、50年或者80年呢?

    假设一:一次性付款

    那位朋友好像是用来出租的吧?

    静态分析:自有资金,资金成本为银行存款利息2%。出租70年。

    A=50000/(P/A,2%,70)=50000/37.4986=1333.4/年=111/月

    就是说,你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低于111元就可投资。

    动态分析:自有资金,由于资金成本随利息变动而变动,设70年内加权平均存款利息为5%。

    A=50000/(P/A,5%,70)=50000/23.4=2585/年=216/月

    就是说,你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低于216元就可投资。

    除此之外你还要考虑什么呢?因为你是一次性付款,相对就简单得很,只要考虑你进会为维持该房屋能保持有出租的能力即可,即可能的维修费用,每个月或每年开飞机去收租的费用和开销等。

    怎么来解读这一案例呢?简单的说,不管是自住还是出租,就是你一下子把你70年的租金一次性都付清了。你的每月的租金是多少呢?动态来看就是216。如果是100万的房子,就是4320/月。我不知道这租金是贵还是便宜了,也就相当于中等收入的月工资吧。

    假设二:总价50000,使用年限:70年,3成(15000)自有资金,7成(35000)贷款,贷款20年。

    静态分析:自有资金,资金成本为银行存款利息2%,贴现率以银行存款利率计,贷款利率是5%。等额还款法,则月还款需231元,年还款需2772。

    还款年金现值:P=2772*(P/A,2%,20)=2772*16.3514=45326

    A=(15000+45326)/(P/A,2%,70)=60326/37.4986=1609/年=134/月

    就是说,你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低于134元就可投资。

    动态分析:自有资金,由于资金成本随利息变动而变动,设70年内加权平均存款利息为5%,20年内加权平均贷款利息8%。等额还款法,则月还款需293元,年还款需3516。

    还款年金现值:P=3516*(P/A,5%,20)=3516*12.4622=43817

    A=(15000+43817)/(P/A,5%,70)=58817/19.3427=3041/年=253.4/月

    就是说,你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低于253.4元就可投资。

    也来解读这一假设:这就是说你通过分期贷款的方式,如果所有初始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即存贷款利率都不变,没有通货膨胀),你的租金(或收益)变成了134元。如果发生变化的话,你的租金(或收益)就变成了253.4元。

    大家可以发现,贷款的话要比一次性付款的话成本要高,静态的高13元,动态的高37.4元。为什么会高呢?说白了,多出来的钱你替银行打工了。

    现在整体来看:一套一百万元的房子(现在上海的房子至少是这个价),按假设二,每月租金就是5068元。换句话说,你为了住这套房子,每月的现金流出是5068元(不计算装修、物业管理等各种费用)。

    且不考虑上海人均的收入水平和可支配收入(说明一点,收入和可用于流出的现金是两个概念),大家可以回头看看,你愿意花5000多元去租自己手中的这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吗?你觉得你手中的这套房子是否偏离了价值呢?

    这个案例主要是财务知识,其实我简化了资金成本和贴现率,因为完全按照投资学来测定资金成本和贴现率的话,太复杂了,而且这些书都是老外写的,即便算出来了,也不能完全符合中国情况。

    好了我们基本上把房地产投资中的财务和投资问题说清楚了,这代表的是理性的一面。但为什么还有人在高价买入呢?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非理性的一面。

    经济学有个基本概念,就是“经济人”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人是自利的。所有成熟的经济学都是以这为基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经济学会失真的原因。因为我们周边的人不都全是理性的。一种本来就是感性的,他们喜欢凑热闹,喜欢起蓬头,喜欢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典型的上海人(虽然我也是)。还有一种就是无知者无畏,这帮人上海话叫愣头青,喜欢到处乱撞,有时候也能成功,上海人说这叫傻人又傻福。还有一种就是赌性特别重的,好像林语堂就描述过中国人是最有赌性的民族,反正有50%的机会,不成功便成仁,老子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中国杀身成仁的特别多。

    我以前有个同事,月薪2000多块,最近就敢炒一套100万的房子,我不敢说他是哪一种。反正我是挺佩服的,我就不敢。

    还有就是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比如说,一个小伙子,要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女孩明说了,没房子就免谈,小伙子明知道一套100万的房子其实只值50万,但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他愿意出50万的溢价,这就叫做爱情溢价,说明他们这段时间的感情值50万。其实这和女孩子通过是不是愿意为自己花钱考察男孩子是不是爱自己是一回事。

    还有,中国人的心理很怪的。虽然,因为我是中国人,我能理解,但外国人就不理解了。以前,农民为了吃饭和传宗接代把自己固定在土地上,生怕失去自己的土地;现在,城里人为了吃饭、传宗接代和房子把自己固定在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上,生怕失了着落,自己却守着面值100万的大钞。

    现在突然回想起林语堂的《中国人》,越想越想笑;再想想钱钟书的《围城》,也是越想越觉得可笑。

    再看看上海的楼市,也是越看越想笑,就像看戏一样(滑稽戏?或者说是在看马路上骗子在骗路人,结果有个傻瓜老外——谢国忠去揭穿骗局,引得骗子和路人西瓜皮和烂香蕉伺候,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原本想讲些应对上海楼市的投资操作方法,想想也不合时宜,各位看官也未必想知道,就算知道,在目前的环境下也未可可行,因此也不说了。就此为止。谢谢大家赏脸。

    如果有时间,我就写个剧本,描述上海楼市的众生图和千奇百怪。再见。

    一早就能看到大家这么多回帖,实在是很高兴,很高兴大家对此感兴趣,这也就达到我的基本目的了。

    在此,也就前面朋友回帖中的一些看法,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很朋友谈到如何学经济学理论,本论坛也有许多要求推荐经济学科目和一些经济学文章的。经过高等教育的朋友其实都比较了解了,在学校大都靠的是自学,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比较好的治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有比较好的治学态度。10多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我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功利,离成功也越来越远。还是举索罗斯这个人吧,他原来是学哲学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是研究如何认识世界的学问,是教给我们方法论的学问。哲学不学好,就很难把外面那些杂七杂八的经济理论学明白,他给了我们理论和方法的经验。还有就是历史要知道,记得《世界通史》的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历史不应该成为记忆的负担,他的的确确擦亮了我们的眼睛和灵魂”。我国5000年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宝库,他给了我们实践的经验。毛 就是把中国5000年的历史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结合起来,才创就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大家,也许觉得我在讲大道理,但事实就是这样,大家学西方经济学的知道,西方把马克思也作为经济学家,因为《资本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在此我向大家推荐两本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洪远鹏的两本书,一本叫《资本论教程简编》,还有一本叫《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囊括并剖析了近代西方经济学的大部分理论。确实是好书啊。不过话说在前面,估计大家买不到。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买到的,从不外借。不客气说,看完这两本书,大家的经济学理论应该就过关了。

    顺便瞎侃,真正在那埋头做学问和有学问的人,根本就不喜欢抛头露面,胡说八道,就像我们的几位钱老一样。出来瞎蹦跶的,估计水平也有限,因为心态浮躁了,被利益团体利用。我国的能人多得很啊,别看不露面,都在那儿藏着呢。

    这其实也是我耐心写完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目的,引起大家学习的兴趣,教给大家一个学习和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教给大家一个理财的观念。理财、理财,就是如何理性的对待你的钱财,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

    有个朋友说我立意高,抬举我了。还有的朋友对国家失去信心,也偏激了。我只是把自己这几年看到的和思考的问题如实地说不来罢了。我毕业后有幸去过很多地方,去了大半个中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此言不虚啊,大家有空应该到各地去看看,别坐井观天),也有幸和各类企业老总交流。的确,我国的很多地方很差、很穷,制度也不完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心里难过啊。我都曾有念出国,离开这伤心地。但这新一届政府给了我信心,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温总理召开第一次记者招待会的几句讲话,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用两句词勉励自己(自己可上网查真实性),第一句是毛 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家理解这意思吗?我是这样解读的,我国上届政府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告一段落,而今我们要从头开始,改变过去的错误和弥补不足,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不要揪着过去不放,要着眼于未来。还有一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说,我们强国富民之路(不是改革开放之路)还很长、很艰难,有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阻力,我们要探索前进。大家还记得,这届政府上台作了多少事吗?大事我都记得,都是在弥补过去的不足阿。如果头脑不清醒的化,能做出这样的决策? 政治英明,总理经济睿智。我毅然从民营企业出来到国有企业上班,就是希望自己能出一份力。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审计局局长李金华在新闻会客厅最后讲的话,“共同的事业能够使人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我们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们要面临这些困难,精神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这个国家热爱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对这个国家民族应该有爱心,还有信心,还有足够的耐心”。听到这,我热血沸腾,差点感动得流泪。网上很多朋友,老是埋怨这、埋怨那,都不是想坐享其成吗?如果每个人都坐享其成的话,那就谁都享不了。散户股民就是这样,希望国家来拯救自己,国家不拯救,就诋毁。说白了,虽然我也是股民,但我根本不同情那些股民,那些股民是什么?都是有钱有储蓄的人,没钱谁来炒股啊?你们见过我国9亿农民的生存条件吗?见过西部山区的穷苦大众吗?我见过!!他们比任何人都需要国家的帮助!!不说了。这其实也是我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我们要学会独立自主,独立的思考和面对自己的未来,不要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别人,同时伸出自己的手来取援助他人。

    有位朋友说是我文中说的三年以后达到拐点,应该是因为2008的奥运会,还有说我在文中鼓励大家购买外汇,其实也是把人民币放出国门的途径,但是这样以后等到击退游资,rmb回到真实汇率水平的时候,实际上买单的还是广大人民。

    我不这样看。至于因为2008年,我都忘了。我前面其实已经说了,这位朋友肯定没仔细看,三年是应为产品、行业和经济等周期性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我这儿有一本《美国产业结构》这本书,这也许会告诉你周期是怎样产生的。还有就是我鼓励大家买外汇。我现在的资产结构可以告诉大家,是这样的:没有贷款,1/4各种外汇(其实也等于储蓄),1/4债券,1/2股票或存款(满仓的时候是股票,空仓的时候是存款,一年大概10个月是空仓吧)。大家也许会问,你明明说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万一一旦升值,你不是亏了吗?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国家未必会让人民币升值;第二,人民币一旦升值,就将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到时候我只怕没有渠道(黑市风险太大)能快速把自己的人民币换成外汇,为此我请教了很多做外贸的朋友,有没有快速换外汇的渠道,可惜没有结果;第三,我也要为国家做点贡献。就是这样简单。这是我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如何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原本我是想告诉一些大家如何在房地产商套利的办法,但怕一说起来又没完没了了。在此我就开个头,大家自己去琢磨吧。

    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办法。学过金融租赁的朋友也许懂得,什么是融资租赁和售后回租。

    有想法,大家尽量回帖,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流。

    谢谢大家的捧场。

    因为觉得论坛上的朋友专业不同,我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把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直到我觉得那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决定把要讲的问题尽量通俗化,而且尽量顺便讲点方法论的东西。

    在上面,我之所以推荐大家看看哲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学历史(主要是西方经济发展史),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把经济这个东西给搞清楚(很羡慕西方的教育模式,从小就给孩子灌输经济和财务知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社会,计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我们靠计划分配,现在我们要靠人民币来购买商品。怎样使我们有限的人民币发挥最大的效用,使我们获得最大的福利,这就是一个经济的概念。我们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的父辈,由于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走了很多弯路,损失很大。我的很多叔叔阿姨、亲戚朋友,一辈子省吃俭用,在股票上栽了个大跟斗。买东西效用也不高,记得好像是97年我们家装固定电话,排了一年多的号,花了4200多块,没过半年,初装费就取消了,半年损失4000块啊。97年啊,那时候我研究生一年学杂费也就600块。能向谁伸冤啊?这就是不懂政策的后果,如果关心关心报纸和消息,也许就不会这样了。

    所以说,我们学哲学、学理论就是要知道如何去认识世界、认识规律,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要研究历史,了解现在,然后预测未来,才能现在做好决策,因为跟我们密切相关的不是过去也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那两本书希望大家能看看。的确是好书。

    说远了。其实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如何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因为这世界能拯救你的就是你自己,你的父母终将先离而你而去,你的子女终将因婚姻也离你而去,什么是你的呢?也许找个能相依为命的人算是幸运的。

    现在主要来回答以上朋友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问题8:能否麻烦楼主分析分析在广州现价能否买楼呢?广州楼价在未来三年会是如何的走势?

    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不在广州,我不了解。我只知道广州要比上海强多了。我记得洪远鹏教授在《经济理论比较研究》分析了什么东西决定了价格。并分析了许多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比方说盛行的供给决定价格(也就是市场决定价格),李嘉图的成本决定价格,也包括马克思的价值决定价格。我是比较认同他的观点:价值决定价格,市场调节价格。因为价格可以反过来影响市场,但不能影响价值。是不是有点晦涩或拗口啊?我想说明什么呢?我想说明的是,一个平稳的价格充分反映了市场双方的供给关系,越长时间的平稳说明泡沫越少,也能体现价值的可靠性。一般来说,一个泡沫很少的市场,他的下跌空间是有限的。当然,有一点要注意,房子是要提折旧的,同一套房子稳定下跌是正常的。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有。

    看到这没回答,那位朋友可能觉得我是个理论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其实因为,我不敢,我不是权威。我猜这位朋友需要的是某个权威的人士发句话来帮他壮壮胆,就像很多股民喜欢听所谓的专家(股评家)介绍后去买股一样,其实这世界有什么权威。想控制世界的人都死光了。

    问题9:投资实务黄金要比外汇少担不少风险

    对此我是有点疑惑的。倒不是因为我不投资黄金,而投资外汇。因为学国际金融的朋友们都知道布雷顿森体系这个东西,就是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这个体系崩溃后,就脱钩了。现在的国际货币格局是牙买加协议后形成的格局,也就取消了黄金官价,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也就大大削弱了。以后也就仅仅作为一种贵金属(商品)来交易,在黄金交易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易,说白了平时也就和铜没什么区别。除非人民币崩溃(我指的崩溃不是大幅贬值,而是人民币由于战争或政权颠覆等因素失去信用,失去流通的基础,大家应该知道货币具有流通性、强制性等基本属性吧?),否则黄金就是一种商品,之所以作为国家外汇储备因为容易保存和价值高而已,比方说当国家外币外汇储备由于游资撤出而崩溃(如东南亚),国家可以通过向国际市场出售黄金来换取外汇,来行使支付。这就是黄金的用处,所以你可以看见在中央人民银行的报表上,黄金是归在外汇储备这一块的。还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吸纳储蓄和货币,比方说政府在国内出售黄金,很多人民币就回收了,流通在市场上的货币就会减少。因此,我认为在人民币不崩溃的前提下,黄金就是一个商品,而且是一个投机商品,没有收益价值(不会自我增值)。外汇至少还有利息,我是这样看的。黄金也有涨涨跌跌,没有只涨不跌的。如果说它保值,也许是因为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对它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但它是一种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吧。其实说白了,都是名义负利率惹的祸。否则老百姓也不用想什么保值了。

    问题10:大学生读财务管理,出来干什么,难道纯粹做帐吗?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完善,电脑操作远胜过手工操作,感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干些什么。楼主可否指点,我认为这才是我感兴趣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认为才有发展前途,谢谢。

    这位同学不要妄自菲薄。刚进大学吧?否则不会搞不清会计和财务的区别。财务是企业管理、项目投资、资产管理的基础。别的不说,我在全文里讲了那么多制度,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的制度是什么?国家有各种各样的财务制度。因为敏感,只说一句,制度是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

    问题11:我买了一套北京东四环的房子,现在的市场租金是2500元,但我所付出的月供是2400元(这里不含物业、取暖费),所以我的房屋成本应是2800元,逆差300元,我想请问我这笔买卖合算吗?这种投资算是成功的吗?

    我不是很清楚是否成功。第一,我不知道你的财务状况,你的资金性质;第二我不知道你的成本构成,你要月供多少时间;第三,我前面举的海南朋友的例子,用的资金成本只是估算,还不是特别精细,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银行计算你的月供用的是月利率,而不是年利率,而且我在计算月收益率的时候,没有计算装修、入住费、维修基金等前期一次性投入(学财务的知道,固定资产大修发生的费用是可追加固定资产原值的),也没有追加物业管理费(因为每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率是不同的),最终的结果5068元是偏小的;第四,我用的贴现率和资金成本用的是我国过去十年的平均值,但70年未来是否是那样,还要事实证明,有10%的误差是正常的;第五,你听说过由有哪个企业,哪个投资项目的期限会计算70年的?一般的项目40年(如西气东输等)就很长了,70年,你有机会看到结果吗?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拍砖!

    看了大家的回帖。觉得有点痛心。我希望大家能仔仔细细地把帖子看完,看小说一样浏览,很多苦心都白费了。也可能因为帖子是我写的,我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还是有可能我没讲清楚。

    这世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多得很哪。我国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中各个利益团体的声音少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发这些声音吗?迷雾、尘烟早已使我们不能看清楚这世界了,前进的方向已被遮掩;喧闹和浮躁也使我们的耳朵失去了功能,真理的声音消逝在强大的权威面前。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记得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变身为孙悟空前说了这么一句话,意思是:当我用心眼看世界的时候,这世界才看得如此的清楚。我们学知识,学经验,就是为了破除愚昧,实现自在世界向自由世界的升华。

    但我们的朋友好像希望别人送鱼给他吃,而不喜欢自己打鱼吃。在此,我有必要再次澄清一下经济学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的理论,简单的分成宏观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是不合适的,而且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流派,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得了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就能称作是权威?结果呢?前苏联听了诺贝尔奖得主的话,崩溃了!!!受苦的是谁?老百姓!!什么是权威?这届政府讲得好,站在老百姓立场讲话的人就是权威。说远了,不该说这些的。

    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都有各自的背景,如果我们脱离其背景来直接抄袭或沿用他们的理论,无疑是南辕北辙,其结果是十分严重的。我们现在有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中国没有经济学家)翻译了国外几本书,综合揉捏一下,就称自己的了,自称为经济学家,不看也罢。一个人一辈子能看多少书啊?以有涯随无涯,怠矣。我也就看过那么几本书,我也从来不研究,因为我不是学者,我只要知道大致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就可以了,然后看看我是不是能把他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来。至于樊纲,我一本书都没看过。中国所有的经济学著作,我只看过前面推荐的那两本,并仔细看了。

    其实我讲了那么多制度,跟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两个字的含义是不同的。我讲过了,制度是上层建筑,是有阶级性的,是法律法规、是规则。不便深讲而已。

    掏句心窝子的话,中国最苦最累的活是什么活啊?是总理。他妈的那活简直不是人干的。说白了,我们现在这个总理是中国建国以来最杰出的总理了,居然还有心怀叵测的人诋毁他,大家给点支持。快70的人了,没强烈的责任心和党性及为国为民的意识谁干啊?我就听说有个副总理入选前死活不肯上任,百般推托。当然,有责任心和党性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能力,否则只会使我们走弯路,目的是好的,结果是坏的。不说这个了。

    说白了,大家能好好学习,用心看世界。

    至于那位朋友的就业问题,我觉得不是个问题。我的同学学会计的,就去做投行了,现在是保荐人。关键在于你怎么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目标了。很多东西是进入社会才学到的,只有社会才给了你实践的机会,才使你有用武之地,不要害怕,勇敢地面对一切。就向毛 说的,困难像弹簧。希望你走好。

    其实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说白了,是名义负利率,所我们有保值的需求,但由于我们国家投资渠道的缺乏,巨大的存款和资金没有出路,现在是病急乱投医了。前面我已经说了,房子没有保值价值(从偏激一点的角度来说,就比方大米,你明知道大米会涨价,你会买大米来保值吗?因为大米会霉烂,不能像黄金一样永久保存,房子也一样,3年房龄的房子和10年房龄的同样房子,哪个更值钱呢?);黄金有一点,但不大;外汇等同于存款,也有贬值压力,但给我的是心理安全;股票是很好的选择,但制度不好(大家不可能都是股市高手,其实我再将房产投资的时候把股市投资的基本原理也顺便说清楚了)。债券相对保险,但收益率不高,关键还是心态问题,我们的老百姓穷的时间太长了,暴富心理严重。在近阶段,我个人觉得我国的经济由于多年的问题,情况不是很好,因此保持资产适当的流动性是必要的。还有一点,就是我经常说股民的话,就是真正当股市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已经弹尽粮绝了,眼睁睁的看着敌人把自己的阵地占领,把自己掠夺一空。目前应该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收益放在第二位,等别人打得差不多了,形势也看清了,自己再上去打扫战场。流动性越好的资产风险也越低。

    就说这些。

    晚上一回来,就看见有个朋友挑了个错。真好,看来是认真学习了。是我打错了,还有些错别字,发完贴才看见,可是无法修改,请大家见谅。

    应改为:

    动态分析:自有资金,由于资金成本随利息变动而变动,设70年内加权平均存款利息为5%。

    A=50000/(P/A,5%,70)=50000/19.3427=2585/年=216/月

    就是说,你每月的租金收入不低于216元就可投资。

    之所以取5%。主要是考虑,我国在过去近十年的加权(以时间长短为权重)平均存款利率为5%左右。

    为了表彰这位朋友,我就把这个问题尽量讲清楚吧。按理要收讲课费。:)

    的确,仅仅以此为依据,也是不充分的。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呢,我们需要补补课,第一堂课,就是要把投资学的一些概念讲清楚。我们现在应该都知道,我们用来购买房子的资金是有成本的。这世界上任何资金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比方说,你用来买房的100万中,30万自有存款,70万贷款,自有存款的成本就是原本你每年应得的银行存款利息(叫作机会成本:即你为了获取某种收益而必须让渡的那部分收益),贷款的成本就是你的贷款利息。讲到这,买期房的朋友应该发现,由于自己付款和收房将近有1年半的时间,其实房产商把一部分的资金成本转嫁到了你身上(30*2%+70*5%)*1.5=6.15万,这就是现房和期房的区别。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呢?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资金的使用是有成本的,而且不同来源资金的成本也是不同的。前者我们叫做权益资本成本,后者叫做债务资本成本。

    好,现在我们应该搞清楚了,我们的资产是有成本的。那怎么来衡量我们资产的成本呢?先说债务资本成本,由于我们不是企业,不用缴纳所得税,所以我们的债务资本成本要简单的多,就是我们的贷款利率,目前是5.31%。(企业里做投资分析的朋友,就没这么简单了哦,别生搬硬套)。再说权益资本成本,这就相对复杂得多得多了。因为我们无法对未来的风险做出准确的预测,而且我们每个人自身情况的不同,对收益的要求也不同。(比方说,我有一个很好的股票,我预计每年能得到10%的收益,为了买房,我必须卖掉股票,为此,我的权益资本成本就是10%;别的朋友只能存银行,他的成本就只是2%;有的把国债提前卖了,他的成本就是3.8%,这仅仅是机会成本的概念)。用来测算权益资本成本的模型很多,常用的有资本成本定价模型(CAPM)、因素模型(单因素模型、多因素模型)、风险溢价法、套利定价法(APT)等。但大都以无风险收益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个风险收益而已。现在大家知道我为什么用存款利率来作为权益资本成本了吧?在实际上,一般我们的收益率要高于存款利率,我用存款利率作为贴现率主要为了计算方便,实际上低估了,买方的朋友每个月真正的租金支出实际上要高,要高于5068元。在我国,利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

    为此,我就顺便讲一下我国的金融体系吧。这就是我们要补的第二堂课。我们用了很多美国的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管理上也生搬美国经验,但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呢?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温总理上任后作的一件最大的事情就是金融体制改革(他原先是中央金融工委的主任)。美国的无风险利率是什么呢?是国债利率,因为只有国家作担保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美国的商业银行都是企业行为,利率实行市场化,小银行的利率要高于大银行的利率,因为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要比大银行低,高出的那部分就是风险溢价,西方的银行是要破产的(如英国的巴林银行)。因此,美国商业银行的利率要比国债利率高,现在大家发现区别的吧?有心的朋友会发现,这正好跟我国相反,我国的国债利率要高于银行利率。为什么呢?说白了,我们的商业银行根本不能算是企业,而且我国也没有完整的《破产法》,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很慢。但是大家可以发现去年央行为应对券商破产出台了关于问题金融机构个人债权对付的一个文件,具体叫什么我忘了,10万以上按9折收购。现在人大也要准备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现在大家应该猜到政府的政策走向了吧?把钱放在银行不再万无一失了。国债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到倒挂的现象,肯定是要改变的。什么时候能完成,就要看政府金融体制改革的速度了。(所以顺便说一句,我们在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模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读书的时候,如果不用国债利率,题目就算做错,老师呆板啊。)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老百姓还是存银行的多,随意我还是用存款利率来作为无风险利率的,如果用国债利率的话,高位买房的朋友刺激更大了,怕他们受不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倒挂现象消失)至少需要5年,而且即便如此,我国的老百姓可能还是存银行的多(像我父母,实在完全信任国家,信任银行)。所以,我觉得用银行存款利率来代表权益资金成本还是合适的,因为只要你的钱存在银行,你就能拿利息。

    好,基本上把这问题回答清楚了吧?那位朋友,你看懂了吗?

    睡不着,就再回答个问题吧。

    看来,大家还是非常关心房价的走势的。外面的声音很多,有时候我看到那些文章和电视只想笑。前天,第一财经的财经开讲,采访个专家,讨论铁矿石上涨对房地产的影响,又在唱。做房地产的朋友都知道,建造成本在房产成本中的比例是很低的,最大的是土地成本。论坛上有做房地产造价工程师的,可以出来说说,每平米的房子能用多少钢材啊?而且铁矿石上涨70%,不等于钢铁成本也要上涨70%,宝钢、武钢早发布了,上涨300—500/吨,10%左右而已。成本能长多少啊?笑话。而且很多文章的作者简直就是瞎说八道,说建材涨了,土地涨了,房价就该涨,这是什么理论啊?强盗逻辑。我来告诉大家这个理论的出处吧,是李嘉图的理论,这个理论早被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批得体无完肤了,没想到跑到中国来借尸还魂了。还真能把我们的老百姓唬的一愣一愣的,以为自己都是赵本山哪?

    关于定价的理论很多,从实践来看,现在最好用的就是两种,市场定价理论(即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根据供给双方的力量对比,我们可以研究得出价格走势,为我们投机提供依据),价值决定理论(即商品价值决定价格,根据价值的变化来衡量价格,我们可以研究得出价值中枢,为我们投资提供依据)。其他的理论,不看也罢。

    说白了,我们的那些财经记者看过什么书啊?懂什么经济理论啊?只不过会拍拍脑袋、胡拼烂凑而已,那些文章不看也罢。我推荐大家个网站:,这个网站还不错,把那些二手房的收益率都列出来了,大家可以去参考参考,从那儿大家也可以看出上海房地产的泡沫大致有多大。

    至于上海房地产的走势,其实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我的看法了,看空的。我在本论坛的另一篇文章上谈过自己的看法,房价下跌的幅度在30%—40%。只不过无法预测需要持续时间。

    跟贴的在那儿讨论汇率的两位朋友就不用再争了,没多大意义。都站在自己的山头看风景。那问题太大,对我们理财意义却不大。我们只要看政策,今年升值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看来没有。

    好了,不早了。就到这儿。

    今天忙,没空看帖。晚上回家匆匆看了一下大家的回帖。心中却正如“绝对原创”那位朋友所说得那样,真的力不从心了。这位朋友也委实真了不起,我仅仅是提了一下铁屋子的故事,他就能猜到我要做什么。其实这个故事,工作后我跟很多人提过,我也一直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答案。其实,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未必是好事,记得有个电影里,由个人去配眼镜,近视眼嫌眼镜度数配浅了,结果那配镜师傅回答说:看得太清楚,小心头晕。深刻啊。有时候觉得自己还是混混沌沌的好。人这个动物也怪,当不懂的时候什么都想知道,知道了才希望什么都不知道。毕业后看了太多的东西。其中一件就是,眼睁睁的看着故事从2245点跌到1300点,在外面“正常调整”、“反转”、“政策性大底”的声音中,只看见股民朋友们一批批的倒下,弹尽粮绝,其中不乏骁勇善战者。难过啊!我也未能幸免,但我能及时总结,并终于在2003年底,把亏损全部补回来。总结经验,回想过去,真为自己的幼稚感到可悲。从此,我用自己的心看世界,并坚决做个聋子、瞎子。现在,股市的那一幕,真真的又在眼前重演。我决心要当一回鲁迅,尽管我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

    真的很羡慕谢国忠,他可以把自己想的如实地说出来,做个诚实的人,而且还有一定影响力,能发出比较强有力的声音。而我却只能,躲在论坛里,偷偷摸摸地说几句心里话,还不敢多说,怕说错,引祸伤身。上周,就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根据这篇文章认出了我。我只能加倍小心了。

    但是,为了能多叫醒这个屋子里的朋友,我必须声音大一点。而且,我再重复一次,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客观规律的方法论。举个例子,有人在马路上行骗,我上去揭穿了那个把戏,那骗术实在太多,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揭穿,我只能交给那些路人自己去识穿骗术的最基本的本领。这就是我的本意。

    还记得我让大家多去学一些马克思的哲学和历史吗?那是认识规律的一些基本方法。那个对许多朋友来说太枯燥了,我会举一些例子尽量生动地把那些东西描绘清楚。

    既然前面那上海的楼市来举例,那我就这个话题继续。在前面的正文里面,我故意隐去了上海的基本面和技术面,一方面是不敢说,另一方面,即便说了,大家也培养不出方面的能力,因为大家的专业背景都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要来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不了解历史就无法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不了解建国后的历史就无法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大家都知道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时代。这个时代,机会很多,但危险也很多。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自己,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我们永远是弱者,不管是股市、楼市还是其他市场,我们没有能力和这个环境抗争,我们只能去适应这个环境,外面发出的各种声音,我们只有被动听的权利,但怎么听,也是我们的权利。今天,大家看到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什么政策吗?打击房产投机,保护普通购房者利益。这就像当初说国有股减持是特大利好一样。这是表面上的,是媒体宣传的声音,但底下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并要看清楚的。

    大家懒,不愿思考问题。那现在我就来提大家解读一下近期的消息吧:

    1、期房限转:这个例子我在前面说过了,类似于给上市的股票加了个锁定期。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呢?也是要打击投机炒作。实际效果呢?减少了供应量,因为我们买的房子都是期房,由于投资的房产不能即时出手,等于当期的供应推迟了,推迟了市场压力,(不知道大家看懂没有,炒股票的朋友会很容易理解)。我一个朋友,03年在联洋年华买了4套房子。元旦才交房,资金压了一年多,心中那个怕啊。

    2、今天出台的税收政策: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把部分刚交房的房产上市时间又往后推迟了一年。否则必须增加你的成本。举例:我朋友03年联洋买的4套房子(贷款),由于期房限转,推迟了一年挂牌出售,今年一月交房,今天出台政策一年后才能免交三税。大家现在应该看明白了吧?今天这个政策针对的是什么呢?是已经由期房转为现房的那些房子。这个政策的作用是什么呢?大家也应该看明白了,希望那些人为了免交税而在一年后再交易,以避免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冲击太大。(上海的朋友可以去上海看看,今年有多少期房要转现房)。

    这两个是政府的声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不用我说了吧。我们再来看看开发商的声音。

    3、上周刊登新闻刊登几百号民工排队购买南外滩每平米20000多的高档住宅。可笑啊。真会有人认为供不应求,大家抢吗?我看到的是开发商内心的恐惧。就像是2200多点的时候,有个上交所的领导到我们公司作形势报告时鼓吹,当年要到3000点。(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家伙的嘴脸)

    4、大量开发商在房地产网上交易做假。开发商利用撤单等手法抬高价格,虚构成交量,其中不乏世贸滨江花园这样的知名楼盘。为什么呢?如果供不应求的话,需要这么做吗?上海的朋友去世贸滨江花园看过没有,交了多少套房啊?我来告诉大家,房地产网上交易只是一个用来欺骗购房者的一个工具而已。由于大量网上成交和撤销,造成了成交量和价格的假信息。(比股票都不如,股票至少成交量不能造假)。

    上当的人真多啊。我的同事们也坚信不疑,我也不会坚持去说服他们,因为跟我无关。

    现在我们来听第三个声音。专家和媒体的声音。

    5、中国房地产没有泡沫。依据呢?国家数据。没错,如果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来测算的话,的确,泡沫的确不严重。这儿我一定要对那些大学毕业的朋友说,我们在运用一些数据、指标和模型的时候,环比、同比的差异,等等。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这些指标是怎么得出来的。比如说,CPI的构成是什么你知道吗?否则这些数据是极具诱导性的,会导向你走向错误的一面。我前面曾说过,中国整体的情况就是上证指数,城市或地方就是个股,上证指数是由所有的个股构成的。你觉得在西部的一个小村庄或小城镇的房地产有泡沫吗?要知道中国有9亿农民生活在农村。

    6、成本的上升会促使房价不断上涨。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了,这是李嘉图的理论。怎么来的呢?我还是来解释一下吧,利润=价格-成本,这个公式永远是对的;转换一下,利润+成本=价格,这个对吗?表面上看,没错啊?小学时侯老师就教过了。这就是利用人们认识的误区了。学过哲学的朋友知道,这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时间具有一维性(这是第二次讲了,正文里讲过了)。大家把利润、价格、成本按时间排一下序,应该就明白了吧?(成本代表的是过去,价格代表的是现在,利润代表的是未来)数学是不讲时间性的。

    好了,我举了三种不同来源的声音,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我不回答了。

    现在大家应该有所认识了吧?为什么不同的声音会有如此一致的指向呢?利益使然!!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吧。我们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呢?记住,永远记住,我们是弱者,就因为我们是弱者,所以我们要时时保护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和幸福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股民的现场应该就已经说明这个了。(我不知道银广夏什么时候能从现在的1.5元涨回37元,我的同学是否有解套的可能)

    这样去分析,有的朋友是不是会说是不是太累了啊?有必要吗?而且我也不懂经济。那我来教大家一样简单的判断方法。(学哲学的朋友很少上当)大家在马路上都遇到过骗子,骗子为什么能成功呢?说白了,骗子都是很好的心理学家,他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弱点。贪婪!!举个例子:股评家和楼市唱多的朋友说这个股票或上海的房价会上涨30%,假设这个条件肯定成立,那应对这个条件合理的反应是什么呢?我就不用做股评或写文章了,我倾我所有并倾我所能去借钱买股或买房,因为这样我最大化我的盈利。他们做了吗?他们为什么不做呢?因为他们是理性的,而那个假设不是理性的而且不可能成立的。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活这么做呢?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后面必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学哲学的朋友一般很少上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学哲学的朋友也容易成功些)。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呢?其实说不定就是你自己推动的。

    我说了这么多究竟想要说明什么呢?是房价有泡沫吗?不是。这不是我的目的。我要说的是,事物的发展是由其自然的客观规律的,人可以影响它,但不能改变它。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去认识这个规律,判断其合理性,不合理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然后再决定我们该怎么做。

    顺便回答一个朋友的提问:

    原文:100万贷款,5%的贷款利率,期限20年,用购房者用得最多的等额还款法,每月还款6600元请问:这里的6600是如何算出来的,小弟对经济学实在是完全不懂...

    这个你随便找一个能计算贷款月还款的网页,自己去算一下就知道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要澄清一下,很多网友引用我说拐点的来临要三年。我没这么说,我没有这个本事。三年的判断是有个大前提的(外部环境不可能静止不动)。澄清一个概念,拐点涉及两个维度,一个是价格,一个是时间。价格一般是可预测的,但时间预测是非常难的。

    好了。今天就说这些。我好像也被这篇文章套牢了。

    谢谢大家捧场。怎么没财务方面的专家帮我回答回答哪些问题啊?看来还只有自己动手了。

    问题12::偶想问的是,如果真有大量的负资产人出现,数量达到足以影响形势的水平,政府会怎么办?不会出现形势失控的局面吧?偶所看到的一些事例是,目前国内银行应付那些无法偿还贷款的人办法很少,不能直接把贷款人驱逐出抵押的房产,地方政府为了稳定也相应需要银行不能采取过激的措施。会不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也是偶们的人质呢?——丁引

    这位朋友问得好。既然说是人质,我想首先要区分谁是弱者谁是强者。制度既然是有阶级性的,作为上层建筑,当然也是为一定阶级或阶层服务的。我一直回避这方面的内容,就是不想多说。因为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政治课,我们早学过了,我也没必要再多说。我们在学法律、法规等制度文件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制定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东西谁学得好就能被谁所用。你结婚前看过婚姻法吗?你签合约前看过合同法吗?你看过民法通则吗?知道点法律是有好处的。在动拆迁中,那么多钉子户,不是每个人的下场都是好的,还不是乖乖的要搬走?老百姓是一盘散沙,你以为你能成什么气候,能跟政府作对?

    问题13::楼主,有两个问题我想问一下,由于刚入门,肤浅之处请不要笑话。第一,市场是否会在政府政策的干预下驱动租金大幅上涨,以期更趋近房价。虽然涨幅可能有限,这样会造成在上海就业成本的进一步增加(即使是租房)。第二,在你的计算模型中好像没有考虑每个月收到的房租成为现金流,又可以有进一步的收益(比如存在银行里)。可能表达的不太清楚,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明白,谢谢!——dragonlea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先一定要知道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什么,一种是行政定价,另一种是市场定价(供求关系)。决定租金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市场,政府如果要干预,也必须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发挥间接影响作用,而不能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来干预。从现在来看,没有人住在马路上吧?我们也甭冀希望睡在马路上的朋友来帮我们增加需求。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现在的价格体系下,供求达到了平衡(不管是租还是自主)。前面我们讲过了,从投资学的概念来说,是租金价格决定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而不能倒过来说房价决定租金(不懂这个范畴的先去把自然辩证法学好)。而租赁价格是受租赁市场的供给关系决定的。不懂得就去看产业组织理论这本书。就业成本的增加与否要看CPI指数,西方经济学理论和马克思都讲明白了,劳动力价格就是要维持劳动力基本生活的费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劳动力价格指数可以用CPI来表示,这两个指数是同步的。CPI中包括租金价格,但不包括住房价格,住房是归在固定资产投资项中的。现在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概念:住房消费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很幼稚,因为看得出来你对财务一点概念都没有。但不要紧,不懂的东西搞清楚,我们就懂了,我们又向自由世界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在做投资分析决策中,一定要寻找一个坐标点,进行同步比较才有意义。我计算的是现值,就是把所有资金都折现到现在这个时间点来决策,是以起点为依据。你说的是终值概念了,是以终点为依据。但结果是一致的。为节约时间我就不多说了。有空找本财务管理书,把货币的时间价值搞清楚就行了。(搞懂什么是复利现值、复利终值、年金现值、年金终值就行了)。

    问题14::但是我想对于楼主的这句话,讨教一下:“还有就是我鼓励大家买外汇。我现在的资产结构可以告诉大家,是这样的:没有贷款,1/4各种外汇(其实也等于储蓄),1/4债券,1/2股票或存款(满仓的时候是股票,空仓的时候是存款,一年大概10个月是空仓吧)。”我想问,您的外汇是存在哪里?是在国内的银行吗?如果是这样,风险是不是和存人民币差不多?——colario

    我的外汇存在中国银行。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风险?指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如果是的话,那我前面已经说了,在中国银行利率是无风险利率,目前银行存款是由国家作担保的。外汇的风险不是信用风险,主要是汇率风险,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自己持有的外汇增值或贬值。我看不到这有什么风险。我只不过不愿意把手中的外汇换成人民币,前年我就因为怕人民币升值而把所有的外汇换成了人民币,至今还后悔呢。细心的朋友应该知道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两个价格。

    问题15::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影响黄金价格和油价?——属鼠的猫

    我没这么说啊。谁影响谁啊?黄金价格和油价受市场影响,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他们价格的波动反过来影响我们的外汇储备。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数量虽然大大增加了,但含金量却大大降低了。

    问题16:作为一个未购房又准备购房者,自身的期望也许影响了部分判断,希望能得到楼主及各位大侠的指点。——ice2fire

    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外部情况,不同的财务状况,不同的生活追求,都经形成不同的选择。就因为有多样性,所以我们的世界才丰富多彩。世界观决定我们的人生观,而人生观又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有评判对与错、是与非的价值观,怎么做,就看你自己的了。

    问题17:“目前,影响黄金价格涨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美元汇率,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三是国际黄金供求关系变化。”请教这句话怎么解?另外最近投资了纸黄金,不知道和实物黄金比,哪个更宜投资(或者说投机)?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了。国内金价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但由于我国的市场开放度不够,国内也没有好的交易市场,没有定价权,较大程度的受国内供求关系影响。可参照铜的走势,但其交易远没有铜充分。纸黄金和黄金在本质是一回事,交易场所不同。实物有使用价值,纸黄金就没有,只有投资价值。

    问题18:是不是 有句话叫做:国泰则民淫,国危则民振?如果考虑一下民族的自我修复能力,是否危机早些到来好些呢?顺便问问楼主,交大里能否借到你说的那两本书呢?《资本论教程简编》《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我可从来没有希望危机早些到来的想法。危机的到来时不易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方说地震,一个7级地震,可能和几千个4级地震的能量一样,但后者要缓和的多,对人类的影响也小得多。近来主要看是否我们有能力把这种危机的释放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我不知道能不能借到。我是在石家庄出差时碰巧遇到的,而且只有最后两本。

    在此,谢谢大家的讨论。

    相信我们的党是不会错的。但不要把中央和地方政府混淆起来,他们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改革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只要大部分人得惠就算不错了,不要太苛求了。big is beauty。改革必须有牺牲,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CPI是否可信,我们还是要分清局部和整体的概念。我们国家很大,发展很不平均。(不像西方国家,发展很均衡)。几年前,我去郎木寺(甘肃和四川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的时候,那地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石油、钢铁、煤炭涨价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用不着。一个村也就两三辆农用车,电灯都很少用,吃的都是自己种的和养的。这类与世隔绝的地方在我国多的是。他们的CPI由于三农补贴说不定还是负的呢。但这跟你有关系吗?所以我们看东西一定要全面,不能用局部来代替整体,但也不要用整体来替代局部,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至于别人为什么要拿它(CPI)出来说事,其目的你自己去想吧。(当然我国的统计数据向来是不准的,为什么呢?也自己去想吧。)

    转贴我并不介意。认识我的人毕竟极少数。

    理财入门很简单,其实在文章中我也讲得比较清楚了。一是要有认识能力,即看清楚你所处的环境和自己;二是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理论,财务知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成本等等)等;三是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和心态。

    考。照你们这种问法,我肚里那些存货看来是留不住了(原本想留一手的)。算了,再扫扫股盲吧。点到为止。看你们自己能不能领悟了。

    在正帖中,我说过炒股是锻炼投资能力的最好办法。它需要多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经济、财务能力(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心理素质)。当然还少不了政策的跟踪、预测能力(就是政治素质)。一般散户都没有,不是缺这就是缺那,所以赢钱很困难。

    我们要明白,我们来到一个市场是要赚钱的,不是来交学费,投资和投机都能赚钱,我们都可以做。不要以为这个市场不好,制度不完善,都是投机分子就不做了。我们既要做投资也要做投机,目的就是一个,赚钱。但投机和投资是两回事,所以需要不同的心态和操作,分析方法和决策判断也不一样。正帖里我提到了一些,大家自己再去看看。我这个就不多说了。再多说一点没有的,要协调好风险、收益、成本。还是主要回答那个朋友的问题吧。

    问题19:前面提到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而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呢?

    其实很简单,牛市时新股上市被认为是利好,一方面一定量的新股上市的同时有更大量的新增资金被卷入到这个市场来,新增资金成为推动股价上涨的新动力,另一方面,新股上市的同时,由于发行政策的制度约束,新股是比较分散的,增加了股票的流动性,喝啤酒的朋友知道,泡沫是在快速流动中产生的,股价也相对松动。熊市时新股上市则通常被认为是利空,因为由于股市低迷,没有新增资金接盘,供应的力量大于需求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原有股票持有者套牢程度高,不愿脱手,资产固化严重,新增股票也会快速固化。IPO跟增发、配股有点区别。其实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散户的心态是买涨不买跌。越涨流动性越好,泡沫越大,越跌他越不买,也不卖,资产就固化了。绝大多数散户都是在放量上涨和缩量下跌中套牢的。

    问题20:买股票到底是完全通过投机(低买高卖)获利呢还是通过股票本身的增值获得分红?还有股票的升值是靠需求推动的还是靠股票本身代表的产业增值推动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把股票的实质说出来了。理论上讲,股票有自我增值能力(蓝筹股,中国股市上那么多烂股票不算),所以随着不断盈利它可以不断推动其价值中枢上移,从而推动股价上涨,股票的持有者从中获利。但这个速度实在太慢,一般好的股票净资产收益率也就10%左右,而我们股市股票的市净率很高(前两年),收益也就跟国债差不多,风险则高多了。不过我们的老百姓穷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媒体老是在那儿宣传暴富的案例。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散户也要一夜暴富。这就使市场变成了投机市场(赌场?)所以我在正帖里说了,投资跟投机的区别,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

    股票的价值受宏观经济、行业现状、企业经营能力影响,一般是比较平稳增长的,振幅比较小,而现实中的股价,受供求双方影响,受资金面影响,波动要频繁的多,振幅也大得多。如果是投资的,完全可以忽略股票的短期波动,以获得长期收益为目的(巴非特?)。如果是投机的,只要把握住股票涨跌的周期就行了(很小的周期和振幅没有操作空间,要相对大一点才可操作)。

    在某种意义上说,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实业,有一定保值功能。

    问题21:TO:WOODWIND 你觉得我分析的对吗?我常怀疑自己偏激了.我喜欢瞎想。我认为人民币有贬值的可能,原因如下:整个社会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低效率和不作为,各个方面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效率,比如,小灵通手机,对于中兴,UT等公司是有用的,但对整个社会却是资源的浪费,中国电信价格降一些,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们这里好多人有两个手机,全球通和小灵通,很麻烦的。

    只在意局部,小团体的利益,却不考虑社会利益,这不是企业的错,责任在政府.

    还有很多很多.整个社会有上到下的浪费,各种形象,面子工程就不用说了.

    那么多的银行坏账是否说明一些问题呢?

    看到你的问题我很惊讶。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回答。你的分析很大一部分是对的。我在正帖中提到过一句。但是在不方便展开分析,原本想略过的,居然被你又提了出来。

    说实在的,心里很犹豫,让我考虑一天,再决定是不是要说吧。

    前面那位朋友,我觉得我还是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一则问题很敏感,涉及太多的方面,又将是一个浩大的论述,二则则是我还没有想好从何种角度并如何才能更能把这个繁琐的问题说清楚。我想,我还是提供些东西,大家自己去思考吧。主要是分析我们现在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就是我前面说的,要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利用价格体系实现资源和要素的分配,不仅仅是商品有价格,资本也有价格。我们分配体系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家思考一下,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2、资本积累的两个途径:资本集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相互关系。我国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资本的自然增长,是前者,增长是缓慢的(因为新中国的建立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原始资本很小,能集中的都集中了,但总量实在太低,都给蒋总统搞到台湾去了,二者的比例大概在9:1左右)。80年代中期至今,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后者为主。(大概的比例,我不是很清楚,一是因为数据得不到和不完整,二则也不举可比性,感觉上只要是4:6)。(大家着重回想一下我们20年的资本积累是什么?是怎样进行的?这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旧的生产关系包括资本主义都是自下而上建立的,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自上而下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前提,即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关系。(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有没有经济基础影响上层建筑的东西?那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追逐自己利益的同时希望构建怎样的上层建筑?)

    4、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实质就是生产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而过剩。根源就是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化和企业内部生产的有序化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思考一下,我们有没有过剩?有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

    5、新殖民主义和老殖民主义的区别:我解释一下,省得大家看书。形式不同,本质相同,目的一样。老的形式是通过军事、暴力赤裸裸的进行。新殖民主义呢?说几种吧,一是通过控制国际金融机构,干预发展中国家金融活动(拉美、阿根廷、东南亚?);二是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掠夺资源,占领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这个就不用举例了吧?);三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特点,提高工业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进行不平等交换,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剥削(看看我们仅出口产品的结构吧)。等等。大家看看自己身边,我们该怎么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呢?

    6、GDP和GNP和社会福利:GDP是国内生产总值,它不仅包括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价值,也包括在本地外国人创造的财富。(各地方政府为什么拼命来外资呢?),GNP是国民生产总值,这是我们自己创造并能享受和转化为福利的东西。我们有多少呢?GDP中有多少社会福利我们能享用呢?我们的GDP增长了那么多倍,我们的福利增长了多少倍呢?我们以前的福利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上厕所只要一收费,就都变成了GDP了,只不过以前不统计罢了。跟国际接轨可是创造GDP的好办法哦。

    好了。很多朋友看到现在,非常想问,你到底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是,我们整个社会效率的低下,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国家很穷,底子很薄,人们致富的欲望很强烈,在长期的短缺经济下,我们的发展方式选择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也利用的了很多的外资(引入外资的成本和代价巨大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吃兴奋剂,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来换得快速增长的,以后总是要还的,会以这种病或那种病的方式体现出来),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主要是当时的国家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我也就不多说了,但这种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持久的,幸运的是,我们的政府看到了这点。这可以理解为天灾。

    另一方面呢,就是人祸了。开放之路和发展之路显然是曲折和充满荆棘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商品经济的形成中,一种以前被消灭了的东西产生了。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甚至某些制度在确立时就根本是错的。给了各种权利以寻租的机会,这不仅造成了在生产效率(实物经济)上的低下,也造成了资源配置效率(虚拟经济)上的低下,后者更甚。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还是举个例子吧。股市这东西,大家都在说,我说说应该也没什么关系吧?大家知道股市的本质是什么吗?两个层面,一个层面这就是我前面说的,资本集中!就是发行新股的过程,他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资本条件。我们以前的证券发行有问题吗?现在的发行制度解决了以前的问题吗?问题的本质在哪儿呢?另一个层面就是资源配置,即通过资本的自由流通,上市或下市等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配置,使资本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样看来,其实股市是个好东西,因为它实现了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效用,从创造更大的价值,再来反馈股东。那我们的股市为什么搞不好呢?根本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是因为股权分置?同股不同权?因为我们的监督体制不完善?都不是。

    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某些制度的缺失,和我们在制定制度的时候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结果提出制度的人目的性是很强的,他们利用了国家管理者的某种心态,使之成为了某些利益团体敛财的工具(最好的骗子肯定就是最好的心理学家)。这些人的名字我就不提了。因为他们还在叫唤着,我害怕。

    制度的无效性和缺失造成了效率的低下(主要是资本集中后真正被用于价值创造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流失了。怎么流失的?不用问我了吧?),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在改进。但这并不是中央政府和我们党的本意,只是被利用了而已。所以我们要提高执政能力。不仅仅是股票市场,在我们整个金融体系中,从银行到信托公司,再到金融租赁公司,处处可见。所以我们要金融体制改革。

    这些人的确很聪明。一把刀,有人用来除暴安良,有人用来杀人掠货。我真得有点难过。

    既然说了,就多说点吧。郎咸平说国有资产流失,他说的那也叫国有资产流失?太小儿科了吧?看东西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就永远得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有体制改革怎么改都没用。国有资产流失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说白了,就是虽然你有所有权,但你没有收益权,收益权哪儿去了呢?流失到某些人的腰包里去了。比方说,这幢房子,所有权是你的,但有人规定,居住权是我的,想装修就装修,想出租就出租,你敢说这房子是你的吗?是你的又怎样?你没权利住,老子一不高兴,就在屋里到处拉屎撒尿,你看着恶心?要不你便宜点卖给我算了?国有资产也一样,所有权是全民所有,但我用它来剥削你,因为我垄断,我有行政权力,赚了钱我不上交或少上交,我用它来发工资,涨福利,因为我是企业,我是管理者。(电信?)。实在不想玩了,我就把它搞烂后MBO。看你能把我怎样?

    又多说了。还是言归正传,说房产。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我把它理解为资本集中,因为它通过垄断获得高额利润,它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它并不能创造相应的财富,只是掠夺财富而已。(看看美国的历史和美国的住房政策,大家就会明白,住房是吸纳资本的、固化资本的,而资本只有在流动才能增值,看资本论。)我在前面正帖已经说过了,住房时的本质是金融,形式是产业,我们千万不能被表象所迷惑。房产的本质是金融,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虚拟经济。我们身边的例子不少吧?股市、汽车、电信等等,他们赚的是什么钱呢?垄断利润。马克思对垄断的论述已经够多了,我就不多说了。结果呢,显然是不持久的。我之所以看不过去,要讲这个问题,因为前面那些东西我们都不用举债啊,我们花的是以前的钱,而且汽车、股票等都是有钱人玩的,被骗了也就骗了,并不能对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但住房就不同了,它不仅花完了我们和我们父辈的所有积蓄,还花完了我们后二十年的钱和应有的幸福生活。他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得多。

    我最担心的是,一旦问题激化,我们老百姓会不问青红皂白,就和政府和党对立,被别人利用啊。外面的声音实在太多了,太多了啊。**主义和##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外部的敌人好对付,内部的敌人防不胜防啊。

    不多说了。言多必失啊。这儿我想套用毛 的一句话:这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我们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问题22:没有人怀疑本届当家人的拳拳亲民爱民之心,(不好意思,打击一下,人治社会自古以来不缺乏楼主这样的思维心态),问题在于,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被他们踢出圈外(这事有过先例,还记得否?),决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的,因此,真正要解决问题必须靠宪法制度!弱势群体必须要有自己真正的利益代言人,而不是别的什么救世主、民族服饰盛装者来代表他们,在政治的层面上,比如说现在的人大,理性、和平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利益诉求,并能将大多数人的政治及经济意愿经表决后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加以实行之。但现在的情况是,既得利益集团对触犯他们经济利益的任何试探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牛金星

    原本不想再回帖的,就此结束。看到了叫“牛金星”那位朋友的留言,实在是感慨颇多。这位朋友说“关于本届当家人的描述,有麻痹劳动人民的嫌疑”,算是对了一半吧。已经处在绝望中的人,你还要断了他最后的希望吗?但在所有任职的总理中,确实是最优秀了,即便是我们的周总理,周总理出台过一项有助中国经济的经济政策吗?没有,只有毛 。这些孤岛上的人们除了又一次眼巴巴的等待那艘传说中的大船出现,还有能做什么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我们能不能赢得胜利,这也许仅仅是我的希望而已。我们面临的困难太多,我们犯下的错误所产生的后果也在慢慢浮出水面,我们已经不能再通过快速发展来掩盖问题了。就像吸毒一样,到后面剂量越来越大才能掩盖痛苦。

    但问题摆在那儿,我们能逃避吗?想逃,又能逃到哪儿去呢?我们面临的问题难道仅仅是房价居高不下吗?想得也太简单了。我们面临的是这20多年来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唯一渴望的就是这些问题能慢慢解决,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这个时间,我们也是否有这个能力。问题的解决也许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再慢慢失去对事态的控制。

    房地产下面隐藏的是银行问题,银行问题下面隐藏的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下面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下面隐藏的是我们的现有的政治体制问题。这是个连锁反应。不比原子弹威力小。

    20多年来,我们先动的是经济体制问题,但由于在改革中,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未能协调发展,形成的不匹配的结果就是: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作用导致了我们的权力寻租,腐败滋生,国有资产流失;经济体制对政治体制的反作用,又促进了政治体制对经济体制的不和谐。这20年来,我们就是在这不和谐中走过的。

    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我除了苦笑别无它法。为什么会这样的节日呢?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没有呢?这是谁造成的呢?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却又要自己来保护。如此自相矛盾的事也能发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说白了,就是我们的税务体制。学财务的朋友知道,我们的税收征收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而不是在消费环节。地方税收从哪儿来呢?他们是向企业征收的,而不是向消费者征收的。我就听说过有个地方政府领导说政府向为纳税人服务的。悲哀啊!!!没有地方政府的纵容,那些企业他们敢吗?还有就是我们的法律,他们保护的是谁呢?我至今都没有搞懂,上市公司造假上市(听说过江苏琼花吗?)居然适用的是证监会的管理条例,而不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者再不济也应该是用民法通则吧?为什么啊?就不是因为我们国有企业自已身不正吗?自己也造假吗?还有不就是收取贿赂吗?摆明了就是联合起来骗骗小股民的钱财吗?骗了还让你没处告。企业产品造假也一样。

    那么多企业为什么能那么容易得手啊?难道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的法律不是保护弱者吗?我们只能等待改革。

    还有就是我们政府对GDP的迷恋,我们太想达到人均GDP多少多少美元了。我们的政府费尽心机在创造GDP。连上公共厕所都可以通过收费计入GDP,连毛 建立的国民之本的教育医疗也产业化创造GDP了,我们后面还要做什么呢?我们的地方政府除了通过垄断来赚钱,还有别的本事吗(垄断赚的是国民的钱,无法赚外国人的钱)?房地产也许是最后一块蛋糕了。

    有人说房地产绑架了银行,那我说,地方政府也绑架了中央。上海只是地震的中心罢了。上个礼拜听了央行上海分行领导的报告,听完后,我的心简直要流血。我们的领导会的只是掩盖问题,而从来不常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笑啊可笑啊,我们拥有最先进的理论,拥有先辈给我们创造的最好的文化政治财富,却从来不用,而去用西方的糟粕。说上海是最崇洋的城市,实在是不过分。反过来看西方,看美国,人家却吸收着毛泽东思想,用马列主义来改进自己的统治。真是可笑。

    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也许是我危言耸听。这五年,是关系我们生存的五年。这场战争将是我们抗战和内战。在经济方面,我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胜利在软弱和迟疑中失去。我不害怕硬着陆,而害怕不着陆。

    不是我不愿意解释高房价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是无法解释,其中有太多人为的因素的。上海,繁华的下面,已经烂透了,它已经再也找不到能支撑自己的东西了。现在它也已经在慢慢失去房地产这个最后的拐杖了。它也许能利用控制媒体来迷惑我们的眼睛一时,但却掩盖不了一世(可笑的房地产网上交易系统,居然会有人相信上面的数据?我们的老百姓朴实啊。)。挂羊头卖狗肉的事,也快要到头了。

    说得太多了。

二、一个陕西大学生的真实经历

  0

  从1996年起,近十年来,我没有真正快乐过。我不想说我要的幸福是什么,但我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十年弹指一灰间,对于平常人来说,十年既漫长而又短暂。2005年五一将至,我甚至可以清楚的记得1996年的五一我在干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我那是寄读在别人家中,寄人篱下的日子很是不开心。我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帮我找的那间昏暗而又潮湿的小房间里,听郑智化的带子,吸“长沙” 牌香烟,写作业然后睡觉,那是天气非常好,我不愿出家门,昏睡一整天。

  十年,这十年我过的很失败,成长的烦恼和莫明的空虚让我受够了。这些年,这世界上最疼爱我的奶奶去世了;父亲生意失败啦,家境由盛转衰而又一泻千里;我们家引以为荣的舅舅死于一场车祸;母亲陷入民间教会而不能自拔;我离开喜欢我的女友后,而又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她,这件事让年轻的我好久没有缓过神达四年之久;我被学校制度和周围一帮婊子养的搞的郁闷至极;我最喜欢的弟弟和一帮小流氓学坏,对我冷如外人。

  我开始没有了朋友,只有敌人和仇人,我一生中最艰难的几年在在大学中度过,我恨死了我周围所有的一切,我以前所有的信仰都已土崩瓦解,我不相信一切,我只相信,如果我写不出我心中的书,我将在30岁的时候自行了断,我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

  1

  那时一个晴朗的午后,突然间有一个真理般的念头出现在我的大脑中,我这一辈子不会干成多大的事情,当我清醒过来,并发现这是真的的时候,我难过的无以复加,心情沮丧至极,屋子里简单而又明亮,我瘫坐在椅子上动也不想动。

  我成长的过程早已证明 ,小农组经济的劣根性在我心中已扎根,小农意识注定我长不成一颗大树,这在我一生下来的时候早已注定。思想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走远,许多事情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不可改变。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

  我考滤了很久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通了。我想这辈了,只要我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认为那是对的,并且一直坚持不放弃那就行了,其它一切我无所谓。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心态也是可以调整的。我还想说的是,我不想过的太贫困,但我可以忍受暂时的穷困潦倒。

  2

  在大学毕业临近的日子,我莫明其妙的对一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同学生了厌恶之情,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后果可想而知,我失去了他。这些年我也不知为什么总是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很多的人,有的原因在我身上,有的是没有原因。

  失去朋友,我会失去很多,也可以得到一点。这些我不在乎,我无所谓,和人呆时间长了我更喜欢狗,对以前的一些人,我不好意思再去面对,我也不想作什么解释。我只想把这些不光彩的回忆忘记,永远忘记!我想让这一切烟消云散。我要寻找真正的自己,我要拥抱自己灵魂,我还要写关于我的小说。

  3

  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我们一块去踢球。我的室友小D被球地击中眼有角,受了点轻伤。

  踢完球,人肯定是挺累的,他没有冲澡,卧在床上,拿起摇控器不停的换台,嘴里叼根香烟狠吸。一个同事过来看他伤势如何,他摆手笑到“没事,没事”然后闭上眼睛,头也不抬郑重的说:“人这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再吸一口烟,继续换台。

  我不知道小戴说的“也就这么回事”指的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当时他要说什么意思。只是以后,我经常会用到“也就这么回事”,比如形容一个女生如何,或者有人问我最近过的如何,我就如此作答 “也就这么回事”。

  4

  2004年我快毕业的时候,无所事事一个人在宿舍。想到马上要参加的工作,也就写了以下几个条例

  1、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

  2、 平等对等同事,并保持距离;

  3、 不对别人发火;

  4、 不问别人个人问题;

  5、 能帮别人的忙,尽力而为;

  6、 毕业前校友录达30人以上(我是创建者)

  7、 心中一旦决定的事,表面上决不再犹犹豫豫;

  这些我都作到了,来宝鸡上班这段时间,我有了一块经常玩的几个同事,然后一无所获。要命的是我在一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我们工厂有个规定,毕业生进厂半年算为实习期。实习期满后,有些局部变动,然后定岗,定岗后部门不同收入也会相差很多。

  有一个月薪2000元的工作供我和另一个同事竞争,最后他得到了,我现在干的工作是1000元的,就工作强度而言没有多在差别,国企里干多干少一个样。

  这件事后,我也埋怨过、难受过、失落过,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有绝对的吸引力,事后我分析原因,是我没有我上层搞好关系。

  我和我同一级别的人关系都很融洽,没有给领导留下多在印象。我讨厌下层,他们在一起相互同情,相互温暖而又相互给予很有限的帮助。但这些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用处不大,这也是一个人干事业的敌人。和他们融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场错误。但为了不影响心情,也不要得罪任何人。

  我不怕孤单,不怕寂寞,我还要孤独。

  5

  2004年7月,我从一个山沟沟里的大学毕业,进入西部小城宝鸡一家国企工作,中途在家休息几天,怀着对前途美好的憧憬,我出发了。

  途中,在西安逗留了几天,姐姐为我打造了全新的装备,新衣、新鞋、新被褥,以前在学校的东西,统统扔掉,免的眼见心烦。只是用了四年的饭缸没有丢,因为丢饭碗是一个很不吉祥的说法。

  6

  我生在陕西,长在陕西。

  途中转过学,升过学,也休过学,更是经常逃学,但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活过24岁,长这第多年离开陕西仅限于大三那年去德阳实习三个月。

  我是一个地道的陕西人,陕西有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女友恋人。张楚、许巍、郑均、贾平凹、伊沙、路遥,这些曾经给我不少影响的人均出自我的家乡,让我倍感亲切。

  假如有一天,国家从新划分辖区地域,把我和这些划分开来,我想那时我会失落很多的。

  7

  从2002年起到2004年,我在大学中度过。关于大学,我有很多话要说,我还有很多感想。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想把这些灵散的记忆整理起来,我要写一部小说,我还要再写两部,是关于我的另外一些事情。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功,我要试试看。

  8

  2001年暑假,百无聊赖的我和弟弟去地里干农活。每次我们吃完午饭去,天黑回来,那样人有事作,才不至于有多痛苦。一天下午干完农活,我们拿起家具往回走,说说笑笑。这个时候,夏风微起,这个时候累了的身体得到放松,相当舒服。不知为什么弟弟突然告诉我说,我应当写书,因为我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我相信弟弟和话,因为他是最了解我的。这句话,可能要影响到我这一生。

  在这之前,我很想作一名商人,而这之后我真正考滤起自己以后我何去何从。我想通了,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服装的广告语,很喜欢这句话,这也是我一直支持李宁的原因。虽然我很穷,但我的上衣全穿名牌。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着手准备,开始了我记录自己大学的历程,这中间全是基础知识的积累阶段。这个历程不可谓不艰辛,不可谓不困苦,但对一个生命注入动力的人来说,这些只是小儿科。

  我放弃了自己的所学专业,开始一本本读小说。到了毕业,我在外国文学面的知识,决不会比中文系学生差,比有些人强很多。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挪威的森林》,很幸庆第一次读小说就遇到如此好的作品,让我的兴趣大大提升,至今这部小说我读过不下十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我的网名与本书同名;让我第一次流泪的书是《月亮和六便士》;让我得到很多乐趣的书是《堂诘诃德》。

  9

  正在写序的时候,我和人发生了矛盾。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住两人宿舍有太多的不便,很多人都想申请住单人宿舍,房间很是紧张。在我的另一个同事都有需求的时候,我得到了满足。矛盾也就来了,我得到了房子,失去了朋友。

  其它这个同事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生活节俭,待人真诚,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快心,但那些日子一去将不复返。

  周末球场上,他的同伙为了一件小事搞的我很是不开心。以前我们在一块玩的都很好。很又一次感到人的复杂性和一丝丝的失落。生在改革开放,长在社会变革时期,我一直在没有营养的氛围中走过,我是说我周围没有有价值的人。几乎所有的家伙都乏味至极,平淡无奇,而又一文不值。我小瞧这帮婊子养的,我看不上这些人。他们没有目标,没有上进心,而又心胸狭窄。他们是这个精彩世界的辅助物,他们只自生自灭。

  我在杂草丛生的环境中生长,但我想长的快一点,我想飞的高一点,我也一直在努力。我相信我在这种平淡无奇,平铺直叙的环境下正在孕育力量。

  我要写伟大的作品,我要用另一种方式说话,我另一种语言叙事。

  这是我存在,活着,受苦受难的唯一理由。

  10

  年初我在一片小纸上密密麻麻的写下了我的小计划,把他贴在办公室的隐蔽角落里,想起来看看,用来监督自己。

  1、 好好的女友呆在一起,顾及她的感受;

  2、 至六月写3万字以上,年底达十万字;

  3、 能独立完成装机的整套过程,能检修电脑的一般小毛病;

  4、 通读专业课书籍,不一定详细了解,但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

  5、 身体搞好,早起、踢球、作早操;

  6、 搞好同事关系,开拓人际网;

  7、 培养好的习惯,形成自己的个性;

  8、 每个月给弟弟300元生活费,给妈妈存100元。

  以上这些条例,我大部分已经作到了,或者说正在作好的路上,但唯独第8条我没有例行。总觉得钱不够花。

  11

  我的收入非常低,这几个月来,我的平均收入是600元左右,我还正在谈恋爱。

  我不是为了600元收入到这个地方来的,我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作。

  刚进厂不久,很多人开始抱怨、比较,说工资少厂里对人不好,也开始消极怠工。我没有抱怨,但我心里是和他们一样想的,我也会比较。我是一个不喜欢抱怨的人。我开始消极怠工,并且为自己的作法找理由。我当时的想法是给那么点钱还想让老子干活,没那么容易。整日浑浑噩噩,每天早晨起来,我不知道我今天要作什么,有什么具体的事需要我去作,心里倍感空虚难受。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醒悟的,大概是“十一”回了趟家吧,我现在看来当时的相法真的是太婊子了,而且一点都不实用和有趣,现在我理清头绪了。

  1、 我对工作本身毫无兴趣,我不想也不会在工作上有什么大的作为,它只是一种维持我干我自己的事业的一种手段,工作作的过去就行,不让领导批评,不让师傅说三道四就好;

  2、 我的工作很轻松,有大把的时间供我自由支配;

  3、 我还很年轻,只要身体健康,心情不坏,钱多少我在27岁前我可以不在乎。我也可以没有存款,但知识存在脑中就行。我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过的好一点,暂时的不爽我无所谓,我想对一个蓄势待发的人来说,目光要看着远方。对于那些每个月比较工资多少,整天算计别人收入的家伙我一概避而远之。我的女朋友很好,真心爱我,愿意跟我过暂时的苦日子,我的父母也很理解我,从来没有向我要过钱。没钱的日子,可发约束爱花钱,好虚荣的我。

  4、 除了对我将要完成的小说感兴趣以外,其它我任何事情在我心里都是配角。我要说出心中的话,写出的年来以直没有完成的梦想,我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这个环境很适合我干这样的事。

  5、 2005年我已经过24岁了,也是我的本命年,我一定要完成我的小说。我不管它是什么样子,我不管写的质量如何,我不管有没有人说一句赞扬的话,我只是要写完他写完这预计的十一万字 。

  12

  晴朗的周日,踢球间隙,吸着香烟,晒着太阳,看着别人在球场奔波。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旁边篮球场上,繁华一片,再旁边的秋千上坐着几对情侣,这片地方一片休闲状态。

  这个时候我全身心放松,非常舒服。这个时候,我也会不安,为我的生活。我的轨迹就是上班、下班、踢球、看球,没有多少钱,但很安逸也很舒服。我内心深处喜欢这种安稳清淡的生活,但我也很拒绝这样的活法,它会使我失去上进心而没有战斗力。这样下去,就会像我们办公室的老员工一样,一背子平平安安而又碌碌无为。

  我想起了前几天拜访过师傅家的感受。

  回想我刚才瞥见的这种幸福家庭生活,心里不无艳羡之感。这一家人感情似乎非常融洽。他们说一些外人无从理解的小笑话,笑得要命。如果纯粹从善于辞令这一角度衡量一个人的智慧,也许我的师傅算不得聪明,但是在他自己的那个环境里,他的智慧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不仅是事业成功的敲门砖,而且是生活幸福的保障。师傅的太太是一个招人喜爱的女人,她很爱她的丈夫。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一个已经出息成美丽的姑娘,将来还会生育活泼健康的孩子;另一个则是仪表堂堂的男子汉,显然会成为一名军人。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他们幸福的一生并未虚度,直到年寿已经很高,才告别了人世。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象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象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13

  冬日的晚上,我正在熟睡,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

  原来小D从外边带了个女人回来,在那边床上大动干戈,我赶紧知趣离开,抱上被子去另外一个宿舍和小杨同睡。这一夜我很难入睡,身体饥渴的厉害,我想起了我可爱至极的女友。

  14

  小D非常热衷于网络聊天,希望能通过网络认识更多的女生,然后把她们搞上床。他为此忙碌不堪,忙着借钱、去网吧、去酒吧、去约会。小D得手的情况也是非常之少,据我所知,仅有一次,有一个质量很普通的酒店服务员自愿和他上床。他结交女生多,口才好,自己在这方面很是得意。没事使拈来一套泡妞理论给大家讲。他乐此不疲。

  15

  2004年十月份,别人说给我提供资金,我说我想炒股票,我们一拍即合。

  这开始夜以继日的学习这方面知识,那个时候我很少在12点以前睡觉,当我发现中国股市的本质时,我一点动力都没有了,那个人在以后也向我摊牌无法搞到资金,我们又一次不谋而合。

  在研究股市的这段日子,我发现一个真理人民群众是用来被宰割的,这与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的东西是完全相反的。我发现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党给予特权的官僚。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报道 ,一个中学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要好好学习的思想,将来的目的是赚大钱,娶美女。以后这个老师被很多人指责,甚至在学校已经混不下去了。我想这个老师是诚实而又有良心的,他说的是真话。社会的大趋势,不用说大家心里是很有数的,只是因为他多说了几句真话。

  现实中任何一个男人,很难抵御金钱和美女的诱惑。

  莫明其妙的欲望会很害人的。

  16

  2004年,一个萧瑟的深秋,我的一个网友约我出来溜哒,他也是我的校友,在宝鸡一个国企上班,那一阵子,他准备办理辞职手续,那个时候他比较郁闷。出来转了一大圈后,来到刚建成的拦河大坝上,河面波光粼粼,秋日和煦的阳光洒在每个出来休闲的人身上,他告诉我对于一个学软件的人来说,这个小城市不适合他,片偏避、狭小、信息闭塞。他要回西安去,那里有以前的朋友可以收留他。他不在乎钱多少,他不在乎是否辛苦,他说干苦力他也无所谓。他没有给我说他的具体目的和想法。这些私人问题我一概不问。我从此人身上看到了力量,我帮他把书搬西安后,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个朋友对我影响很大。

   我们聊了很多,也很投机,关于《肖申克的赎罪》,关于陈天桥、丁磊、吏玉柱。和他有很多的共同语言,我告诉他,我要写小说。他说贵在有自己的想法,放手去作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喜欢一整天坐在河边扔石子,那你就扔吧。

   如果把小说比喻成扔石子,那我现在就开始扔了。

   上大学这四年,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时光,这四年我不得已而为之的在上之,我的青春在这里消逝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也在这个时候形成。我从农村走向城市,这几年遇到很多人,也见过不少事,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想法,我激烈的思想斗争曾经让我苦不堪言,给我留下太多的回忆。这段时光,也是我最为暗想沮丧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像一只生病的兔子一动也不想动。这个时候,我发现在我在看问题方面有自己的一手,就像说有些人泡妞有自己的一套,在足球场上踢任意球有自己的一脚一样。我开始发现其实我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聪明至极。所以我也会经常痛苦,我发现了很多事情的真像。我没有办法改变很多的事,我只能把他们说出来,我相信,事情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我的这部小说,以记实为主,我要写的是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经历和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包括我喜欢的事:摇滚乐、足球、小说、几个女生。我还要写我非常讨厌的事物:性压抑、大学生活、不少婊子的养的人物。我不是一个什么作家,也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我在写文章方面没什么天赋。我只是整理记录那些曾经年少的想法,我不些凌乱的思路。我只能想到那写到那,当然我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它写的整齐一点。现在我写了三万字了,加上这个序言共有四万字,我还没有给小说起好名字,我决定年内写十一字完稿。 我想说的是,在中国我看不到我喜欢的书,那些所谓的书,我瞧不上,我决定给自己写本书读,好久没有看到好的作品了。对于一个好读书的人来说,写一本书给自己来读,我想是再完美不过的事了。相到到了年底,我可以吸着香烟,品着香茶读自己的小说,我心情激动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顾不是眼前的所有困境,我穷的一塌糊涂,负债累累。我现在才验证了老员工说的话,钱搞的我很狼狈,我开始自己学看作饭。我开始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不出门,没感觉的时候就发发呆。我把和女朋友相会的时间定为每隔一周见一次,尽管我有时很想她,到了周末,我会无事可作。

  17

  春节我没有回家,我也想试试一人过年的滋味。过年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大家都回去了,

  我一个人睡睡觉,看看电视。我对《大红灯笼高高挂》印象很深。只是春节的日子格外短,给家人打打电话,然后就收假了。

  18

  我还想说的是,2004年我的最的收获是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女友。

  2004年11月5日,我像往常一样上这样枯燥无味的班,早上看报中午吃饭时顺便卖了一本《足球俱乐部》来消磨时间,顺便买了一份买足彩的报纸,上班时间在厂里的一个小角落里研读,很快就下班了,这样的话时间会过的很快,我也不至于有多无聊。下完班后,很是没精神,这种上班的日子我很难过,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浪费了时间,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都 这样了,我也只能这样,我想我当时的心态就很产能印证环境都人的负面影响,我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只能顺着大部分人的思路走。

  下班后,正好一个无聊之人约我上街,反正一直呆在这个离市中心有10元钱出租车费的工厂里也不是什么好事我就陪他上街,在超市里买了点生活用品,准备在街上漫无目的的走走,然后回家。这个时候,M出现了。

  “对不起打扰一下”这是M和我说的第一句话。这个时候,我正走在回家的公交车站途中和我的那们同事。情况是这样的:M和她的一个同学上街,两个人都带了50元左右,在超市买生活用品,要命的是两人都以为对方带的多余的钱,然后都把钱花光。好了,没有乘公交回家的钱了,虽然仅仅是两元钱。在M恨下心拉下脸皮向路人借钱的时候我出现了(低着头的M下定决心向抬头看见的第一个人借钱时),我没有多想,把正好顺手的两元钱给了她,她能表现出来的对我感激之情,一定要把电话号码留下(当时我的电话正好坏了)说一定要把钱给我还回来,还要谢我。回去之后,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这种事情还是比较有意思,必竟我的生活太缺乏这种意外之事,平淡的不能再平淡,顺便给同事们说了说大家奚落一番完事。

  之后,我给M打过两次电话,寝室都没有人。我那是也没有什么事,想起来了,想打个电话找个说话是就给她打了,那时我用IC电话。之后又有一次,在寝室用同事手机打,终于拔通了,她很感意外,说的话也牛头不对马尾,只是我们定下来,忙过这一阵子(宝鸡正在创卫生城市,她是班上的班长,整天和大家在一起打扫卫生)大家在一起吃顿饭,算是对我的感谢。

  在网上我们碰到了,主要讨论的是去那里吃饭的问题,当然顺便聊了一些其它问题,诸如:有没有男女朋友的问题。当说到她们学校,学习风气不好时,M告诉我她要比其它人多学一点,因为她们作的是救死扶伤的工作,这是令我很满意的句话,从此我很想了解这个女生.

  两周以后,我们约好相见。

  这中途我回了次西安,主要是买一部手机,因为我要联系夏萌,我们从那次相遇以后再也没有见面,但我对她的印象越来越深了。

  在我全身赤裸搂着M美妙至极的胴体睡觉前,我们见过三次面。

  下面我说说,我们三次见面的情况 12月3日,我们如约聚餐。夏萌,比我想像的还要好,我是说长像和气质。套用广告上的话说就是形像好、气质佳、口齿伶俐。这段时间我也会想起她,但确实已记不清楚她的准确长像。去“百人王”吃涮锅,一行三人,还有她的同学。大家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也算是联络感情吧!她问我大学好玩吗?我为什么在学校没谈恋爱?她还说她们有时挺无聊的。吃完饭,她们陪我走了好长的路,甚至到了我们的寝室,坐了一会,叫辆出租车送她们回家。那是夜已很深,到了11点左右。这中间M有两个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 从包里有点搞怪动作的拿出手套,给她的同学,而且一脸正气;

  二、她用一种可爱的腔调说她是副班长的时候。

   回去以后的周内,我们电话联系。

   12月11日我约M,过我们这边来玩,我从周中就开始准备。她来的时候,我要说什么话,作什么举动,我把它记录在一张纸上关于我的思路,那张纸我现在还保留着,翻开一看,上面凌乱不堪的记着的想法。回头看来挺搞笑的:一、大学;二、关于爱情;三、关于她的事;四、要表现出成熟;五、决不能动手;六、不能向她表示在感情方面;七、给她适当讲一讲大道理;等等等等。其实以上的记录我都作到了,事实证明,对她来说挺管用的。那天她来后,很顺利,一切按计划进行。

   下完课后,吃过饭,她过来了。我带她到我们这周围转了转。回家看了会电影,下午带她我们这边的小吃,晚上叫辆出租车送她回家。在M上车的一瞬间,我向她道别,她的表情让我很有感触,那一刻我发现我爱上了她。我也明白,我们会在一起的。她的表情是那种怪怪的,可爱的无法描写与回忆的模糊不清的样子。那一夜,我兴奋至极,吸了很多烟,也和室友说了很长时间话。

  中间,电话联系,彼此都能感到温度的升高。但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12月18日,我以找同学为借口,去她们学校找她玩,一起吃了顿饭,M还抢着和我付钱被我阻止。我们把剩余的饭菜打包,M打包是忙碌的样子,使我坚信她以后一定是个贤妻良母,想到这我非常高兴,心里面也很暖和。约好去看电影,在电影没开之前,在酒吧坐了会。我犹豫了好一会,鼓了很大勇气,牵起了好白晰的小手,她没有反对,我也知道事情会是这个样子的,但这个令人紧张,而又心潮澎湃的过程是必经的。

  那天,我们看的片子是《天下无贼》,对于片子本身我到没有多在的印象,只是开始那段,好听的插曲勾起了我儿是的很多美好的回忆。看完电影,M已经依偎在我的怀里,样子安详而又幸福。事后,我才知道,她也没有看进去影片多少。

  看完电影,送M回家。圣诞将至,我准备给M买点礼物。没想到第二天,又在超市不期而遇,总觉得和她很有缘分。她陪她同学上街,我们寒暄几句分开。

  平安夜,约好在肯德基相见。她刚起过澡,红棉衣、牛仔裤、小红皮鞋,很是漂亮。坐定之后,她要了肉圈、蛋塔之类的东西,我要了可乐。我们聊了一会,主要是说她以前的事情,很开心我们聊的。然后,带她去教堂,经过街道也算是逛了趟街,街上人不是很多,气氛也不是很热烈,不像西安。教堂比较令我失望,和我想像的大不一样,露天的人还挺多,这里不是我们该呆的地方,处在社会下层的中老年妇女在这边寻找心灵安慰。没有呆多久,我们离开,我以给她看给她的圣诞礼物为由,把她带到我们寝室。

  其实,为圣诞我费了很多心事,也作了精心的准备,我要在圣诞确定和M的恋爱关系,通过我的努力我她的配合,我们如愿呆在一起了。

  我们的寝室暧气很好很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日,室内温度也可以保持在15度以上,这个温度很暖昧,也很好的迎合了我们那天的氛围。我点亮了用蜡烛摆成的“I LOVE YOU X M ”的字样。在墙上早已贴好了我最想对她说的话“M,你是我的唯一”音响里传来《寂静之声》,我开始向M倾诉我对她的爱慕之情,说了关于我们美好的未来。

  那一夜,当我吃着M,柔软、温暖、略带体香、而又形状姣好的小奶时她哭了,并用力推开了我,那一夜,当M方便时,她体内的液体与我的器皿碰撞的发出的声音,听的我心里直痒痒。

  我们恋爱了,谢天谢地!

   那天晚上,我们睡在一张床上,我紧长张而又小心翼翼的帮她脱掉外衣、外裤、内衣、内裤,我一直在吻她,她闭上眼睛慢慢的迎合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女性的胴体,兴奋、激动、而又不知所措。我爬在她身上,跪在她身边,站起来看她在床上蜷成一团双肩护住美妙的小乳房,一双大眼睛惊恐而又柔情似水。我边吻她的脸边用手爱抚她的小耳垂。我轻轻的含着她的小耳垂,她的耳垂粉粉的充满肉感,在我的爱抚下慢慢变红,包括她的脸颊。 她轻轻的呻吟,轻轻的对我说情话,我也不时对她说我一生 也说不完的情话。她的欲望很简单,就是要爱她我的欲望她很简单,就是要占有她、拥有她,占有她的身体,拥有她的灵魂。我轻轻咬她的脖子,中指进入她早已潮湿的阴道,我含着她粉红的小乳头,用舌头轻轻的搅动,并轻咬她的小奶。偶而她会轻叫,红着脸让我轻一点,她看我的时候,我就去吻她的眼睛,她会继续闭上眼睛。她说我好坏,我说我只爱你一个人,你是我的全部我的唯一的财富。我用一只手重重拧她白而又肥的屁股,她以会叫起来。她双手在我的背部轻抚,我把她的手放在我的阴茎上,让她握着我那坚硬膨胀的器官,她握了一下,又红着脸放开了。她说她害怕。

   我把她翻过来,让也爬在床上,我吻她的后背、屁股、大小腿,我边用手爱抚她的全身,在屁股上,轻吻重捏,搞的她悦耳的声音四起,有时她会小声说痛,让我轻点。她的腰很细,屁股丰满,我看我很是受不了。

   我把她托过来,用舌头在她的阴道口搅动,她已经湿的不可救药了,她身体轻微的颤抖,双手平放在床单上,双脚紧蹦,眼睛大胆的看着我。我知首我该进入了,尽管我慢慢的进,她还喊痛,脸上我表情很痛苦。我尽自己最的努力的轻轻抽动,感觉妙不可言,看着她的白奶子,在我身下不停晃动,听着她的悦耳的叫声,我感觉我进入了一种仙境,我忘记一切,我感觉我上了天堂飞的好高好远。我一泻而出,一下瘫倒在她身上,我想就这样死在她怀里。

   我发现了血迹,我浑身大汗淋漓,点起一直香烟六神无主的望着窗外,我听到她的抽泣声,我紧紧的抱住她,我要爱她一生一世,我只要她一个人。她久久的看着我,轻轻的点点头,躺在我怀里。

   作爱是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她让我获得了极致的感官享受。我不曾有过多成就感,不曾作过多少有意义的事情。但在我的女人身上,听到她发出的关于爱的那种美妙绝伦的声音时,我在她下身那温暖潮湿的包容下,欲死欲仙,在她的包容下我飘呀飘直到很远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一切,我也征服一切。完事后,她静静的躺在我怀里的时候,我发现这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幻觉,幻觉一场,但事实如此。在这个似曾拥有而又一无所有我过程中,我的生命在慢慢耗尽,我的人生缓缓驶向终点,我的肉体也将进入坟墓。而我还是一无所获,我的生命也变得一文不值。这个过程,我的女人一直陪伴着我,从来没有怨言而又默默无闻,她是我无聊人生唯一称得上实在的事情。想到这我再也想不下去了,但愿一切终止。我闭上眼睛,点燃香烟。

   这个女生,她信任我,深爱我,用一种信仰的目光看着我。在她眼里,我高大、安全、能给她想要的所有,她认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之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想到此,我很难过,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再普通不过的人,我小心眼、嫉妒、神经质。我曾经干过很多不光彩的事。我在别人眼里很不起眼,曾经,我受人排挤,遭人白眼。在我生命里最困难的两年在大学度过,我每天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我相信我是一个没有用处的人。我知道我必须作一些事情,一定要努力,为了我爱的我会获得幸福。

  老婆

  你好,真不知给你说什么你才会相信我。有点迷茫,经过一次梦一样的邂逅,经过一段大家的共努力,我们终于走到一块了,我的心情真的很复杂。经过这么多年的彷徨,等待,我心爱的梦中的女生和我在一起了。心中只有两个念头幸福,责任。有时用抚摸过你身体的手指掐掐自己,我发现这一切是真的,一种很真实的感觉,真实的让我感到不太塌实。

  我该如何爱你才对,我该如何对待我的女人,让她快乐,这是我现在一直面临的问题。

  老婆,以后在我面前千万别说誰欠誰的这类詻,我和你在一起自己的一种自发的感觉。我从来没想你要用什么回报我。

  我只是想,只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个人,他是真的很爱你,他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他对你是真心的,没有任何功利性。

  相信我吗?

  宝贝

  这是我打心底想对她说的话。

  以上的文字算是我小说的序吧,没有逻辑、没有顺序、想到哪到哪,也是我的小说的风格,如果有支持者请顶一下,我会继续的。初步计划在2006年以前把所有的东西全发上去,全文已经全部完成,只是另外一些稍作修改即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陕西 #经历 #真实 #大学生 #一个

相关文章

  • 谁能提供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

    谁能提供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故事?

      最经典是西游记 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孙悟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学会了做...

    2024-03-24

  • 求一个搞笑的笑话

    求一个搞笑的笑话

      1、五元钱被犯罪团伙绑架了,打电话给百元钞:"喂!你儿子在这里,不想我们撕票就用自己来换他!"百元钞想了一下说:"撕吧,撕了你们连5 块钱都没有了! 2 、...

    2024-03-24

  • 红包式的七夕节,是否已经歪曲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本来含义?对此你怎么看?

    红包式的七夕节,是否已经歪曲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本来含义?对此你怎么看?

    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为了见到牛郎,织女甘愿舍下天庭里的荣华富贵,和牛郎在乡下男耕女织,同样,为了追逐心爱的女人,牛郎追逐到天上,一年只能和织女...

    2024-03-24

  • 农村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趣事或者经历?

    农村有哪些让你难以忘怀的趣事或者经历?

    人生啊,从小长大会经历过无数个大小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酸甜苦辣,有时想想也挺有意思的,这些成长经历,也算是一种财富! 记得中学住校的那些年,有一次老师跟我们宣布...

    2024-03-24

  • 一个人生故事,让人泪崩!

    一个人生故事,让人泪崩!

      文/鲁吁   作家匡匡在《时有女子》一书中说:我渴望一生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越是出身卑微的人,...

    2024-03-24

  • 陕西方言笑话大全

    陕西方言笑话大全

      陕西方言短信笑话大全 (2007-11-08 16:56:00)▼   标签: 杂谈   1、树上各咎着两只巧,一只乖巧一只哈巧。哈巧对乖巧社:“你朝过挪一...

    2024-03-24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