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网文 > 高二语文问题(语言文字)

高二语文问题(语言文字)

发布于:2022-06-03 作者:admin123 阅读:17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吃醋

  惯用语。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的嫉妒情绪。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奖赏开国元勋魏徵,要赐他几名美女为妾,魏徵惧内百般推辞,李世民仍坚持让魏徵纳妾。

  此事传到生性泼辣的魏夫人耳中,一怒之下闯上金殿与李世民辩理。

  李世民龙颜不悦:“五嫂为何私闯金殿?”

  魏夫人怒气冲冲:“陛下为何要拆散我们恩爱夫妻?”

  李世民:“此话怎讲?”

  魏夫人:“陛下为何执意让魏徵纳妾?”

  李世民:“朕只是赐他几名美女为妾,五嫂仍是正房,何为拆散?”

  魏夫人:“哪个男人不是有了新欢,便抛弃结发夫妻?”

  李世民无言以对,便威胁说:“朕的话是圣旨,你私闯金殿,违抗圣旨,该当何罪?”

  魏夫人:“陛下硬要魏徵纳妾,在下不如一死!”

  李世民龙颜大怒:“朕成全你。

  ”随即命人拿来毒酒。其实李世民只是想开个玩笑,命人去拿的不是毒酒。但在一旁不知内情的程咬金见事不妙,出去用醋换下了太监手中的假毒酒。

  毒酒送到,魏夫人毫不畏惧,大骂李世民是昏君,然后一口气把一壶醋咕嘟咕嘟全喝下肚了,只想马上就要了结自己。

  谁料过了老半天,毒性也没发作,只觉得嘴里酸溜溜的不是味。

  程咬金在一旁打趣:“五嫂,毒酒味道如何?”

  魏夫人瞪了他一眼:“呸!跟醋差不多。”

  程咬金哈哈大笑:“五嫂如此能吃醋,真是个醋缸。

  这就是吃醋的来历。本来,魏夫人吃醋是为了捍卫真挚的爱情,可是后人把这话理解歪了,“吃醋”也成了妒忌的代名词了。

  借光

  惯用语。在困境中求得他人的谅解或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如有人躲雨在人家门口屋檐下,就随口说:“借光,借光了。

  ”或在人家处存放一下东西,也就说一声“借光”了。

  “借光”一词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传说在齐国某地有一个村庄,村上都很穷,妇女们白天在田里忙,到了夜里还要做夜工。为了节省灯油,大家聚在一起,共用点燃的一盏油灯。其中有个妇女家里更贫穷,她出不起钱,也混在里头和大家一起做工,不久被发觉了。

  有人向她提出责问,她就说:“我很穷,实在拿不出钱,但我每天早来晚走,替你们搬好坐椅,再替大家扫地和揩台抹桌,就以这些劳力来代替出钱,我是很识相的。再说,这里多了我一个人,未见得这光亮就会暗了。少了我一个人,也未必这光就会更明亮,就给我借借光吧!”众人听后觉得有道理,都同意她“借光”了。

  从此,“借光”成了句俗话,就这样流传开了。

  (程天程搜集整理)

  揩油

  惯用语。喻占别人或公家的便宜。

高二语文问题(语言文字)

  从前,上海有个开典当的老板,名叫汪宁,生意虽然兴隆,但非常小气,一钱如命。

  对伙计很刻薄,一天两顿薄粥,平时不开荤。他也苛刻自己,逢年过节吃点肉丝汤,肉丝少得像是要赤脚下去捞似的。

  有一天,他听到叫卖金华火腿,招呼说:“卖火腿的,南腿几钿一斤?让我看看。”卖火腿的拿南腿给他看,并说:“五百铜钿一斤。

  ”汪宁有意用又光又长的手指甲,挖进火腿里,挖了一点火腿油,并说:“五百铜钿一斤?这么贵。”又问:“北腿几钿一斤?”卖火腿的给他看北腿,说:“六百铜钿一斤。”汪宁又用另一只手的手指甲挖下火腿油,说:“这么贵,不买,不买。”卖火腿的问:“那么多少铜钿一斤你要呢?”他竞回答:“五个铜钿一斤。

  ”卖火腿的说:“真是笑话,五百铜钿买一百斤,苏州人煞半价呒没这样煞的!”说完走了。

  汪老板得意地回到家。吃饭时他两手沾满了火腿上的油,叫学徒四喜侍候他:“四喜,来喂我吃饭。”并说:“今朝你宁老爷好不容易揩到火腿上的油!”一面吃饭,一面舔手指,又说:“火腿到底是火腿味道,又香又鲜,味道真不错。

  ”一个手指沾的油吃了一碗饭,又舔另一个手指上的油吃了第二碗饭。他还这样打算:一顿饭吃两个手指上的油,明天吃六个手指上的油,还剩两个手指上的油留后天吃。

  当晚睡觉也只好叫四喜帮忙,两只手不敢放到被头里。他睡着后,他家的黄狗刚舔过茅厕里的屎,闻到他身上的油香味,过来把八个手指上的火腿油舔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汪老板又叫四喜喂他吃早饭,手举起来闻到一股臭烘烘的味道。他想,天气不大热,怎么会有臭味呢?大概火腿隔一夜就会坏的,早知道这样,昨天不如把它就吃光了。现在他想不吃,但又舍不得,好不容易揩到的油,还是把手舔着,吃完为止。

  后来,有人把爱占便宜和调戏妇女的人,都用“揩油”两字来比喻,用久了,就成了上海的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

  (丰禾畴搜集整理)

  马虎

  惯用语。谓处事简单草率、敷衍了事。

  传说宋朝时候,京城有个画家,一次他刚画了一只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虎头后面画了马身子。请他画马的人惊奇地问:“你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答道:“马马虎虎。”随后把这幅画挂在墙上日夜欣赏。他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答是虎,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回答是马。

  后来大儿子去狩猎,遇见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就将马射死,结果只好给马主人赔偿损失。二儿子在野外碰上虎,认为是马,便要骑它,结果被虎咬死。画家闻听二儿子被虎咬死,痛心地把画烧掉,并且作了一首诗以自诫:“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

  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从此,人们称办事不认真的人为“马虎先生”。

  (佚名搜集整理)

  大兴

  惯用语。泛指物品质量低劣、办事不讲信誉、交往不守契约等。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凡购买的物品质量不好,办事情不讲信誉不遵守契约等,都会脱口而出地说:“大兴”。这“大兴”何以成为人们口头相传的俗语呢?它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30年代的上海,在现今华侨商店右面一条街(过去的二马路到三马路之间)叫大兴街。

  这条街的沿街两面都是一爿连一爿的一开间门面的卖西装的小商店。他们出售的西装价格便宜,样子还可以,但衣料、做工质量都很差,大多是冒牌货。在当时,凡上海滩上有钱的人买西装,都要到有名的“亨生”、“王兴昌”。这些名牌店卖的西装如果上典当去作当货,可以凭牌子多当钞票。

  其他一些少钱财的人买不起名牌西装,但他们要穿西装,于是就到大兴街去买价钱便宜的西装,穿在身上也笔挺笔挺的。但内行人一看,就晓得是大兴街上买的“大兴货”。

  从那时起,“大兴”这句俗语就一直流传到现在。

  (俞思阳搜集整理)

  混帐

  惯用语。

  指言语行动无理无耻(气愤至极的骂人的话)。

  从前,我国北方的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为了寻找有水有草的地方放牧,常常带着帐篷式的蒙古包,赶着牛羊和马群到处游荡,碰上有水有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来。

  白天,男人们去放牧,各人都干自己的活去了,只留下老人或妇女看守帐篷。

  这时,在家的一些年轻小伙子为了找年轻姑娘谈情说爱,就乱窜帐篷,混进姑娘帐篷里去。如果帐篷里没有其他人,他们就尽情地又说又笑,眉来眼去,甚至交头接耳说悄悄话。有时候,年轻小伙子混进姑娘的帐篷,碰上老头也在那儿,年轻小伙子看见老头绷着脸,就会笑嘻嘻地说一声:“啊!对不起,我走错帐篷了!”急忙红着脸退了出来。

  年轻姑娘看见小伙子这种尴尬的神态,往往只投以淡淡的一笑。有时候,年轻小伙子碰上严厉的老头,待小伙子刚跨进帐篷时,老头就会愤怒地骂一句:“你又混帐了!”“混帐东西,又来了!”“滚开!”年轻小伙子自讨没趣,急忙退出帐篷。

  有些不怕事的强悍小伙子,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混进帐篷里去叫姑娘出来幽会,小伙子偷偷地摸到姑娘床边,把姑娘轻轻摇醒,然后一同出来幽会。

  一可是有时候小伙子在黑暗中却看不清方向,一摸就摸到老头身上去了,这时老头猛地坐起来,一个耳光打过去骂道:“混帐东西,你还不给我滚!”“抓住他!”小伙子只好一溜烟逃跑了!

  后来,“混帐!”“混帐东西!”这句话就渐渐地变成了一句令人气愤至极的骂人的话了。

  如果有谁做了不道德、不合情理的事,或对一些马虎、鬼混、不负责任的人,也骂上一句:“混帐!”当然其意义已远远不止原来的涵义了。

  (佚名搜集整理)

  来三

  惯用语。吴地方言,形容一个人本事大不大,想问题有没有把握,做事情成功不成功。

  说一件事成功不成功,俗语说“来三不来三”;说一个人本事大不大,俗语也说“来三不来三”。这句俗语是从哪里来的呢?

  明朝末年有个考官,一心想捞一把,就派人出去偷偷放出风声,说是谁拿出三百两银子来,就给谁一个举人当当。

  有个秀才也是个滑头货,不肯轻易把银子拿出来,生怕上当受骗。考官手下的人就说:“这好办。你一进考场,就可以给你一点预兆。不过你考完之后还是要先交银子,然后才能中举人,愿不愿意?”

  秀才一听,这办法好,就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进考场,一报名字,吩咐那个秀才坐在“来字三号”的座位上,秀才的脑子骨碌一转,心照不宣:是呀,来三,来三,还不是在打我招呼,要来三百两银子吗?于是,一出考场,就封了三百两银子,恭恭敬敬地送了过去。

  后来发榜,那个秀才果然中了举人。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也就在街头巷尾沸沸扬扬地议论开了。从此以后,“来三”成了做交易时的一句隐语:这笔交易要是能做成功,就说“来三”;做不成功,说“不来三”。到后来,别的场合也往往拿作比喻,这才成为今天这样的说法了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可以有两种理解:

1 下雨天,留客天。

  天留我不留。(主人的意思)。

2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客人的理解)

去掉一个天字,即“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可以有多种断句:

1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楼主说“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语法上没问题,可是为什么是“天天留我不”?怎么会用到“天天”二个字呢?

乃和B

一天,张开乃生病了,他到医院去看病,挂好了号,就坐在诊疗室外等待,过了一会,一个医生探头出来叫:“张开B,张开B!”这张开乃一听可乐了,还有人和我的名字差不多呢。

可渐渐地他就决定不对,老是不轮到他,他一生气就冲到诊疗室里,气冲冲的问:“医生,为什么还不到我?”

医生看看他问:“你是那一单?”

张:“就这单!”

医生:“那我叫了你的名字,你为什么不应?”

张:“你没有叫!”

医生:“我不是叫了好多次张开B吗?”

张:“我是张开乃,不是张开B!”

医生:“这不是写着张开B吗?怎么是张开乃?”

张:“乃,不是B!”

两人就吵起来了,到了院长室,院长问明原因,就让医生写检讨,这医生越想越是气愤,就写了一份检讨书:

检讨书

由于本人文化低,

错把乃字看成B,

经过教育和学习,

从今以后知道了,

乃是分开的,

B是和拢的,

乃就是乃,B就是B,

再也不把乃看成B!。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语言文字 #高二 #语文 #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