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笑话故事 > 东北的阿凡提--老郑头的故事[转]

东北的阿凡提--老郑头的故事[转]

发布于:2024-03-24 作者:admin123 阅读:23

  老郑头儿的故事

  我一直认为,老郑头没搞文学创作,是中国文坛的重大损失。他是家乡农村的一个兽医,瘦瘦的,有点驼背,留着山羊胡子,走路时背着手。

  老郑头故事如下:

  1.吹牛:

  大跃进时,县里开“以虚代实经验交流会”,老郑头代表我们公社去参加。别的公社的代表吹什么亩产几十万斤等等,老郑头上去说:我不种地,报不了高产量。我是兽医,为了响应党的大跃进号召,我也积极科研攻关,劁了一只公鸡,精心饲养,现在这只鸡啊,已经长的象牛犊子那么大了!

  台下掌声雷动。

  2.看病:

  老郑头在城里住店,登记时职业一栏填的是医生。晚上他刚要入睡,服务员敲门,说有个旅客腹痛,请他医治。老郑头说:行啊,牵进来吧。服务员说:你这个大夫,不讲礼貌,那人咋能说牵呢。老郑头说:我是兽医,找我治病不牵进来咋看?

  3.撒尿:

  老郑头坐马车进城,一时尿急,又找不到厕所,索性趴在马车上,掏出家伙便撒。一位骑车的城里妇人经过,见车下流水,好心的大声提醒:大爷,你车上有东西洒了。老郑头从容答到:洒就洒吧,不要了!

  他系上腰带坐起来,还谢人家:谢谢啦,大妹子!

  4.认干娘:

  有一次,老郑头骑自行车赶路,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老太太。他急忙下车把老太太扶起,连说有缘,当场认老太太为干娘,并送老太太10元钱做见面礼,老太太高高兴兴走了。事后有人问他何苦认娘,他说:不认娘,100块也打不住!

  5.打猎:

  老郑头的一大绝活,是讲他打猎的故事,而其实是冒牌的——他根本就没摸过猎枪。他可以向真正的外乡猎人传授打猎经验,细致到怎么抓土闻味判断野兽的公母,怎样学公狍子叫吸引母狍子,怎样出枪瞄准,让那些猎人心悦诚服。

  你若揭发他根本没枪,何论打猎,他立即给你讲他空手捉狼的经历:有一年夏天,他去江边打鱼(撒网捕鱼),晚上就住江边的网房子(极简易的土房)。打鱼自然吃鱼,他把不要的鱼内脏和鱼头,倒在房外一米来高的小烟囱里,因为倒在别处易招蚊蝇。他睡到半夜,听见屋外有响动,起身趴窗一看,是一只大狼在房前转悠。他当时后悔咋没带枪,但下定决心即使空手也要为民除害。

  天赐良机,成全我老郑大爷的一世英名——那狼闻到小烟囱里的鱼内脏味,爬到烟囱上,头朝下钻到烟囱里去吃。说时迟那时快,老郑头一脚踹开窗子,两步冲到烟囱旁,左手抓住狼的两条后腿,右手按住狼的屁股!

  那狼头和身子窝在烟囱里,屁股被死死的按着,心情必定不爽,嚎叫挣扎了半个时辰,溘然长逝...

  6.作风问题:

  文革时,城里派来工宣队,到村里搞斗批改。工宣队经过初步了解,认定老郑头作风轻浮,有男女关系问题,于是把他找到大队部,让他坦白交待。老郑头跟他们对抗了一天,最后不得不低头认罪,承认乱搞,女方的名字叫马玉兰。工宣队如获至宝,立即调查,结果证实马氏实为郑兽医老伴儿!再审老郑头,他突然哽咽道:唉,也就她肯跟我啊。。。

  7.见县长:

  现在老郑头已经很老了,行动不便,很少出门。县里动员大搞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县长李敬要亲临本村视察。村长为应付检查,动员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到地里修水渠。为了壮声势凑人数,特意用牛车把老郑头拉到工地,给他一把铁锹,让他装模做样干活。等县长大人的车队到了,只见工地彩旗招展,人欢马叫。县长高兴了,径直走到老郑头面前,亲切的说:老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干活啊?

  老郑头看了一眼县长,不紧不慢地说:早干不动了,有病还没钱治。今天李村长说,一个叫啥敬儿的县长要来检查,让我来凑数。这不么,就用牛车把我拉来了。

  8.赛诗:

  1973年(大约时间,记不准),全国学小靳庄,农民写诗歌,大搞赛诗会。赛诗会由乡里(公社)组织,规模宏大,场面热烈。有次俺们公社的赛诗会开到尾声时,公社书记提议,欢迎老郑头上台,来个压轴节目。

  老郑头有备而来,上台朗声念曰:

  “贫下中农雄赳赳

  狠批猛斗封资修

  天天作诗开诗会

  秋后照样大丰收”

  公社书记带头鼓掌。他下台后,小学刘校长悄声问他:老郑啊,那天天开诗会,不干活,秋后咋丰收啊?

  老郑头出口成章:咋丰收?毛泽东思想结硕果,划拉划拉就丰收!

  9.西哈努克:

  我身材短胖,回乡时去看望老郑头,他打量我一番,喃喃骂道:你他****,去柬埔寨啦?长的越来越象西哈努克!

  10.老郑头在城里住店,结帐离开的时候,服务小姐说:老大爷慢走!

  他装做生气说:这家伙!俺赶火车呢,快走还不让!

  11.绝食:

  1989年暑假,我从北京回到家乡,拜见老郑头,向他汇报风波经过,企图征得他的同情。

  他听后,坚决表态说:“你们搞民主,我不反对,可是你们的方式方法都不对头。在天安门搞绝食,更是错误的!”

  我满腹委屈:“请郑大爷指教。”

  他说:“你们这些孩子,靠挨饿要民主,多他吗的傻。要是换了我,我才不绝食呢。我就在天安门广场上摆一个小桌儿,整它一桌子的酒菜儿,一个劲儿吃一个劲儿喝,啥时候政府给我民主了我才停止。要是不给我民主,撑死我醉死我,你政府得负全部责任!”

  我恍然大悟,大放悲声:您咋不早说啊,当时俺们要是都这么干,现在何愁民主不成啊,呜呜...

  12.劁猪:

  老郑头半路出家,医术并不高明。有一次他给一户农家劁猪,进到猪圈里,潇洒的拔出劁猪刀,三下五除二,把一头活蹦乱跳的小猪给劁死了。他灵机一动,抓起小猪往地上狠狠一摔,高声骂到:“该死的东西,竟敢咬我的手,摔死你得了!”

  他出得猪圈来,主动赔了主人20块钱,扬长而去。

  他的人生格言是:宁可让别人觉得你脾气倔,不可让人觉得你水平低!

  13.上甘岭:

  老郑头还有一句人生信条:宁说悬话,不说闲话。意思是只开玩笑,不议人非。所以他在十里八村都很有人缘儿,那些下乡插队的知青更是喜欢他。

  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当过志愿军,复员后才由乡里安排当的兽医。那些知青爱听战斗故事,以下是老郑头讲的上甘岭战斗:

  你们听说过上甘岭战役吧?那是我一个人打的!啥?一个连?电影上演的?是啊,一开始是我们一个连,可是那战斗打的残酷啊,想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这心啊就难受。

  战斗经过?奶奶的,敌人想夺上甘岭呗。美国兵三个旅,南朝鲜军队五个加强师,外加英军一个来复枪团,天上飞机轰炸,地上大炮炮击,坦克集团冲锋,攻打了两个多月,楞让我给顶住了!

  咋顶住的?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啊。我是远用机枪打近用石头砸,扔炸药包撇手榴弹,埋地雷抛爆破筒,那家伙把我忙活的,一天得打二十五六个钟头!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我打退了敌人大小规模的进攻368次,毙伤敌军1万5千多名,俘虏抓了4千7百多个,缴获枪支弹药无数!

  胜利没有?那还用问!阵地守住了,敌人消灭了。我手捧着被炮火炸烂的红旗,那眼泪,哗哗的。。。。

  14.老郑头杀的5个人:

  有一天晚上,偶和几个知青大哥哥去老郑头家串门,听他白呼(胡讲之意)。他刚喝了点酒,脸红仆仆的。他让我们坐在炕上吃爆玉米花,他手端一大葫芦瓢凉水,边在地上来回走边滋滋的喝凉水。也许是喝了酒,他讲的故事似乎是真实的:

  我杀没杀过人?当兵哪能不杀人。人,当然杀过。不过我杀的不多,一共才5个。头一个,是个朝鲜老******。

  我在连队上,是当通讯员的,经常去后方给营部和团部送信。有一次,我骑着马,去给上级送信。走着走着,我觉得饿了,看见山坡上有一户人家,就打马上去了。到了房前,我把马栓好,走进屋子。

  屋里有三个朝鲜妇女,没有男人,当时朝鲜的男人不是当兵去了就是逃跑躲起来了。有个岁数大点的妇女,象是这屋子的主人,她用朝鲜话问我要干什么,我说饿了,给我整点饭吃。

  我会几句朝鲜语,简单的话都懂。群众纪律?战场上讲个屁群众纪律!咋方便咋整!我饿了,她就得给我饭吃。

  那三个妇女给我烧火做饭,我就上炕坐下。为了防备万一,我把步枪坐在自己的屁股下面。她们做饭很快,先用大锅闷了点米饭,盛出饭来再用刷锅水做了个咸鱼汤。把饭和汤摆到炕桌上,我就开始吃。

  吃着吃着,我发现那个女主人在慢慢往我身边凑,喘气很粗,显得很紧张。我刚要有反应,她突然扑上来把我屁股下的步枪抽出去了!她把步枪抄在手上,推弹上膛,对准我的脑袋就搂火!她的这几个动作整的特别麻利,一点也不象没摆弄过枪的生手。

  我那时年轻,反应灵活,战斗经验也丰富。我立即一低头--你们说我他吗的多聪明,我要是不低头,我要是往起站,我的小命儿就报销了!我一低头,就势向地下一滚,用双手抱住她的大腿,再用头一顶她的肚子,她就仰面倒下了。这时枪也响了,当然没打着我。我骑在她的身上,顺手拔出绑腿带里插着的匕首,一刀扎在她心口上!

  我站起身,拿起枪。哪个老******还没死,用手自己往出拔匕首呢。我又给她补了两枪,她也就不动弹啦。另外两个妇女都吓傻啦,站那儿直劲儿的哆嗦。我端枪倒退着出来,怕她们再反抗啊。我骑上马,就赶紧走了。

  这就是我杀的第一个人。

  唉,这么多年了,我还记得那老******的模样,她白胖白胖的,30多岁,眯着眼睛,穿一件白布拉吉(长裙)。

  “我杀的第二个人,是个朝鲜瘸子。”

  老郑头刚说到这儿,他老伴儿(正躺在炕稍假睡)睁眼抬头说话了:“我说老头子,你就这点儿能耐呀?除了杀老******就是杀人家瘸子!”

  我们哈哈大笑。老郑头继续讲:

  当时我们志愿军总是运动行军,每次都得需要当地的向导。可是向导又特别不好找。有一次我们连夜行军,连长让我们进村里找一个向导来。进村里一搜,只有几个老人孩子,青壮年都跑光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40多岁的瘸子,他瘸啊,没跑了。我们就拉着他,让他当向导。

  他一瘸一拐的领着我们走了一会儿,到一条山沟里,他突然放声大喊,山上立刻有人朝我们开枪!我一来气,举枪就把他给崩了。这就是我杀的第二个人。

  (当时我痴痴的端详着老郑大爷。想象不出这样风趣和善的人,会举枪就把一个残疾人给崩了。。。。。)

  我杀的另外的三个,是美国大兵。

  有一次战斗,我们连抓了5个美军俘虏。俘虏里军衔最高的是个少校,人长的高高大大的挺精神;另外4个估计是普通士兵,20来岁的样子。他们手上都戴着戒指,皮肤毛烘烘的。连长决定派一个班,把俘虏押送到团部去。去团部的路就我熟啊,所以让我带路。

  我们十来个人押着他们5个俘虏,也没捆绑他们,就上路了。走了一段路,赶上敌机来轰炸,押送的班长命令卧倒,我们就赶紧找弹坑趴下。这时那个美军少校用英语向他的伙伴喊话,意思是趁乱抢夺我们的武器,结果就打起来了!

  我当时的位置比较有利,用冲锋枪扫了他们一梭子,撂到了3个

  俘虏,包括那个少校。另外的两个俘虏也被别的战士打死了。

  把俘虏都打死了,也省得他吗的往团部送了,我们就回连队了。

  15.政治动员

  听老郑头讲完他杀人的故事,知青小阎问他:当时打仗,是不是得搞政治动员什么的?

  老郑头说:

  动员!那才热闹呢!一到打大仗之前,一定要搞思想鼓动。要全团集合,开忆苦大会。我们团有个通讯班王班长,苏北人,一到开忆苦会就是他上台讲。什么他爷爷逃荒要饭饿死啦,他爹被日本鬼子抓劳工累死啦,他娘被国民党兵强奸上吊死啦,他姐被恶霸地主抢走卖到妓院啦,他自己5岁就给财主放牛,冬天没鞋穿踩在牛屎里取暖----吗的,世界上的那点儿惨事儿,全让他摊上了!

  王班长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讲完,团政委就带头喊口号,就是为王班长报仇什么的。你光直不楞楞的使劲喊还不行,还得带点儿哭腔儿,声音得颤颤哆嗦儿的,要不班长排长发现了就说你没有阶级感情。你得这样喊——

  为-王-班-长-报仇————!

  (老郑头带着哭腔这一嗓子,他老伴儿当时就吓的坐起来了!)

  喊完了口号,要轮番表决心,再写请战书写挑战书写血书写火线入党申请书,再集体宣誓,整得你那叫热血沸腾啊!接着就拉上去打仗冲锋,那还有个不胜利!!

  16.打巧仗:

  有人问老郑头,何以在身经百战后生还,他说:

  打仗啊,你得会打,不能瞎打,要打巧仗。伟大领袖毛 教导我们说:要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我说呀:要保存自己,让别人消灭敌人。毛 还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说呢:活着伟大,死了憋屈。这就是俺的战略思想。

  俺的保命原则,是四句话:争取留机关,起码在连部,贴身跟首长,想法躲任务。机关咱没留成,咱文化低啊,就争取当了连部的通讯员。如果万一不得已上了战场,要记住:多喊杀,别乱跑,少放枪,勤卧倒。其它几条儿好理解,那为啥要少放枪?因为咱们子弹少,万一你把子弹打光了,你的枪里没子弹了,最后拼刺刀的时候你就容易吃亏。

  怎么叫让别人消灭敌人?我擅长鼓动啊。我们部队关里人多,尤其那些山东兵,实诚,义气。冲锋的时候俺就躲在他们身后,遇到需要炸个碉堡堵个枪眼的场合,俺就鼓动他们:“上啊,立功的机会来了,咱们团你仨最勇敢啦!指导员说批准你们火线入党了! ” 那些山东兵真就上去了。他们把碉堡炸了和敌人同归于尽了,我就上去把阵地占领了!

  连长也骂我:小郑,你他吗的成兵油子了!每次冲锋你都是最后一个,可每次占领阵地你却是第一个。受伤牺牲没有你,立功受奖却少不了你。你个龟儿子!

  我就谦虚说:哪里哪里,全靠连首长的英明指挥!

  17.骂驴:

  (此则笑话曾流传开来,刊发在国内的媒体上)

  老郑头腿脚不灵便了,走远路经常骑上自家的毛驴,所以就更象阿凡提了。

  有一次他骑驴去乡政府,找民政助理领取复员老军人补贴。到了乡政府门口,他把驴栓在一棵树上,便进楼里办事。

  事没办成,反倒惹一肚子气。刚出来,他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乡干部正在嚷嚷:谁的驴呀?啃草坪吃树叶,罚款!

  老郑头走过去,一边用手打驴的嘴一边骂驴:你个****!你以为你是乡干部啊?还走到那儿吃那儿,想吃啥吃啥。你个****!

  18.送鸡

  老郑头拎着一只大公鸡,去给乡民政助理送礼。半路上遇见一个乡亲,那人问他干啥去,他说:

  我干啥去?我他吗的送鸡去!唉,当年日本鬼子进村,他们在大街上就开枪打鸡。国民党来了,那些兵进院子抢鸡。土匪来了,他们到鸡窝里抓鸡。还是现在共产党好啊,不开枪,不抢,不亲自抓,他让你主动送去,多文明啊!

  19.枪

  前几天,俺们村组织民兵打靶。打靶归来,民兵连长在街上看见了老郑头。他拄着木棍,老态龙钟。

  民兵连长和他开玩笑,用半自动步枪指着他说:老郑头,举起手来!

  老郑头站在那里,浑浊的目光里竟露出一股杀气,冷冷说道:

  孩子,把你那玩意儿收起来。我年轻的时候玩儿碎的枪,比你看见过的枪都多!

  民兵连长自觉没趣儿,收起枪走了。

一、阿凡提笑话—智慧篇

  见不到就再见了

   一天,阿凡提在家生闷气。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

  来是位旅途中结识的朋友。来客对阿凡提说道:“我今天是途

  经这里,特前来拜访,免得以后您知道了生我的气!”

   “很好,很好,请进,请进!”阿凡提把客人请到了屋里。

  并给他端来一盘刚烤的馕和一些干果热情招待他。待阿凡提

  去里屋提茶之际,这位不速之客把一盘馕吃了个精光。阿凡

  提只好又端来一盘馕,刚要坐下,那不速之客又把茶喝光了,

  将空茶壶递给了他。阿凡提只好又给他提来了一壶茶,没过

  一会儿,两壶茶和两盘馕全让这位不速之客喝光吃光了。过

  了一会儿,阿凡提又给他端来一大盘香喷喷的羊肉抓饭。那

  人挺着大肚皮,喘着粗气,三下两下又把一大盘连饭带肉的

  抓饭吃了个盘底朝天。吃完,他抹了抹嘴,说道,“真香呀,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抓饭!”

   到了晚上,阿凡提讥讽地问他:“朋友,肚子怎么样?是

  不是再给您拿一些甜瓜和馕?”

   “阿凡提,你真聪明,想到我心里去了。”不速之客道。

   不速之客吃完了馕和甜瓜之后准备休息,临睡前嘱咐阿凡

  提说:“请转告嫂夫人,明天的早点给我做一锅烁依拉,别

  忘了放四个新鲜青椒,这样味道会更美一些。你看见了,我

  的食欲不好,这次出来,我是专门来找开胃药的,可能要在

  您这呆十来天,这足够我们促膝长谈的……”

   阿凡提一听,对他说道:“噢,是这样,您是到这儿来找

  开胃药的,我明天一早到沙玛尔罕去找一种扼食的药,如

  果见不到的话,那就再见了……”

   阿凡提说完就出去了。

  按你自己想的去做

   一天,阿凡提家的邻居因夫妻吵架,一气之下来到阿凡

  提家说:“我真烦死这个女人了,我想和她离婚,你看怎么样?”

   “如果我说你离吧,将来你会责骂我;如果我说你别离了

  吧,你现在就会责怪我,所以,最好还是按你自己想的去做

  吧!”阿凡提回答说。

  愿意要哪一半都可以

   国王想难为阿凡提,他与大臣们商量好后,把阿凡提叫

  来并对他说:“阿凡提,我们现在急需一件东西,请你给我们

  办到。”

   “陛下请讲,只要我能办到,”阿凡提答道。“国王陛下现

  在只需咳嗽的一半,请你立刻办到。”一位大臣说道。

   阿凡提连想都没想,从腰里拔出刀,把刀放入口中,然

  后大声咳嗽了一声说道:“国王陛下,请问您要咳嗽的右半拉,

  还是左半拉,随您的便。”说完就走了。

  四十问一答

   王宫里来了一位邻国的乌力玛。他要求国王对他所提

  出的四十个问题,只能用一个答案回答。国王左思右想,只

  得下令把阿凡提找来。阿凡提进宫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对

  那位乌力玛说:“请提出你的问题吧,我洗耳恭听!”

   那位乌力玛一口气接连不断地提出了四十个问题。然后

  说道:“阿凡提,请回答吧!”

   阿凡提站起来回答道:“那怕我能听懂您的一个问题也好

  哇!”阿凡提答完就走了。

  绳子上也能晾面粉吗?

   阿凡提的一位邻居常到阿凡提家里借这借那,借了又常

  常不及时归还。阿凡提有些生气,但他又不好意思不借给他。

   一天,这位邻居又来到阿凡提家,说:“阿凡提,我妻子

  正在洗衣服,把您家的那根晾衣服的绳子借给我用一下,我

  一会儿就还给您。”

   “好吧,请您等一会儿,我回屋看一看,绳子是否闲着。”

  阿凡提说完回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阿凡提出来对那位邻居说:“我的邻居。请

  您别生气,我们家的人在那根绳子上晾面粉呢。”

   邻居一听便知道阿凡提在捉弄他,有些生气地问阿凡提:

  “我聪明的阿凡提先生,绳子上能晾面粉吗?”

   “怎么不能晾?不想借的绳子别说是晾面粉,就连水、火

  都能晾。”阿凡提回答道。

二、阿凡提简介

  阿凡提,又译阿方提,(维语“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جحا (朱哈) 或 نصر دين (纳塞尔·丁) ),是一位活跃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诸民族中的人物,他普渡穷苦人民、阻止权贵剥削穷苦人民、阻止蒙古继续西进。

  在中亚西亚和新疆的传说中,他被称作阿凡提;西亚地带为纳西尔丁或纳塞尔丁。在不同地区的传说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导师的头衔来称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中文名 阿凡提 外文名 جحا 别 名 纳西尔丁或纳西列丁等 国 籍 土耳其 出生日期 1208年 逝世日期 1318年 信 仰 伊斯兰教 主要成就 普渡穷苦人民、阻止权贵剥削穷苦人民、阻止蒙古继续西进。

  世界阿凡提

  是否确有阿凡提其人,以及此人活动地区,生卒年月俱已不可考。据一般的推测,他可能是在11世纪到14世纪之中的某段时间活跃在波斯或者安纳托利亚。今日,在土耳其的Akşehir城,还有一座陵墓据称是纳西尔丁之墓。同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也有一座他的雕塑,形象是倒骑毛驴子的中年男子。在巴库和大不里士,据说也发现了以他的名字撰写的游记。

  吐鲁番阿凡提

  新疆吐鲁番人坚持认为,这位乐观、幽默、机智的民族达人,就出生在葡萄沟南部一个叫达甫散盖村

  吐鲁番阿凡提故居

东北的阿凡提--老郑头的故事[转]

  吐鲁番阿凡提故居

  的古老村落。从阿凡提故居石碑上的介绍可知,他生于公元1777年6月5日,死于1876年6月5日,享年100岁。

  阿凡提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读完私立小学,11岁开始学习古兰经,17岁时就可以翻译阿拉伯语书籍。由于当时吐鲁番王、巴依、富商、宗教对百姓的种种欺诈压迫和残酷剥削,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阿凡提对百姓遭遇深深同情,对剥削者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于是便勇敢地站出来与黑暗势力作斗争。他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锐利无比的语言,在幽默的玩笑中,无情地讽刺地主老财,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人物形象编辑

  阿凡提的形象: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朝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也早已深入人心。阿凡提的笑声也富有特色:温和而极具某种穿透力。

  阿凡提是最出色的民间创作之一,阿凡提已经被列入“世界民间艺术形象”之列。

  人物出处编辑

  根据各种文字记载﹐阿凡提原是一位哲学家﹐祖籍土耳其﹐才智过人﹐思维敏捷﹐说话幽默﹐在横跨亚欧非辽阔的奥斯曼帝国各地云游旅行。有人在巴库和大不里士发现了以他署名撰写的世界各国游记。他的故事发源于突厥语的各民族中﹐如土耳其人和乌兹别克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从中亚传遍世界各地﹐如西亚﹑北非﹑波斯语区域﹑中国的新疆和欧洲巴尔干国家。他的故事所描绘的社会状况集中在过去七百年以来的时代﹐各国人民把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有教育意义的哲理寓言﹐都记录在他的名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所以﹐各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喜欢﹐对他的称呼不同﹐阿拉伯人称他是“久哈”或“纳赛尔”﹐波斯人称他是“达尔维什”﹐土耳其人称他是“纳斯尔丁‧霍加”﹐希腊人称他是“科贾‧纳斯尔丁”﹐阿塞拜疆﹑阿富汗斯坦和伊朗称他是“毛拉‧纳斯尔丁”﹐毛拉的意思是“阿訇”或伊斯兰教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1996年纪念过他﹐把那一年定为“纳斯尔丁‧霍加年”﹐表示对伊斯兰文化名人的重视。因为关于纳斯鲁丁的故事﹑传说﹑笑话﹑寓言﹑趣闻轶事﹐来自四面八方﹐神奇的传说多于真实的事迹﹐所以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生平已无从考证。对纳斯鲁丁趣事最早的文字记录出现在15世纪﹐例如艾布尔-卡利在1480年写的一本民间故事集﹐就开始描述一位幽默的游坊学者。后来﹐另一位作者拉米‧萨拉比在1531年之前发表了一个故事集《莱塔伊夫》(Letaif)﹐根据该作者的记载﹐纳斯鲁丁出生在土耳其西北部阿克斯希尔城﹐是一位云游四方的有趣学者﹐是赛义德‧海拉尼学派的门生。

  在许多历史学家的著作中都出现了纳斯尔丁的生平记录﹐但很不一致﹐欧洲的学者们认定拉米‧萨拉比的记载比较可靠﹐因为他访问过纳斯鲁丁在阿克斯希尔的陵墓﹐并且证明说﹐他是突厥王帖木儿(1336-1405)的同时代人。十九世纪有一位作者﹐他是安卡拉以南锡维里希萨尔(Sivrihisar)的穆夫提﹐哈赛因‧艾芬迪伊玛目﹐在他的记录中﹐纳斯尔丁其人1208年生于那个城市﹐卒于1284年﹐安葬在阿克斯希尔城﹐把他的生平提前了一百多年。根据艾芬迪伊玛目的记载﹐纳斯尔丁曾经在锡维里希萨尔和科尼亚两个城市受过教育﹐专攻伊斯兰法律学。 他在学业有成之后来到科尼亚﹐向当时大学者毛拉维‧鲁米拜师﹐学习伊斯兰苏菲主义学说。 他终生都是赛义德‧海拉尼的大弟子﹐所以在阿克斯希尔定居下来﹐结婚成家﹐成为当地的伊玛目﹐后来担任本地法官﹐因此﹐他的主要故事﹑传说和趣闻轶事都以阿克斯希尔为背景。他另一个版本的传记﹐说他是14与15世纪之交年代人﹐出生在锡维里希萨尔的市郊霍图村﹐那里是土耳其文化高度发达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学者。 纳斯鲁丁在那里出生和受教育﹐他享有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投靠在最有学问的师傅门下﹐学富五车﹐在周围地区访学﹑游学和讲学﹐受人尊敬。 他埋葬在阿克斯希尔城﹐在土耳其著名学术基地科尼亚附近。他的陵墓前有一扇大铁门﹐门上有重锁﹐铁门永久关闭﹐但是任何谒墓者不用担懮﹐因为他的陵园周围没有墙。讲故事﹐是当时土耳其时代的文化传统﹐因此围绕纳斯鲁丁的各种故事传说﹐从土耳其本土﹐迅速扩散到奥斯曼帝国的所有领地﹐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一直传送到北非国家﹐纳斯尔丁成为帝国领土上各地共同深入人心的文学角色。 他的故事越传越多﹐越讲越神奇﹐数以千计﹐当时就出现了帝国领土之内各种语言的版本﹐如突厥文﹑阿拉伯文﹑波斯文﹑阿尔巴尼亚文。 各种版本的故事﹐未必完全相同﹐因为那些故事都变成了地方化的风俗和习惯﹐表达了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在当年的帝国各地可以听到当地人围绕着说书人用本地语言讲述他们的“阿凡提故事”﹐如叙利亚﹑约旦﹑埃及﹑摩洛哥﹑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波斯尼亚﹑孟加拉﹑印度﹑普什图﹑波斯﹑乌尔都﹑维吾尔﹐一直远到中国的大西北。从内容上说﹐主题思想是劝善戒恶﹐每个故事都有深刻的涵义和教育意义﹐例如讽刺挖苦那些道德败坏和自私自利的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表达了普通民众的赏善罚恶愿望。 虽然各国有有书面的版故事集﹐识字的人可以阅读﹐但纳斯鲁丁的故事基本属于口头文学性质﹐所以各国都用口语化语言特色记录了故事情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故事不断加入﹐而且在穆斯林世界文化交流中﹐各国故事都越过国界﹐被其它民族所吸收﹐因此任何一个地方的“阿凡提”都有外地内容的融入﹐成为伊斯兰的世界文学。 不论是纳斯鲁丁或者阿凡提﹐或者其它名称﹐人们纪念这位历史名人﹐把数以千计的故事归功于他的名下﹐但是实质上是数以亿计的世界穆斯林民间创作﹐集中了全世界穆斯林的集体智能。 以下仅举一例﹐说明纳斯鲁丁故事的幽默﹑含蓄和富有哲理。

  纳斯尔丁·阿凡提究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还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虚构人物,众说纷纭。但是,史学家们经过数百年来的研究与考证,他所生活的年代应该是十二到十三世纪,这一点是一致的。可是,他的“国籍”至今仍不十分明确,维吾尔族人说他十二世纪出生在中国新疆的喀什,乌兹别克人说他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阿拉伯人说他出生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土耳其人则说他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阿克谢希尔城,在那里瞻仰了他的陵墓。他的墓碑上写着:“纳斯尔丁·霍加,土耳其人,生于一二零八年,死于一三一八年。是伊斯兰教学者,当过教师,做过麦加大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他是一个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口成章,万人难当的人。”

  另外,土耳其著名作家和诗人拉米依(lamii)(出生年月不祥,死于1531~1532年间),早在十六世纪就把纳斯尔丁·阿凡提的笑话记录下来,编辑成《趣闻》一书出版。从这一点上看,纳斯尔丁·阿凡提是土耳其人的可能性较大。

  纳斯尔丁·阿凡提的本名,出于对他的敬重,土耳其人称他为“纳斯尔丁·霍加”(也有称“霍加·纳斯尔丁”的)。高加索、伊朗一带称他为“毛拉·纳斯尔丁”。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称他为“纳斯尔丁·阿凡提”。“毛拉”(Mawla)一词是阿拉伯的音译,原意思为“保护者”,“主人”,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霍加”(Hoja)和“阿凡提”(Apandi)都来源于突厥语,前者意为“老师”,“导师”,是对有知识,学识渊博人的尊称。后者意为“先生”“老师”,一般也指有学识的人,是对男人的一般称呼。在我国,广大汉族读者习惯称他为“阿凡提”,其实,这是不准确不完整的。

  在人民心目中,阿凡提是智慧的化身、欢乐的化身,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愁眉苦脸的人就会展开笑颜。他嘲笑世人的愚蠢,嘲笑投机的商人,受贿的法官、伪善的毛拉们逞威作福的万恶的社会,让贪婪的巴依老爷、国王望而生畏……一句话,他嘲笑那些假仁假义的人,这些人在自己为了欺骗而制造出的宗教法律的掩护下,吸干了穷人的血。人物为主人公的维吾尔民间幽默故事的总称。阿凡提这个形象,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封建世俗观念的斗争中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物。他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敢于蔑视反动统治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一个深为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有关阿凡提的故事,数百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少数民族中流传,而在维吾尔族人民中更是家喻户晓。这些故事题材广泛,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大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劳动人民的是非观念。1958年以后,中国先后用汉、维、蒙、哈、藏5 种文字出版了14种版本的《阿凡提的故事》,其中戈宝权主编的版本,收入故事393则,是迄今为止较全的一种版本。阿富汗斯坦、土耳其等国也都广泛流传着阿凡提的故事。

  说法2

  阿凡提并非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本名叫霍加·纳斯尔丁;也有人叫他纳斯尔丁·阿凡提或毛拉·纳斯尔丁。“阿凡提”不是人名,正同“霍加”和“毛拉”一样,都是对人的尊称。“阿凡提”意为“先生”、“老师”,“霍加”、“毛拉”则是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尊号。

  阿凡提的家乡不在新疆,而是13世纪的土耳其。他于回历六0五年,也就是公元1028或1029年,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霍尔托村。他同父亲一样,都当过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而且还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一张画像。他长着很长的胡须,头上戴着很大的缠头,身子骑在一头瘦小的毛驴上。据说,他骑毛驴的方法很特别,是背朝前,脸朝后。他对他的学生解释说,假如我面朝前骑在毛驴上,你们就会落在我的背后;假如你们走在我的前面,那我又只能看见你们的背脊,因此我选择了一种最好的骑毛驴的办法,就是背朝前,脸朝后,这样就解决了一切难题,而且能更方便地看着交谈的人,这样也就显得更有礼貌。

  阿凡提活到77岁高龄,最后在土耳其南方的阿克谢希尔城逝世,他的坟墓至今尚存。据说,他的坟墓是根据他的最后一个笑话,也就是他的遗言建成的。他的坟墓不是埋在泥土里,而是建在四根柱子上。柱子四周空空,没有砌墙,但是在墓地前面的大门上,却装上了两把大木锁,谁到这里一看,都会由不得发笑。

  阿凡提的故事 动画片剧情图

  阿凡提的故事 动画片剧情图(13张)

  阿凡提一生讲了无数个故事,他用聪明、机智、幽默的语言,嘲笑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讽刺了统治者的荒唐、残暴,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因此,几百年来,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深得各族人民的喜爱。

  如同所有的智者一样,他受到了人民的热爱。中国于1979年拍摄的《阿凡提》至今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他还和《圣经》故事中的法神摩西聪明,伸张正义。

  在此也可见到大家向往光明,惩治黑恶势力的决心。如同古希腊史诗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妇孺皆知的故事中,就有“阿凡提”象征正义的形象出现。他是我们民族的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的宝藏,无限的文化宝藏!

  说法3

  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我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全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据有关专家研究,它最初起源于12世纪的土耳其。由于阿凡提的笑话揭露了统治者的凶暴贪婪,嘲笑了一些人的愚昧无知,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而且它诙谐幽默、讽刺辛辣、生动别致、富于内涵、脍炙人口,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传遍了小亚细亚及西亚、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我国新疆。如今它已被译成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学。有人称阿凡提是“宇宙级幽默大师”,我看这话并不过分。据说阿凡提笑话可以在世界上的40多种语言中听到。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与各国类似阿凡提式的机智人物的故事混合在一起,以至达到难以区分的程度。有关阿凡提的笑话、逸闻、趣事,成为流传所到的广大地区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乱弹]<书剑恩仇录>里的阿凡提是否是一直流传的阿凡提?

小时侯有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他很有智慧,爱骑毛驴.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书剑恩仇录>中也有一位阿凡提,

  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中国维吾尔族机智人物故事。一系列以纳斯尔丁·阿凡提这个传奇人物为主人公的维吾尔民间幽默故事的总称。阿凡提这个形象,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和封建世俗观念的斗争中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物。他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敢于蔑视反动统治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在他身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一个深为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象。有关阿凡提的故事,数百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少数民族中流传,而在维吾尔族人民中更是家喻户晓。这些故事题材广泛,构思奇巧,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大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劳动人民的是非观念。1958年以后,中国先后用汉、维、蒙、哈、藏5 种文字出版了14种版本的《 阿凡提的故事 》,其中戈宝权主编的版本,收入故事393则,是迄今为止较全的一种版本。阿富汗、土耳其等国也都广泛流传着阿凡提的故事。

  说法2

  关于阿凡提的故事(转帖)

  阿凡提并非虚构,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本名叫霍加.纳斯尔丁;也有人叫他纳斯尔丁.阿凡提或毛拉.纳斯尔丁。“阿凡提”不是人名,正同“霍加”和“毛拉”一样,都是对人的尊称。“阿凡提”意为“先生”、“老师”,“霍加”、“毛拉”则是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尊号。

  阿凡提的家乡不在新疆,而是十三世纪的土耳其。他于回历六0五年,也就是公元一0二八或一0二九年,出生在土耳其西南部的霍尔托村。他同父亲一样,都当过

  清真寺主持公众礼拜的领拜人,而且还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在土耳其伊

  斯坦布尔的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一张画像。他长着很长的胡须,头上戴着很大的缠头,身子骑在一头瘦小的毛驴上。据说,他骑毛驴的方法很特别,是背朝前,脸朝后。他对他的学生解释说,假如我面朝前骑在毛驴上,你们就会落在我的背后;假如你们走在我的前面,那我又只能看见你们的背脊,因此我选择了一种最好的骑毛驴的办法,就是背朝前,脸朝后,这样就解决了一切难题,而且能更方便地看着交谈的人,这样也就显得更有礼貌。

  阿凡提活到七十六岁高龄,最后在土耳其南方的阿克谢希尔城逝世,他的坟墓至今尚存。据说,他的坟墓是根据他的最后一个笑话,也就是他的遗言建成的。他的坟墓不是埋在泥土里,而是建在四根柱子上。柱子四周空空,没有砌墙,但是在墓地前面的大门上,却装上了两把大木锁,谁到这里一看,都会由不得发笑。

  阿凡提一生讲了无数个故事,他用聪明、机智、幽默的语言,嘲笑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讽刺了统治者的荒唐、残暴,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因此,几百年来,阿凡提的笑话和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深得各族人民的喜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阿凡 #书剑恩仇录 #流传 #乱弹 #一直

相关文章

  • 过年不小心喝了点酒,影响自己的备孕吗?

    过年不小心喝了点酒,影响自己的备孕吗?

    建议备孕期间尽量不要喝酒。 如果为了应酬少喝一点点 那也不要太在意。 比如讲白酒不超过25克 红酒黄酒不超过50克 啤酒不超过半瓶的话 一般不会留下不良后果,...

    2024-03-24

  • 职场老兵的新兵故事

    职场老兵的新兵故事

      职场老兵的新兵故事   谁才是真正的“老兵”   本案例主人公作为单位计算机信息中心的技术骨干,对新任副科长的到来明显存在成见,因此汇报沟通自然比较少。在单...

    2024-03-24

  • 小时代是讲了一个几个女生撕逼撕逼再撕逼然后一起死掉了的故事吗???

    小时代是讲了一个几个女生撕逼撕逼再撕逼然后一起死掉了的故事吗???

      没看过小时代,但各方面的刷屏还是感受到了的   是几个女生没完没了的撕逼和好撕逼和好撕逼再和好的故事吗???   怎么大家这么爱看撕逼??   还有抢男人戏...

    2024-03-24

  • 笑话和黄段子逐渐的取代了曾经的古诗词

    笑话和黄段子逐渐的取代了曾经的古诗词

      说来有点搬弄是非。但绝对不是捕风捉影。世道就这样,自从笑话和黄段子上了古诗词的床,一场肉博在所难免。喊杀声,厮打生,窃笑声,呻吟声此起彼伏。驻足围观的人络绎...

    2024-03-23

  • [开心幽默]鹦鹉笑话集

    [开心幽默]鹦鹉笑话集

       鹦鹉笑话集   ①一个人养了一只鹦鹉,非常厉害,和它关在一起的其他鸟都被它打死了。后来主人弄   回来一只鹰和它搁在了一块,等主人在来看,笼子外面挂着鹦鹉...

    2024-03-23

  • 阿凡提的故事全本一共有多少字  急~~~

    阿凡提的故事全本一共有多少字 急~~~

      阿凡提的故事-01卖树荫  阿凡提的故事-02兔子送信  阿凡提的故事-03神医  阿凡提的故事-04比智慧  阿凡提的故事-05吝啬鬼   阿凡提的故事-...

    2024-03-23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