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名言 > 我那上世纪的历史故事 (不定期更新)

我那上世纪的历史故事 (不定期更新)

发布于:2024-03-23 作者:admin123 阅读:19

所谓历史,即是已经逝去的岁月,并无严格的时间长短的界定:要是论及人类的历史,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量单位的,然而作为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个个体而言,作为历史的最长时间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一百年,因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即便是“古代史”,其时间跨度也仅是数十年而已。——我这样说诸位就能十分容易地理解我所说的“上世纪的历史故事”了。

  上世纪是我的少年、童年与青年阶段,尽管我的故事与同时代的人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对于目前正在童年时代的孩子来说,那些经历确确实实是历史,是完完全全的“历史故事”。要是现在的网络内容能留存百年千年,那么我那些事就是彻彻底底的“历史故事”了,并且可以给几百年后研究民俗的学者提供一个佐证。

  哈哈……言归正传,先说第一个故事——小人书。

  小人书

  小人书就是连环画。称“小人书”的,多出于当时中老年人之口,是个地方名;而“连环画”是“学名”,在学生中称呼。因为我本文的题目就是《小人书》,因而我在下面就以“小人书”来代替“连环画”了。

  我的历史故事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的,(再早不属于我的历史了),那时的经历我现在还能记得一些,尤其是进入七十年代,我上学后,记忆更清楚了。当时电视机连名字都没听见,更不用说电脑了,但那时候的儿童却同样生活得踏踏实实,快乐又幸福。

  那时候的启蒙读物就是小人书。学龄前儿童不识字,但看小人书的大有人在。当然,学龄前看小人书只是看画,并且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拿了小人书,死皮懒脸地缠着哥哥姐姐,要求讲解。一次次的失望,伴随着眼泪,最终在他(她)们有空并且心情好的时候,就能使自已的愿望得到满足。然而最使兄长们恼火的是,讲了N遍后仍然缠着要求讲解,那时候,就非得多花出许多眼泪作为代价不可,好得小孩子的眼泪是不值钱的。当我们一旦把整本小人书的内容较联贯地讲述时,便会象小老师一样去给小伙伴讲解,那个神气劲可想而知了……(那时孩子多,小人书从最大的孩子开始往下传,在传的过程中也会偶尔添几本)。至于最大的那个哥哥是怎样看懂小人书的,我便不得而知了。

  但事情经常有意外,别的小朋友手中也往往会有同一本小人书,他(她)们也会缠着他们的哥哥姐姐讲解的,遇到他们时也就是他们想要表现一番的时候,于是一帮人便坐在地上,听其中一人讲述,其余人认真地听讲,常有人出来讲述不同的意见,自然不服,于是开始吵架,不欢而散,临别时免不了说“明天不与你好”之类的话。回家后急忙向兄长等人请教,第二天仍然是昨日的伙伴相聚,重新开始昨天的话题。有时是上午吵架,下午睡了一觉后就会相聚。有时恰好是某某的哥哥或姐姐也在场,便自觉地围上去听讲小人书,各人都不会有异议。

  那时的小人书都是手工白描画的,没有色彩,不论是人物还是房屋、青山、砂石等等,都只画一个轮廓,廖廖数笔,就把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展示得清清楚楚。并且,一页页翻看下去,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始终如一,绝不会走样。

  也有的小人书是用钢笔画的。我所看到的小人书上的钢笔画是这样的——人的脸或衣服的小范围内用网格渲染,房屋之类可能也多些线条,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乱针绣”(苏绣的一种),画面显得很乱,不过这种画很少,我只看过根据高尔基作品画的小人书(如《我的童年》)。至于用电影胶片胶印的小人书,是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事了。

  小人书的幅面与我们现在的便笺差不多,大人的一个手撑就能把书覆盖了。

  小人书的内容很广,象《武松打虎》,《尤三姐》之类,在古典名著中截取某一个故事,绘成一本小人书,但最多的还是抗战题材,白洋淀地区的抗战故事有数本短篇小说集,因而好多小人书是根据白洋淀的抗战题材绘制的。小人书中,十分容易被人记住的是在西瓜田里偷西瓜的画面,做贼的是淘气的孩子,有时是日本鬼子的小队长,也有汉奸什么的,讲述时眉飞色舞。这可能与现实生活有关——到了上学的年纪后,放学后常邀小同学去割草,免不了去偷生产队里的香瓜。

  上学后,开始识字了,对小人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特别是以后学会了查字典,小人书上的字几乎全认识了,看小人书的劲头自然更大了。上学后,社交范围的扩大,接触的小人书也不断增多,于是同学中便开始交换小人书看。——“资源共享”。

  那时读小人书,只能死记硬背。因为小人书没有拼音读音,更何况农村小学,先生都不会拼音,因而我到了4年级才有机会学拼音。尽管这样,学拼音也只是走过场。农村老师普通话大都说不好,学校学拼音只是为了向上级交差,因而我最终都没有学好拼音。不仅当时查字典是用笔画查的,现在我还是通过笔画查字典,发短信,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那是后话。

  当时的学生是十分轻松的。那时也有“回家作业”,不过很少,书面的东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用半小时完成作业是经常的事。有时“回家作业”稍多些,但多出来的部分也只是要求阅读的内容。放学后,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学聚在一起,或生产队的晒谷场一角,或某家的泥地上(天气好的时候,泥地表面十分坚硬),学生们聚在一起做作业。那时聚在一起做作业的学生往往不是同一年级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做作业,不仅互不干扰,并且还能有高年级的学生做辅导。不象现在,孩子上学后的三四年时间内,真正读书的成了他们的父母。

  做完作业,便是看小人书,讲小人书,交换小人书,每天如此。当然,上学后已把“小人书”称作“连环画”了。

一、我那上世纪的历史故事(不定期更新)

论及人类的历史,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量单位的,然而作为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个个体而言,作为历史的最长时间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一百年,因而对于每个人来说,即便是“古代史”,其时间跨度也仅是数十年而已。——我这所谓历史,即是已经逝去的岁月,并无严格的时间长短的界定:要是样说诸位就能十分容易地理解我所说的“上世纪的历史故事”了。

  上世纪是我的少年、童年与青年阶段,尽管我的故事与同时代的人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对于目前正在童年时代的孩子来说,那些经历确确实实是历史,是完完全全的“历史故事”。要是现在的网络内容能留存百年千年,那么我那些事就是彻彻底底的“历史故事”了,并且可以给几百年后研究民俗的学者提供一个佐证。

  哈哈……言归正传,先说第一个故事——小人书。

  小人书就是连环画。称“小人书”的,多出于当时中老年人之口,是个地方名;而“连环画”是“学名”,在学生中称呼。因为我本文的题目就是《小人书》,因而我在下面就以“小人书”来代替“连环画”了。

  我的历史故事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的,(再早不属于我的历史了),那时的经历我现在还能记得一些,尤其是进入七十年代,我上学后,记忆更清楚了。当时电视机连名字都没听见,更不用说电脑了,但那时候的儿童却同样生活得踏踏实实,快乐又幸福。

  那时候的启蒙读物就是小人书。学龄前儿童不识字,但看小人书的大有人在。当然,学龄前看小人书只是看画,并且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拿了小人书,死皮懒脸地缠着哥哥姐姐,要求讲解。一次次的失望,伴随着眼泪,最终在他(她)们有空并且心情好的时候,就能使自已的愿望得到满足。然而最使兄长们恼火的是,讲了N遍后仍然缠着要求讲解,那时候,就非得多花出许多眼泪作为代价不可,好得小孩子的眼泪是不值钱的。当我们一旦把整本小人书的内容较联贯地讲述时,便会象小老师一样去给小伙伴讲解,那个神气劲可想而知了……(那时孩子多,小人书从最大的孩子开始往下传,在传的过程中也会偶尔添几本)。至于最大的那个哥哥是怎样看懂小人书的,我便不得而知了。

  但事情经常有意外,别的小朋友手中也往往会有同一本小人书,他(她)们也会缠着他们的哥哥姐姐讲解的,遇到他们时也就是他们想要表现一番的时候,于是一帮人便坐在地上,听其中一人讲述,其余人认真地听讲,常有人出来讲述不同的意见,自然不服,于是开始吵架,不欢而散,临别时免不了说“明天不与你好”之类的话。回家后急忙向兄长等人请教,第二天仍然是昨日的伙伴相聚,重新开始昨天的话题。有时是上午吵架,下午睡了一觉后就会相聚。有时恰好是某某的哥哥或姐姐也在场,便自觉地围上去听讲小人书,各人都不会有异议。

  那时的小人书都是手工白描画的,没有色彩,不论是人物还是房屋、青山、砂石等等,都只画一个轮廓,廖廖数笔,就把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展示得清清楚楚。并且,一页页翻看下去,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始终如一,绝不会走样。

  也有的小人书是用钢笔画的。我所看到的小人书上的钢笔画是这样的——人的脸或衣服的小范围内用网格渲染,房屋之类可能也多些线条,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乱针绣”(苏绣的一种),画面显得很乱,不过这种画很少,我只看过根据高尔基作品画的小人书(如《我的童年》)。至于用电影胶片胶印的小人书,是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事了。

  小人书的幅面与我们现在的便笺差不多,大人的一个手撑就能把书覆盖了。

  小人书的内容很广,象《武松打虎》,《尤三姐》之类,在古典名著中截取某一个故事,绘成一本小人书,但最多的还是抗战题材,白洋淀地区的抗战故事有数本短篇小说集,因而好多小人书是根据白洋淀的抗战题材绘制的。小人书中,十分容易被人记住的是在西瓜田里偷西瓜的画面,做贼的是淘气的孩子,有时是日本鬼子的小队长,也有汉奸什么的,讲述时眉飞色舞。这可能与现实生活有关——到了上学的年纪后,放学后常邀小同学去割草,免不了去偷生产队里的香瓜。

  上学后,开始识字了,对小人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特别是以后学会了查字典,小人书上的字几乎全认识了,看小人书的劲头自然更大了。上学后,社交范围的扩大,接触的小人书也不断增多,于是同学中便开始交换小人书看。——“资源共享”。

  那时读小人书,只能死记硬背。因为小人书没有拼音读音,更何况农村小学,先生都不会拼音,因而我到了4年级才有机会学拼音。尽管这样,学拼音也只是走过场。农村老师普通话大都说不好,学校学拼音只是为了向上级交差,因而我最终都没有学好拼音。不仅当时查字典是用笔画查的,现在我还是通过笔画查字典,发短信,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那是后话。

  当时的学生是十分轻松的。那时也有“回家作业”,不过很少,书面的东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用半小时完成作业是经常的事。有时“回家作业”稍多些,但多出来的部分也只是要求阅读的内容。放学后,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学聚在一起,或生产队的晒谷场一角,或某家的泥地上(天气好的时候,泥地表面十分坚硬),学生们聚在一起做作业。那时聚在一起做作业的学生往往不是同一年级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做作业,不仅互不干扰,并且还能有高年级的学生做辅导。不象现在,孩子上学后的三四年时间内,真正读书的成了他们的父母。

  做完作业,便是看小人书,讲小人书,交换小人书,每天如此。当然,上学后已把“小人书”称作“连环画”了。

二、随笔——我快乐的生活(不定期更新)

  我的随笔写的是我上世纪的经历,是我快乐生活的真实记录。

  上世纪是我的少年、童年与青年阶段,尽管我的经历与同时代的人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对于目前正在童年时代的孩子来说,那些经历是历史,是完完全全的“历史故事”。要是现在的网络内容能留存百年千年,那么我那些事就是彻彻底底的“历史故事”了,并且可以给几百年后研究民俗的学者提供一个佐证。

  哈哈……言归正传,先说第一个故事——小人书。

  一、 小人书

  小人书就是连环画。称“小人书”的,多出于当时中老年人之口,是个地方名;而“连环画”是“学名”,在学生中称呼。因为我本文的题目就是《小人书》,因而我在下面就以“小人书”来代替“连环画”了。

  我的历史故事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的,(再早不属于我的历史了),那时的经历我现在还能记得一些,尤其是进入七十年代,我上学后,记忆更清楚了。当时电视机连名字都没听见,更不用说电脑了,但那时候的儿童却同样生活得踏踏实实,快乐又幸福。

  那时候的启蒙读物就是小人书。学龄前儿童不识字,但看小人书的大有人在。当然,学龄前看小人书只是看画,并且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拿了小人书,死皮懒脸地缠着哥哥姐姐,要求讲解。一次次的失望,伴随着眼泪,最终在他(她)们有空并且心情好的时候,就能使自已的愿望得到满足。然而最使兄长们恼火的是,讲了N遍后仍然缠着要求讲解,那时候,就非得多花出许多眼泪作为代价不可,好得小孩子的眼泪是不值钱的。当我们一旦把整本小人书的内容较联贯地讲述时,便会象小老师一样去给小伙伴讲解,那个神气劲可想而知了……(那时孩子多,小人书从最大的孩子开始往下传,在传的过程中也会偶尔添几本)。至于最大的那个哥哥是怎样看懂小人书的,我便不得而知了。

  但事情经常有意外,别的小朋友手中也往往会有同一本小人书,他(她)们也会缠着他们的哥哥姐姐讲解的,遇到他们时也就是他们想要表现一番的时候,于是一帮人便坐在地上,听其中一人讲述,其余人认真地听讲,常有人出来讲述不同的意见,自然不服,于是开始吵架,不欢而散,临别时免不了说“明天不与你好”之类的话。回家后急忙向兄长等人请教,第二天仍然是昨日的伙伴相聚,重新开始昨天的话题。有时是上午吵架,下午睡了一觉后就会相聚。有时恰好是某某的哥哥或姐姐也在场,便自觉地围上去听讲小人书,各人都不会有异议。

  那时的小人书都是手工白描画的,没有色彩,不论是人物还是房屋、青山、砂石等等,都只画一个轮廓,廖廖数笔,就把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展示得清清楚楚。并且,一页页翻看下去,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始终如一,绝不会走样。

  也有的小人书是用钢笔画的。我所看到的小人书上的钢笔画是这样的——人的脸或衣服的小范围内用网格渲染,房屋之类可能也多些线条,就象我们现在看到的“乱针绣”(苏绣的一种),画面显得很乱,不过这种画很少,我只看过根据高尔基作品画的小人书(如《我的童年》)。至于用电影胶片胶印的小人书,是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事了。

  小人书的幅面与我们现在的便笺差不多,大人的一个手撑就能把书覆盖了。

我那上世纪的历史故事 (不定期更新)

  小人书的内容很广,象《武松打虎》,《尤三姐》之类,在古典名著中截取某一个故事,绘成一本小人书,但最多的还是抗战题材,白洋淀地区的抗战故事有数本短篇小说集,因而好多小人书是根据白洋淀的抗战题材绘制的。小人书中,十分容易被人记住的是在西瓜田里偷西瓜的画面,做贼的是淘气的孩子,有时是日本鬼子的小队长,也有汉奸什么的,讲述时眉飞色舞。这可能与现实生活有关——到了上学的年纪后,放学后常邀小同学去割草,免不了去偷生产队里的香瓜。

  上学后,开始识字了,对小人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特别是以后学会了查字典,小人书上的字几乎全认识了,看小人书的劲头自然更大了。上学后,社交范围的扩大,接触的小人书也不断增多,于是同学中便开始交换小人书看。——“资源共享”。

  那时读小人书,只能死记硬背。因为小人书没有拼音读音,更何况农村小学,先生都不会拼音,因而我到了4年级才有机会学拼音。尽管这样,学拼音也只是走过场。农村老师普通话大都说不好,学校学拼音只是为了向上级交差,因而我最终都没有学好拼音。不仅当时查字典是用笔画查的,现在我还是通过笔画查字典,发短信,用五笔输入法打字。那是后话。

  当时的学生是十分轻松的。那时也有“回家作业”,不过很少,书面的东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用半小时完成作业是经常的事。有时“回家作业”稍多些,但多出来的部分也只是要求阅读的内容。放学后,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同学聚在一起,或生产队的晒谷场一角,或某家的泥地上(天气好的时候,泥地表面十分坚硬),学生们聚在一起做作业。那时聚在一起做作业的学生往往不是同一年级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做作业,不仅互不干扰,并且还能有高年级的学生做辅导。不象现在,孩子上学后的三四年时间内,真正读书的成了他们的父母。

  做完作业,便是看小人书,讲小人书,交换小人书,每天如此。当然,上学后已把“小人书”称作“连环画”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不定期 #随笔 #更新 #快乐 #生活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