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笑话故事 > 外国人真的喜欢中国女人吗?

外国人真的喜欢中国女人吗?

发布于:2022-06-09 作者:admin123 阅读:19

   如果你问一个老外,你为什么来中国?他多半会回答说,因为喜欢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丽的山河、高速的发展、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告诉你,除了极少数由go-vern-ment、公司派驻,通常拖家带口的老外之外,绝大部分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第一,在家混得不怎么样或者根本混不下去;第二,找中国女人。

   约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我在大街上碰到他,一个比他高半个头的中国姑娘挽着他的手。他介绍说,他的中国女朋友在一家模特公司工作。实际上,当时要不是约翰主动叫我,我还真没认出他来,因为跟上次见到他时有天壤之别。

   约翰是位美国人,42岁,身高1.67米。由于大学没有毕业,在美国始终没有找到正规工作。在非洲混了两年之后,听说许多美国人在中国的淘金故事就来到了上海。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只得到江苏一个小城的学校做英文老师。

   约翰不甘心,在江苏干了几个月又来到上海找工作,住12块钱一天的小旅馆。我就是那时和他认识的。那天,我去找我一个外国朋友吃饭,见他们在一起聊天,以为她认识约翰,所以我也就把他叫上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也不过萍水相逢而已。

   点菜的时候,约翰点了一个比较贵的菜,我的那个朋友用英文问,你点的那个菜比较贵,你准备自己付钱吗?约翰立即像做错事的小孩赶忙要退掉。看着他缩头缩脑的样子,我先用中文对我朋友说没关系,再用英文让他继续点。

   之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到处跑,很快就把约翰给忘了。这次见到他,他告诉我他在上海一所学校找到教英文的工作。我没有和约翰的女朋友说话,但是我看得出她已经有瞧不起中国人的目光。望着她的背影,我忍不住想,她一定不知道她的美国约翰当时靠别人混饭。

   这也未免太像神像的故事,明明是人类自己制造的,制造好之后自己再去拜膜。

   我还在上海的公共汽车上,目睹了一个典型的美国街头小混混,搂着一个中国小姑娘,光天化日之下,将手从衣服底下伸过去摸她的胸部。而那位中国姑娘很显然十分想表达胸部被外国人摸过的快感,可惜她的英语每次只能说最多两个单词。

   一位出租司机告诉我,有一次在一条著名的酒吧街接到一个黑人,双手各搂一个中国女孩。他一开始以为从那种地方上来这样女人是做特殊职业的,没有在意。直到后来他们让他把车开到一所著名高校的女研究生宿舍前,这才大吃一惊。

   据报道,北京某医院发现一名艾滋病人,这位美国商人临死前承认,在北京的短短几周里,他已与六位中国女性发生关系,调查发现,她们多为高层知识分子。

   在中国,生活着这样一个外国人群体,他们在本国找不到工作,然后凭借外国人的优势在中国轻松挣钱、酗酒、泡妞。就是这样,他们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批评中国。

   更有甚者,一些外交官利用职务之便肆意玩弄中国女性。有人甚至公开说,“我的签字可以得到任何一中国女人。”

   中国,你知道吗?你给了老外太多、太多,多到老外反过来瞧不起你。多到连外国人自己也看不惯,称他们为白色垃圾(White trash)。

外国人真的喜欢中国女人吗?

   我在这里也要正告那些老外不要太得意,你得到只是中国女人的肉体,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最近网上盛传一则外国人在中国征婚的笑话:一位47岁的老外在中国的婚介所征婚,长时间无人问津。突然有一天,来了大量的征婚信,令老外大吃一惊。后查明,是由于婚介所的工作人员的粗心把他的年龄错写成了67。

   一项涉外婚姻调查也证实了中国女人主要不是为了爱而嫁给外国男人的。调查发现,中国女人和外国新郎的结婚年龄平均相差10.5岁,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据悉,在涉外婚姻中,创下纪录的是当时轰动一时的一对夫妻,两人相差54岁。结婚时,美国新郎已是一个82岁的老翁,而中国新娘仅28岁。

   说来凑巧,我前不久在一份美国杂志上看了一则笑话: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陪他怀孕的二十多岁的妻子到医院做检查。医生好心地提醒他是否有别的可能,老翁一口拒绝地说,“不会,我这个人一向能创造奇迹。上回我和我妻子以及她的一个男朋友一块去打猎,我只用一把雨伞指着一头鹿,那头鹿就中弹身亡了。”

   不知那位中国新娘是否不久也会传出怀孕的消息,好让大家真正欣赏一下人间奇迹。

   您也许得到些什么,但却失去最宝贵的尊严。

   毋庸讳言,成就那些丑陋的外国男人的始作俑者正是中国女人。但是这些女人,他们大多数没有出过国,脑子里充满了幻想。所以,今天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她们真相。

   如果您找到了真爱,我祝贺您并祝福您。我个人认为,只要是真爱,将来无论持续多久远或多短暂都值得去追求。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警告您。首先,中国女人大多追求一个稳定的婚姻,但是,除极少数例外,西方发达国家的离婚率多在50%左右,而国际婚姻不稳定的因素更多。

   其次,我还高度怀疑,今天的外国男人是否会给予中国女人真爱。因为真爱的前提是尊重,而在外国男人眼中,中国女人的形象已经开始被那些少数人搞坏了,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开放的、最大胆的、别有用心的、头脑简单的、知识贫乏的、傻的、功利的容易女孩(Easy girl)。很难想象有男人会对这样的女人付出真爱。只有一种例外,一位美国人介绍说,那就是那些把亚洲妻子当作厨师、佣人、性工作者三合一(a desire for a combination maid/cook/sex worker)的老外。

   也许您只是为了钱,我理解您、我不拦您。但是我要告诉您的是,您在献身之前一定要确保两件事:第一,这个老外真的有钱。因为我知道,在中国的许多老外并没有多少钱。第二,他愿意和你结婚,因为不结婚,他的财产可能就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也许您是为了出国,我也不拦您。但是我告诉您的是,您在献身之前一定也要确保两件事:第一,这个老外他愿意回国。外国尽管比我们富有,但绝不是天堂。要命的是,许多在中国的老外根本不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他们也绝对不愿意回去过过去那种卑微的、孤独的生活。第二,他愿意和你结婚。因为不结婚你就无法获得对方国家的永久居住权。

   我一个同事的邻居,女儿嫁给了日本山区的农民。邻居经常在我同事面前讲一些类似“我们现在不在乎钱,十万、二十万小数目。”的话。可是,邻居老伯,您知道您女人在日本真的幸福吗?中国人死要面子,总是报喜不报忧。若干年前,一家中国的电视台专门赴日本山区农村采访这些中国新娘。从热闹、繁华的大上海到偏僻、冷清的小山寨,我听到的中国新娘有的只是失望、落差和无奈。

   也许您是为了性?澳洲有一个施女士撰文说,“……我还有一位女朋友,在中国已经算是极其开放,有着丰富性经验的女人,然而当她第一次同西方男人做爱,仍然感受到一种极大的冲击。她在电话里向我讲述此事,冲动得想立即下嫁给那位西人,倒是我挺冷静地劝她,做爱精彩的西方男人到处都是,十个中起码有八个精彩,二个马马虎虎,中国男人是十个中二个马马虎虎,八个很糟糕。”

   施女士这个“二八说”一出笼,立即炸开了锅,引来众多中国男人反驳、辩解。这个话题在当地的华文报纸上竟然持续了几个月,争论之热烈据说还惊动了多家国际知名媒体。可见这是一个对中国男人多么具杀伤力的话题。

   施女士的“二八说”是自己的亲身经验,还是综合众姐妹的感受,不得而知。中国男人这方面到底行不行,我倒是做了个调查。

   我调查的不是嫁给西方男人的中国女人,相反我调查的是那些嫁给中国男人、或者曾经有过中国男朋友的白人女性。我直言不讳地问了她们一个问题,中国男人在床上的表现怎么样?她们也直言不讳地回答说,很好,有人甚至评价为“完美”,还有人听到我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你们中国男人对自己在床上的表现没信心吗?”

   该调查仍在继续,详细的研究结果随后我将全部公开。

   我还要告诉大家,最新的性学研究表明,女人在床上的满足程度,主要不取决于男人,而取决于女人自己。这项研究发现,女性性感受偏低,主要是由于自己受到了种种精神的束缚所致。只要女性能够摆脱这些束缚,她们会具有和男性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强度的,甚至生理要求会超过男性。根据这项研究,施女士的朋友之所以第一次和西方男人做爱感受到冲击,主要是她面对西方男人时,不自觉地摆脱了以前影响她的那些精神束缚。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男女对性刺激的反应模式实际上是相似的。比如,以前一直以为男性对视觉刺激敏感,女性对气氛、情调刺激敏感,这也被用来解释为什么男人喜欢看色情电影。但是,最近英国科学家发现,色情电影同样可以使女性性唤起,许多女性仅仅凭借电影的视觉刺激就能达到高潮。

   当然,这方面中国男人并非完全没有责任。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中国男人的问题主要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中国男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缺乏性技巧。西方男人八个精彩,背后支撑的是他们遍及城乡的婚姻、性咨询及治疗诊所,以及他们对性的开放态度,一有问题立即寻找专业帮助。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烧了一辈子菜的老太太厨艺远不及一个年轻的厨师,可见专业的培训有多么重要。

一、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的模因,Copy 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商业模式

  【水伯】《消费者洞察指引》作者,“stygoogle币”创始人;

  移动网络时代唯一壁垒就是认知,周二有约让思想洗澡给认知破窗!

  模因(Meme)

  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的模因,“Copy to BlockChain”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商业模式

  引语:

  长得像隔壁老王:

  来福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大胖儿子,他们今年八岁了;可这对熊孩子整天争论他们长得更像来福还是来福老婆;

  一天来福烦了,告诉他们:“去问一下周围邻居的看法就清楚了”,因为来福经常教导熊孩子大众的观点更有说服性;

  几天后,兄弟俩高兴地告诉来福:“爸爸,街坊四邻的一致意见是我们俩长得更像隔壁王叔叔!”

  很多恶俗笑话都以某家孩子长得像隔壁老王收尾,有点常识但是心理不纯净的人都乐了,因为他们都听懂了;也许五岁之前就是一张娃娃脸,六岁那年眉宇突然就有点隔壁老王的影子,八九岁鼻梁和招风耳都起来以后简直刹不住车了,那么十来岁之后这个家庭就悲剧了;这一切都因有基因在作怪,基因(Nene),携带了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决定了大胖儿子一般都会长得像他亲爹;自然科学的许多原理都可以有效嫁接到社会科学上来,生命信息既然可以遗传,文化资讯亦能有机的传承;模因(Meme)就是这样一个概念,由英国学者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类比性创造;

  一、模因(Meme)是什么?

  如今,模因(Meme)一词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并被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中,根据《牛津英语词典》,模因(Meme)被定义为:

  “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

  思想、旋律、流行语、图像等等都是模因,它在大脑中生成,然后外出闯荡,它在纸张、胶片、硬盘以及其他任何信息所及的地方建立滩头堡;它自我复制,但完全与化学物质无关,它不是生物体,它是抽象王国的复制因子;

  1、模因(Meme)一词最早是由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

  这个获得了称号【达尔文的罗威纳犬”(Darwin's Rottweiler)】的学霸,在1976年出版的他的处女作《自私的基因》结尾这样写道:我认为,一种新的复制因子最近已经在这个星球上出现,它已经显露无遗,它虽然仍处于婴儿期,还在其原生汤里漂流,但它进化的速度已让古老的基因望尘莫及;道金斯替这种无形的复制子起了个名字,叫做模因(Meme),为了读上去与gene一词相似,道金斯去掉希腊字根mimeme(原意是模仿的意思)的词头mi,把它变为meme,这样的改变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跟英文的“记忆”(memory)一词有关,或是联想到法文的“同样”或“自己”(meme)一词;

  道金斯认为,思想的进化和基因的进化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他看来,主角是复制因子,至于复制因子是否由核酸组成则无关紧要;模因通过一个广义上可称为模仿的过程在一个个大脑间跳转,从而在模因池里传播开来;与基因对应:

  模因的存在也是为了自我复制,它的原生汤是人类文化,传承载体是信息,而产卵场是人的大脑;

  2、模因(Meme)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连锁信

  比如前不久七夕的一条消息: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就把这条消息发给十七个人,也包括我;如果有三个人回给你,你的愿望就会在七夕情人节实现,如果不发会穷一辈子!

  连锁信就是一种模因,有着自己的进化史,自我复制是它的唯一目的,无论信中写了别的什么内容,有一个讯息是必不可少的:【照样复写】;这种模因往往通过威逼利诱驱动其人类载体完成某些动作以达成自我复制的目的,相信大家在各种各样的连锁信里面有深刻的体会;与基因类似,模因也会对广阔的外部世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相当巨大,并且能够影响自身存活的几率,而各个模因也会相互竞争,以争夺有限的资源,如大脑的运算时间或者带宽,或者说大脑的注意力,同一个类型的模因还会产生各种变种;比如,在”冰桶挑战“这样一个模因里,其本质实际上也是连锁信的模式,但它弱化了”威逼“的成分,增强了娱乐性,使拒绝的后果不那么令人反感;另一方面,它还将道德属性添加到”利诱“的奖励中去,用公益慈善的名头提升自己的逼格,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两点进化的成功;

  3、任何文化或者说信息领域内的复制因子都可以称为模因(Meme)

  但并不是所有的模因都是连锁信的模式,从广义上讲,《蒙娜丽莎》、《圣经》、”万万没想到“都是模因,模因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曲、一条流行语、一个概念、一个故事、一种宗教信仰,任何文化或者说信息领域内的复制因子都可以称为模因;例如当美帝发生占领华尔街运动,水深火热中的美帝劳苦人民举着各种各样想象力十足的牌子上街游行,其中有一张是这样的:美联储被描绘成一只奇丑的章鱼,盘踞在华尔街上空吸走钱币,并伸出又粗又长的触手缠绕住国会、白宫、财政部和银行、农场和工厂,活脱脱一个压榨社会的魔鬼形象;不过这个形象并不是一手创作,而是反犹太的种族主义着最初用来刻画犹太人占领美国政府的情景,上个世纪早期,基督教白人占主流的美国上流社会逐渐在移民大潮中被其他民族、信仰的族群冲击和稀释,其中,犹太精英是很大一部分,一些民族主义者遂陷入政府被犹太人复国主义者占领和操控的恐慌中,犹太人在金融领域有过人的天赋,这些天赋以及其他犹太人的政治、经济举动都令某些西欧裔美国人感到不安,于是,犹太章鱼的形象产生;

  4、与基因相同,模因(Meme)也具备遗传、变异和选择三个特征

  --模因具有遗传性——模因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遗传的过程;如某种宗教信仰传播时,宗教信仰作为模因,不断地在信仰者身上遗传;

  --模因具有变异性——模因的传递过程并非都是完善的,如人们在转述一个事件时,或许会添加一些细节,或许会删减一些内容;

  --模因具有选择性——模因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某些模因更易于被传递,另一些模因则从来得不到传播。如我们学唱歌曲时经常会发现,《小苹果》就比较容易记忆,并能很快传播,有些歌曲则很少被传唱;

  5、模因(Meme)应该被视为”活着的结构“

  模因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因而它也是一种复制因子;或许模因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基因起码还有物质实体作为基础,模因却是抽象、无形、不可度量的;但模因毕竟存在着,而且随着信息流带来愈来愈广阔的相互联系,模因的进化速度也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各种朋友圈点名、羊群行为、金融泡沫、区块链等现象中,它们的存在即便看不到,也不难感受得到;在从我们的大脑和文化中争夺生存空间的战斗中,有效的作战单位是讯息,某种程度上,信息自身也在寻求生存和延续,并选择性的利用生物体,有的模因对其人类宿主有着明显的益处,例如懂得饭前洗手;而有的模因却会在复制的过程中带来惊人的毒性,比如迷信和传销;在道金斯刚提出”模因“这个复制因子的时候,进化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便随即提出:

  这些实体应该被视为”活着的结构“,而这不仅是隐喻意义上的,也是技术意义上的;

  当你把一个会繁殖的模因植入心智时,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把大脑变成了传播自己的载具,这正和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里利用其遗传机制复制自己一样;虽然模因还没有遇到他们的沃森和克里克,甚至连它们的孟德尔都还没有出现,但或许,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样一种可能:我们只是载体,而信息才是宿主;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毕竟,没有新鲜的故事,只有新鲜的嘴唇;

  二、”人类喜欢模仿(Mimeme)和被模仿“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理由

  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展现出来超于其它动物的一面;那时的人类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但他们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使他们得到了一般物种不敢奢望的繁荣,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所谓芦苇,便是指人类肉体上的弱小;所谓思考,便是将人类与动物们区别开来的东西,然而他没有想过,即使是在我们看来最低等的老鼠,也是会思考的,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老鼠多次关在同一个迷宫里,前几次还要绕一绕才能找到出口,到后面便越来越轻车熟路,只需几秒便能逃出去了;由此可见,将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其实并非是会否思考;

  1、人类为什么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基因吗?

  如果向一只黑猩猩提出这个问题,它可能会耸耸肩,告诉你:基因;没错,因为基因,确实我们活着;但这里的我们,不止包括人类,也不仅仅只包括拥有生命的个体;何为基因?基因就是表达自身特征的一段信息,它可以短到仅仅数百串代码组成,也可以多达包含上亿亿组碱基对;所有的生物甚至非生物(如电脑病毒),都会自发地试图复制自己的基因,并产生新生的、与自己形态相似的个体;

  之所以说自发地是因为“每个个体都有试图复制自身基因的行为,这是由基因自身引导的,而非出于该个体的自我意识;”

  只能说,大部分并非处于我们的自我意识;而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一种类似于“薪火传承”的使命感;由于生物的身体机能有限,总有一天会衰老、死亡,便想要复制出“自己”,使“自己”永远地“活”下去,如此一来成了一个自我证明的诡辩命题:“为了传递基因我们活着;为了活着我们传递基因;”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对于大多数的生物来说:是的;如果你把两只兔子关在一起,那么不过多久,它们一定会生小兔子;而如果把实验对象改成人,则不会,这好像违背了之前的结论,人类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基因?是的,但不全是;或者说,这条真理,并不对全部的人类、全部时代的人类适用;

  2、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模因

  一个表情包、一本名著,这些都是模因,或是说模因的载体;模因与基因有相似的自我复制能力,当你在看到一个好玩的表情包后,你会不由自主地保存下来,并在以后发给别人;模因同样拥有基因自我优化的能力:基因会发生变异,以此适应更多环境,而模因也可以产生变体来满足不同个体的喜好,例如风靡一时的熊猫表情包,它就被换上了各种不同的脸、不同的配字;同时,一个优秀的模因,如同一个优秀的基因一样,经百年、千年,依然不衰,只不过一个劣质的模因所能够存在的时间,要远远小于一个劣质基因,这也是表情包与名著虽同为模因却有的区别;

  我们所传播的模因有两种:一种是没有目的的模因;而另一种,便是有目的模因;打个比方:炫迈的广告:“根本停不下来”;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那些广告设计者们设计出的模因自我复制能力极强,这些模因往往要么是一句顺口的短语,要么是两句押韵的打油诗,它们通俗易懂,有时还会带一些戏谑效果,它们的目的是:赚更多的钱,一言以蔽之: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于是,我们似乎又跳进了讽刺的自证怪圈:“为了传递模因我们活着;为了活着我们传递模因;”真正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并非如帕斯卡尔所说的“会思考的芦苇”,而是我们对于传播模因的渴求;

  而这种模因,一定是干净的、纯粹的、不带任何目的的;

  ”人类喜欢模仿(Mimeme)和被模仿“,这是其它动物所难以感受到的;虽然不能解释为什么,但这种现象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上抛弃基因而选择模因的人并不少,特别是哲学家;例如马西里奥·斐齐诺提出的柏拉图式爱情,这种爱情禁除肉欲,而追求精神上的共识;这位哲学伟人因柏拉图式爱情放弃了后代(基因),而选择了模因;他的模因经久不衰,而且极其稳定,便如同一个十分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了我们所有后人;人能克服基因所控制的自我复制欲望,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也是我们之所以活着的理由。

  三、区块链是生产关系的模因:资产上链和货币加密成为不可逆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模因(Meme)理论”并不是为了制造流行而产生的理论,它是基于社会学、流行病学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大胆假设,“模因(Meme)理论”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它为商业制造流行带来的价值,在适当的时机,利用聪明的方法,模因(Meme)甚至会推动社会变革,改变历史;更具社会学意义的是,有助维持母体不死和低成本维系的模因(Meme)被上升为习俗,成为社会文化和制度的组成部分;习俗会造成群体认同,个体不遵守会被视为异类,因此好的模因(Meme)制造出来可以相互约束,维持社会秩序;

  1、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模因的出现得以描述出经济活动中看不见的关联部分

  可以说时下迅速成为话题热点的区块链技术就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而互联网背后的TCP/IP技术甚至都不可与其相提并论;TCP/IP技术诞生的背景是军方为了发明一种无法被轻易摧毁的通讯网络,今天这种基于包交换网络技术内核的去中心化结构的通讯网络已经绝对优势地取代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发展演化出的各种其它通讯系统,然而正如大多数人抱怨的那样,虽然TCP/IP协议是去中心化信仰的技术,可以在这个技术上构建的商业社会却更加的集中与垄断寡头化;区块链技术能够引发这样深刻的社会结构的范式革命的本质原因正是工业革命以来存在的中心化结构性矛盾的内因所在;

  区块链作为生产关系模因的出现得以描述经济活动中看不见的关联部分了,也就是非定域部分,不是因果关系的部分;看不见的经济活动资源:人情、人脉、关系、思想火花、创意、IP;旧的经济体系是中心制柜台账户,报表驱动只能满足记录原子式的有形资产,成本很高,不能用来描述看不见的关联性资源,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总而言之最重大的意义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描述经济系统当中人类原先看不见的那些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数字资产部分;

  2、区块链改变了生产关系

  区块链的诞生改变了消费者、劳动者、创造者、所有者和组织者五类价值创造者的生产关系,传统的金融技术有缺陷,华尔街资本家拥有公司,劳动者、消费者和创造者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应该被改变;比如打车领域,不应该华尔街的人占有90%以上的股份,出租车司机要把超过一半的利润贡献给他们,社区的劳动者应该能参与到共识经济的激励制度中;目前的阻力是,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技术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了货币和金融的认知,创造了人类的无穷的信用,是激励劳动者创造者从而间接创造实际财富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工具,可以说,是解放生产力的工具;

  3、区块链是是创造信用的技术

  区块链不是创造实际财富的工具,是用来创造信用的技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有足够的生产力创造足够的财富,让人们更加富足;但由于现代金融制度的问题,我们现行的生产关系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充分劳动和创造,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很多工厂卖不出商品,很多人需要商品却没钱买;因为我们缺少更好的让人与人信任的工具,所以,很多人不愿相信自己的劳动付出可以换来他人的劳动付出,这就是导致人类需求不平衡、商业社会发展不充分的矛盾点;

  伴随实际财富上链,信用财富与现实财富之间不断发生交易,正向的劳动与创造就会形成互相激励增长的循环,这样,链上就可以完成新的、可编程的生产关系和激励模型;

  举个例子,我们的信用货币,不应该由银行创造,银行效率低下又收利息;每个创造者,每个自由的资产,都应该是信用,让创造者来支撑信用,才是更好的信用,并且不会带来连锁的去杠杆问题,在这之中,token的角色不是debt,而是capital;现在区块链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已经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信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还有更多的数字资产(比如游戏、存储、网络、文化内容等)会逐步上链;未来数字型的商品和服务会占人类总财富的70%以上;未来,人类的很多工作,都会在游戏中进行;

  4、区块链会让所有人分享新技术的福祉

  因此,AI是中心化地提高效率,区块链是更加去中心化地分享利益,两者正好互补。人类足够幸运,可以有区块链分享AI带来的福祉;区块链并非让所有的应用去中心化,具体的服务提供可能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只针对生产关系,包括利益和权力的设计,可在链上登记,且可编程,这样会让上链的信用、实际财富等获得最可靠的交易保证和最低的交易费用;这个世界追求交换的顺畅性,让人人都有自己的供应,才能造成整体的互相交换协作,如何让社会有更多更丰富的供应,才能让社会更加富足是区块链可以解决的问题;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创造自己的供应,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付出会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区块链需要的是人们建立共识,使交易流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完善并不需要等待其他技术成熟;科技不断的发展,很多人却依然没有工作,很多东西生产了卖不出去,因为没有钱。特别是AI这样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中心化,金融工程也使得我们的企业越来越追求垄断;

  5、持有加密货币,永远不要换成非加密的法币

  所谓的价值投资很简单,坚信加密货币革命给人类带来更加具有激励和公平的生产关系;持有加密货币,永远不要换成非加密的法币,等待着实际财富不断地在区块链上登记、所有的法币不断地上链;现在,区块链还在早期阶段,很多优秀的开拓者开始理解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经济改革,这只是个开始,发展过程中会逐步演化出优秀的模式和优秀的应用;我们需要吸引足够多的开拓者来创造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也要吸引更多的创造者把实际财富的映射价值登记到区块链上来,促进加密货币的交易,激励劳动者与创造者的劳动与交易;

  四、Copy to BlockChain,全世界的商业模式

  资产的三个阶段:资产的货币化、资产的证券化,以及区块链技术以来可能引发的资产的数字化;因为只有依靠区块链大数据才能描述关联(纠缠),小数据是描述不了关联性地,看几个数据是看不出规律性的;数据量成千上万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些现象背后没有牛顿轨道式的因果关联,而是存在非定域式的非因果关联;所以有了大数据之后这些看不见的经济资源才能够被描述和记录下来,遇到区块链技术就可以把这些看不见的资源当成资产被确权,

  区块链使人类第一次看见了非中心化确权的资产;

  Copy to BlockChain,全世界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基于数据或连接的商业模式,都可以拷贝到区块链上,现在是很好的机会;但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胡乱Copy,并且瞎编乱造白皮书,造成了许多骗局;就像当年Copy to China,首先要理解它,并懂得它的规则,用中国特色的方法去做激励和管理才是最有效的;这一场游戏,网络大佬们肯定不想错过,但是怎么布局彰显了各家的策略:

  1、阿里巴巴的达摩院

  位于东南部的网络之都杭州,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已经开发了食品追溯链,医联体等;目前,该公司旗下的金融服务部门切入的角度是联合行业内很多外汇功能的银行们,打造一个和银行国际代码SWIFT外汇汇款抗衡的区块链,这个布局符合该公司以效率占领市场的策略;SWIFT的换汇成本相对较高,而自主开发的区块链可以绕开SWIFT给用户提供更为实惠和高效的服务,这也符合该公司的金融业务部门想打通外汇这个环节的初衷;前不久该公司试图收购美国的速汇通(MoneyGram),受阻于美国政府,收购计划夭折;如今,该公司在金融服务业务方面的布局已经非常成熟,提出的战略也具有深厚的基础;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通过收购印度,泰国等的当地支付公司,将业务拓展到了南亚和东南亚,并且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签署了战略协议;由于该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历史悠久、用户基础深厚,早就开通了国际功能,通过其入口抢占市场信手拈来,至少,在亚太地区来看,该公司选择第三方支付作为入口涉足外汇区块链,可谓水到渠成;

  2、网易的“星球项目”

  另外一个杭城的网络巨头,网易最近推出了“星球项目”,这是继“网易招财猫”项目被传流产之后一个大招;朋友圈频频被有邀请码刷屏,这是星球项目获取原力的一个定期任务,而原力大小决定黑钻生长,用黑钻总数判定用户的数字资产价值;这个区块链项目在笔者看来有点游戏的味道,外壳是区块链,帮助用户储存加密数字资产,包括社交,娱乐,购物,出行,实质在于积分体系,同时将用户的消费和使用尽量搬到网易的星球上;鉴于,网易在几乎所有热门方面都出招了,比如从最早的网络游戏大话西游,考拉海购,网易严选到薄荷直播,互金贷款;可以说,但凡行业新模式,网易总不会放过,所以这个布局使得网易紧跟区块链热点;

  3、腾讯的微信和它的衍生产品

  至于,腾讯,因为微信和它的衍生产品,已经笑傲江湖,微信带来的流量是翻天覆地的,因为微信,腾讯的微信支付得以与阿里的支付宝抗衡,腾讯黄金红包已经架设在区块链平台上;微众银行有银行间联合贷款,腾讯云有智能合约,互助保险,大数据交易,还有供应链金服的“星贝云链”;最近,腾讯将主推小程序,然而,小程序也可以基于区块链,名片盒小程序交换商业身份数据,同步到智能名片SaaS管理后台,实现去中心化商业身份认证;

  4、搜狐首推区块链应用“预测帝”

  搜狐,当年启发了马化腾的QICQ,被开玩笑,掉队已久,有消息称也布局区块链市场,首推区块链应用“预测帝”已经在内测,使得搜狐股价大涨;这个类似于现在很流行的用户情绪分析,并且由此判断趋势;YCD Token将成为唯一的数字代币;

  “区块链,代币,区块链,代币,区块链,代币”默念几遍,仿佛是发财的神咒,但凡变革,皆为序幕;区块链这场布局,会像过往一个个先机,重新构建行业生态;技术大神们在神速前进,网络巨头也在抢占市场,虚拟世界也有商业好戏;

  彩蛋:帮凶meme

  我建过很多大厦,每一座都未竣工;在建造时,我从未想到我会放弃它们,我总是认为它们会成功,我会对其热爱一生;如今,我有了意识,有目的的又建起了一座大厦,我居于它的顶端,脚下是我们的宿主gene和帮凶meme;我是被复制来的,可我天生拒绝被复制;或许,我还在被它给我的狭小的自由所蒙蔽,还在被复制。

  -End-

二、原创:在加拿大小升初需要焦虑吗

  文/蒙村老吴

  位置:蒙特利尔(中国的小伙伴称为:蒙城、蒙村)

  语言:法语、英语

  人口:大蒙村据说已经超过400万人

  初来蒙特利尔,新鲜十足。

  忘了谁说的,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家书店。我不知道蒙特利尔有多少书店,所以暂不能作深入评价。

  但深刻体会是有了:城市愈大,愈感孤独。城市愈寒,愈觉脚冷。脚真的很冷啊。

  为何把好好的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叫做蒙村?你来了就知道了。冬季里枯树老藤,湖面冰洁,乌鸦咋绕,破旧的地铁列车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尤其是那大小路面上三步一小坑、五步一大坑(据说政府今年要修补100000个坑呢,我应该没多写1个“0”)……和你在各大国内旅游网站看到的满眼红枫、满山翠绿、满湖明澈,那是相当的不一样,简直天上地下。

  蒙特利尔秋天景色

  由是可见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别说蒙特利尔,整个加拿大恐怕都找不到一座城市的基础建设能超过如今的上海、北京。所以这里的华人聚在一起常常开玩笑说:我们来到了假的加拿大。我们“村”里啥时候改革发展一下?诸如此类,略有偏激,却也映照了一个事实。

  那蒙村到底有多少中国移民了?我也想知道。没找到最新的官方数据,有人说10万,有人说30万了。取个中间值吧,20万。反正,我坐公交车也好地铁也罢,每节车厢里,基本都能看到中国脸孔。但应该比我们华人更爱去的温哥华少一些吧,温哥华的一个朋友就直言不讳告诉我说,在我们那块,如果你会说普通话最好还会说粤语或者上海话,你就放心大胆出门吧,丢不了你。

  来到蒙特利尔两个多月了,以上其实并不是感受最深之处。作为一个中国式的家长,每每令自己感叹的,还是有关教育的话题。世上本无理想的教育,但有教育的理想。东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这两月感受尤深。

  在国内时,常常听到身边的家长长吁短叹(包括俺自己):孩子5年级的作业我辅导不了了;现在上个学啊苦家长苦孩子!周末别喊我加班,带孩子上奥数课呢;我家孩子每天12点以前睡不了,要中考啦……同时还有一种大同小异的声音:国外的孩子就没那么苦!

  也许他们都是道听途说,那么有关国外教育事实的答案呢?就我的感受是:真的不苦!

  在国内时,我常常为闺女身背的那沉重的书包生气,可是每每想为她拿掉几本书减轻分量时,又发现根本做不到,每一本仿佛都悠关成绩。蒙村这里的书包,分量减轻了一大半。有一次,我问孩子怎么书包里没有数学书?她很好笑地说,老师不让我们带回来,就放在学校里了。那数学难不难?“难什么啊!一个分数可以讲好几天呢”……

  每每孩子放学回来,看着满头大汗的她(冬天也常如此),俺关切地问,累吗?她说:累啊——今天又玩了丢球游戏(就是众人围个圈,拿球砸圈里的人)。你再问她,作业多吗?(在国内时每天的经典必问句)答曰:做完了啊,抄了几个法语单词。就几个?Are you kidding me?

  此处需要交代一下,蒙特利尔位处加拿大法语区(为什么?请自行baidu),跟英国、西班牙那里差不多,省里或者联邦大家庭里面总有人时不时闹个小变扭,要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啥的。蒙特利尔所属的魁北克省也一样,一直认为自己和其他省不一样,标志性的区别就是你们说英文,咱推广着法语呢。

  因此在蒙特利尔,公办学校的教学语言都是法语。移民的孩子来到这边后,根据住址(买的借的房子都行,只要有证明),教育局会帮你的孩子安排就近上学。现在的规定是,中小学生不管年龄大小,先上个2年法语补习班,哦不对,人家叫做法语欢迎班。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什么叫做欢迎班呢?简单说不就是语言补习班嘛。你一句听不懂,我怎么给你教地理、历史课啊。虽然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数学一流,可是你今后不能光指着数学成绩“高考”吧。得了,欢迎班,您里边请。

  这一请就是两年。据说以前你家孩子如果用功、聪明,可以早个一年半载地把自己请出去——到正常班上课了。后来据说,未经求证只好据说,我们的中国孩子真的都是读书的料,不少都能一年时间就出欢迎班了(在这里可被视作奇迹)。可人家教育局不干了,听说你们都是为了尽快上好的中学,或者不愿意延宕一年的上学时间,纷纷在周末去上中国老乡开办的补习班。欢迎班每周就学那么几句话几个单词,而补习班里……不说了,你懂的。

  这边教育界人士后来终于如梦方醒,难怪你们的孩子厉害啊!所以,教育局硬性规定,欢迎班就得待足两年!再好的孩子,学语言打基础也不能着急。真正是苦口婆心啊。

  可是,能不急嘛?语言不好,就不能参加好的中学面试(是的,这里也有小升初的面试,这里也有奥数竞赛。今后另文再叙)。法语不快快学好,怎么再补习英语或者中文或者数学呢?所以,每到周末,蒙村这里几个著名教育机构的补习课堂里,照样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孩子们上课了,等着也是等着,有的家长顺便就在同一所机构里也报个什么语言班、小生意班(教你怎么做小生意,还能拿补助)的,换种形式陪读呗。

  家长们在大堂里等孩子时,又会马上营造出令人倍感亲切的氛围,让你瞬间仿佛回到国内,连机票钱都省了,因为大家主要交流的内容还是一以贯之的中学排名啊,师资力量啊,食堂伙食啊。当然,往往这个时候我也会凑上去听听,不能免俗啊。

  一开始接触到这一切,我也差点以为自己来了假的加拿大。我们一定要这样么?我常常扪心自问。来这里,不就是想让娃娃试着接受国外的教育,给孩子一种全新的体验吗?怎么还是老三样,平时回家盯作业,周末赶去补习班,考试争取前三名呢?我想起了小岳岳那张滑稽的面孔——我的天哪。

  但是当我真正去了解一些当地的教育情况,当我注意观察西人的教育方式,当我和这里的老移民(生活在蒙特利尔10年左右)接触多了以后,我的心态终于放正了。所有的着急,不是外界逼迫、强加我们的,还是源于我们中国家长内心的焦虑、彷徨、欲求在作祟。

  在加拿大,人们普遍的动手能力强劲。怎么个强劲?比如换个地板啊,刷个墙啊,修个SUV啊,全部自己干呐。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人工超贵啊,换个灯泡几十加币,人家电工还不见得愿意来。另外一方面,就是从小培养嘛。 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搭建模型、画画、团队合作,注重让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包括政府资助的童子军训练营,这算课外的了,每周一次活动,自愿参加,就近的社区里都可以报名。训练营半军事化训练(其实还不如上奥数课累),老师都是志愿者,两小时里面教你打个绳结,拉练跑个1公里,出门露营扎寨讲讲鬼故事……反正不教ABC不教音标和乘法口诀。

  话说回到中小学里的欢迎班,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语言班是为中国孩子特设的。加拿大可是老牌移民国家,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缓慢,敞开怀抱迎接八方移民呐。就拿我的孩子的欢迎班为例吧,她的同学来自以下国家:哈萨克斯坦、保加利亚、哥伦比亚、美国(据说就为了来学法语)、摩洛哥……这些孩子们,他们周末会去上法语补习班吗?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是我百分之九十九地肯定,他们不会去上的。欢迎班不就是在教孩子们语言吗,还花钱到外面再去赶进度?

  那么周末,这里的孩子在干嘛呢?好吧,还是举例。我隔壁的一户邻居。三个孩子,2女1男。每到周末,爹爹就把他的车子弄成敞篷车(平时大篷子拉起来的,不拉风),拉着3娃去公园烧烤去了。或者,都带上头盔,一人一辆山地自行车,满世界兜去了;或者,拿着一个篮球,觅地方打球去了……

  你们肯定要问,这有代表性吗?嗯,也许没有。因为别的人家的孩子,我看着有的是父母带着去钓鱼,有的去打“旱”冰球(自己弄一个门在草地上打),有的则去参加节庆活动了(蒙村一年四季各种节庆活动不下几百个)。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们周末干嘛?想着方儿地玩呢!

  我好像听到有人问了,到哪打篮球啊?呵呵,美国的街边篮球知道吗?加拿大篮球水平也许不咋地,露天球场不少啊,关键还是免费的,社区里都有足、篮、排球场啊、游泳池啊。不怕您笑话,多少年没摸篮球的我,来了几个月,和女儿真还打了几次篮球,踢过几次足球了。在国内别说没地方,关键都没时间啊。孩子有时间,我家长也不定有空啊。

  再说下刚刚提到的自行车,也是印象深刻。这里大街小巷哪怕在市中心,经常会看到自行车专用道,就是给骑车人预备的。骑车上下班的没几个,基本都是锻炼身心的。天清气朗之日,沿着圣劳伦斯河,经常看到一家四五口人,骑着车侃着大山,风吹草低见休闲,怎一个爽字了得。不过这里的自行车可不便宜,变速的质量稍好的,折合人民币都是两千朝上。但据说质量那是极好的,骑不坏。

  马上到暑假了,初来乍到,四方打听,暑假有什么好的夏令营之类的?不问不知道,老移民指点江山亮瞎眼。原来,从幼儿到中小学生,蒙村的暑假,丰富多彩,大大小小几百个夏令营等着你去呢。 你家孩子喜欢冒险的,有!你家娃娃喜欢舞蹈的,有!喜欢运动的,多的是……它们有的义务教育,有的是有偿服务。选择多了,也就不怕没得选。当然,你得提前几个月网上报名,好东西不怕巷子深,客满即止。

  在这里也仅举一例(好久不打字了,实在写不动了):著名的麦吉尔大学(号称加拿大哈佛)也开办夏令营,其中的音乐学校十分出色(它甚至会细分出好多个培训班,比如音符班、流行音乐班等等)。朋友的孩子(13岁)去年去参加了麦吉尔的音乐编曲营,在里面学习如何作曲。结业作业就是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自己的编曲处女座。汇报演出时,孩子们分工协作,钢琴主演,萨克斯协奏,童声合唱,其乐融融寓教于乐。

  麦吉尔大学夏令营报名页面

  东拉西扯,由点及面。毕竟接触刚刚几个月,有关蒙特利尔的教育感受所谈并不深,但感触实实在在。犹记得蒙特利尔的华人教育学家说:对比西人家长,他们的教育方式就是給与孩子最多的关爱,陪伴他们健康的身心成长,尽可能利用周末休闲时间带他们走四方看一看瞧一瞧动一动。一言一行,身体力行,就是教育了。而我们中国家长呢,总喜欢把课堂教育延续到家里,生怕孩子学少了。奋力填鸭,急不可耐!

  我想,教育的实质应该算是引导。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孩子。可我们总是东门也入,西门也去。教育应该也包含着宽容,宽容孩子的错误,宽容他们某些时刻的“不思进取”,可我们总是那么急迫地去push他们,生怕他们落后在起跑线上……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这一辈小的时候,不也是挺惬意的吗?虽然物质贫乏,连乐高是什么都没听说过。可是,好像也蛮悠哉的啊,约上小伙伴捉捉湖虾,打打弹弓,踢踢弄堂足球,跳跳橡皮筋,即便一周只有一天周末,不也玩得挺开心啊。可是,从什么时候它就变了呢?

  列位啊,我们以前好像也不是那么着急、焦虑。但现在,即便到了国外,好像还是那么急躁,总希望拔苗助长,牺牲小我成就孩子,希望用全副身心全力以赴地帮助孩子考上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变成了这样呢?

  我的记性不太好,你能告诉我吗?

  (此文为原创文章,请经授权!)

  The End

  欢迎关注 蒙村老吴 公众微信号

  让加拿大生活多一丝乐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201825640@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小升 #加拿大 #焦虑 #需要 #原创

相关文章

  • 文字歧义

    文字歧义

      中国的文字有多音,一个字有多种音,让人不知道读什么音?比如行字,可以读xing,也可以读hang.而一个字又可以有多种意思,反应了这个文字丰富的表达感情。...

    2024-03-24

  • 小升初自我介绍(500字) ☆不要那种幽默的?

    小升初自我介绍(500字) ☆不要那种幽默的?

      李玲自传 小女孩一位,现年十三岁,并非大家闺秀,其貌不扬, 生于广西柳州市。祖籍浙江(为金庸之老乡),却从未涉足此地。四岁上,随父进京,进入地科院幼儿园。人...

    2024-03-24

  • 一个有趣又很有启发性的小故事给我带来的感受

    一个有趣又很有启发性的小故事给我带来的感受

    昨天我在我的QQ群里看到了一个小故事:   博士后与小工的区别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

    2024-03-24

  • 原来我不坚强,我在洗浴中心的旷世奇缘

    原来我不坚强,我在洗浴中心的旷世奇缘

    我爱上了个小姐,深深地、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她,这辈子我从未因哪个女孩子这么痛苦,伤心落泪过,一连哭了几个月,哭得眼睛又红又肿,声嘶力竭。   我作为第一代的80后...

    2024-03-24

  • 好吧,巨想8一个特别狗血的故事,我莫名其妙被说成是小三了?笑喷..

    好吧,巨想8一个特别狗血的故事,我莫名其妙被说成是小三了?笑喷..

    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原本在一个天涯群里插科打诨,却被群里的一些高层女(就是管理女)说我跟群主有一腿是小3?   我跟群主八竿子打不着,我跟那些高层女八...

    2024-03-24

  • 猪八戒后来娶了媳妇吗?

    猪八戒后来娶了媳妇吗?

    你知道净坛使者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吗?就是把祭坛上的祭品都吃光的肥差,当了这个官当然结束了猪八戒肠胃大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再讨老婆就破戒了,就他的长相恐怕也讨不了富...

    2024-03-23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